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69节

  长孙冲忙问:“父亲,您知道这玉是谁送的吗?”

  长孙无忌道:“陛下册立武氏之前,武氏为获得老夫支持,让她母亲杨夫人给老夫送了份厚礼。其中便有一只类似的翡翠观音。”

  长孙冲心中一惊。

  长孙无忌眯着眼道:“老夫当时有意折辱她,收了玉却并不支持她,故而一直被她记恨着。”

  长孙冲哼了一声,道:“武氏一定是知道您要致仕的消息,派人送来观音,想吓唬咱们!”

  长孙无忌淡淡道:“把这尊观音,摆在你屋中的博古架上。”

  长孙冲惊道:“这是为何?儿子现在看到这东西,就觉瘆得慌。”

  长孙无忌斜了他一眼,道:“觉得瘆就对了,正好可以提醒你,让你以后行事前,多动动脑子。”

  长孙冲苦笑道:“儿子知道了。”

  次日朝会,长孙无忌以病重为由,上奏致仕,李治假意挽留,长孙无忌坚辞,李治这才同意了。

  朝野顿时轰动。

  自永徽元年开始,长孙无忌在褚遂良帮助下,便一直控制朝政,长达五年之久。

  如今竟忽然辞官致仕,低品官员不知内情,只觉心中惶惶,担心朝堂即将产生一股飓风,将自己卷进去。

  高品官员则都在猜想,皇帝终于要对世家派系动手了。

  无论皇帝是否真有此打算,如今长孙无忌这棵参天大树倒下,树下庇荫的世家大族,全都暴露在阳光之下。

  强烈的危机感,将世家大族们又聚拢在一起。

  这日下午,长孙冲刚下衙,便收到一张请帖,世家派系的几位首脑,都聚在京兆韦氏府邸,邀他过去一趟。

  长孙冲看完之后,暗暗冷笑,心道:“果然如父亲猜测,他们开始不安分了。”大步朝着韦氏府邸而去。

  来到韦府后,门子早已得到吩咐,直接将长孙冲引到后堂书房。

  长孙冲推门进去,目光一扫。

  韦氏家主韦弘机、萧氏家主萧锐、宇文氏家主宇文乔,此刻都在屋中等候着。

  韦弘机快步迎了过去,先将门关上,微笑道:“驸马请坐。”

  长孙冲双手负后,淡淡道:“杜充呢?他怎么没来?”

  韦弘机道:“杜老弟这次做的太不合规矩,我们大家都瞧着呢,自然不会再请他。”

  长孙冲哼了一声,道:“有什么话,就请直接说吧。”

  韦弘机与萧锐对视一眼,微微一笑,道:“驸马,如今太尉致仕,世家派群龙无首,我等一致拥护您,为世家派新的头羊。”

  长孙冲冷笑道:“你们先前推举我父亲当头羊,让他老人家顶在前面,为你们遮风挡雨,你们躲在后面捞取利益,这种日子挺快活罢。”

  萧锐眉头一皱:“长孙兄,话不能这样说,若无我等拥护,太尉也不能控制朝堂这么多年。”

  他和长孙冲一样,也是驸马,尚的是唐太宗长女,襄城公主。

  只可惜,襄城公主和长乐公主一样,红颜薄命,所以他们两位驸马也算同病相怜,私交不错。

  长孙冲看了萧锐一眼,道:“萧兄,你这话我就听不懂了,家父是先帝所托的辅政大臣,以前在朝堂上,多说几句话,怎能叫控制朝堂?”

  话锋一转:“再说,是家父先当了辅政大臣,你们才靠过来,并非在你们帮助下,家父才当上辅政大臣,这前后关系,可别弄错了。”

  萧锐叹道:“看来长孙兄是不打算充任我们头羊了?”

  长孙冲伸出两根手指,道:“第一,我跟家父不同,不会为了顾全什么大局,就给你们当头羊。”

  放下一根手指:“第二,在下并非家父,没能力帮你们遮风挡雨,你们另选别的大树吧。”

  宇文乔沉声道:“长孙驸马现在拒绝我们,将来武皇后要对付太尉时,别怪我们袖手旁观。”

  他语气低沉,声音冷锐,似是武将做派。

  长孙冲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武氏真要对付我父亲时,你们难道就会帮忙吗?”

  宇文乔冷笑一声,扭过头去,不说话了。

  韦弘机叹道:“也罢,长孙驸马既不愿出面,我等也不强求,只望以后,还能相互照应几分。”

  长孙冲道:“韦弘机,你就别在我面前装好人了,你最近又和韦思谦走动的挺近的罢?”

  当年韦思谦弹劾褚遂良,与褚遂良结了仇怨。

  韦弘机为不影响韦氏与褚遂良关系,将韦思谦逐出家谱。

  韦弘机不动声色的道:“如今世族处境艰难,他却受圣人看中,我也是想说服他,利用这份影响力,再为大伙出出力。”

  长孙冲笑道:“原来是这样,我看他就挺好,你们选他当头羊吧,长孙告辞!”

  转身大步离去。

  萧锐和宇文乔脸色都不太好看,没有出去送,只有韦弘机依然把他送到门口。

  等韦弘机回来时,宇文乔冷冷一哂。

  “我就说了,长孙冲比不上他父亲,找他也没用,你们偏不信。”

  韦弘机道:“长孙冲毕竟是长孙无忌的儿子,他出了事,长孙无忌不会坐视。”

  萧锐道:“你也太小看长孙冲了,他纵然比不上长孙无忌,也没那么傻,任由我们利用。”

  韦弘机忽然将目光看向他。

  萧锐目光一凛,道:“韦少卿,你不会是想让我们江南世族,站到台前来吧?”

  韦弘机笑了笑,道:“萧驸马多虑了,在下只是听说,圣人最近非常宠爱两位小公主,她们可都是你们萧氏一族的公主。”

  萧锐皱眉道:“连我堂妹现在都见不到她们,我更不可能影响她们,你这想的太远了吧。”

  韦弘机笑道:“萧驸马是不是忘了,再过两日,就是寒食节。陛下要拜谒昭陵,我那位堂姐,也已经入京了。”

  萧锐目光一亮,道:“你说的是韦太妃?”

  韦弘机笑着点点头。

第78章 韦太妃和武皇后

  寒食节本是因禁火而出现的节日。

  后因春秋时期,介子推被火烧死,人们推崇介子推高尚品质,以此节纪念。

  唐朝推崇忠孝,故而唐朝皇帝对寒食节也极为重视。

  节日期间,举国祭祀,全国在节日期间,禁烟火、吃冷食、荡秋千、踏青、祭扫。

  李治身为皇帝,也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在寒食节期间,他将带领文武百官,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和文德皇后。

  祭拜的细节工作,自有礼部和太常寺负责,他只需像大朝会那天,走走过场就行。

  唯一麻烦的是,祭祀穿的大裘冕,比大朝会的衮服更加正式,穿在身上仿佛披着铠甲一样。

  在唐朝时期,大祭祀比大朝会更加重要,武皇后也将率领后宫命妇、太妃、国夫人,随同祭拜。

  李世民死前,将后宫女子都做了安排,有儿子的可往儿子封地享福,没儿子的都安排在寺庙中。

  位份高的在崇圣寺,位份低的在感业寺。

  正是这一番安排,李治后宫之中,并无太妃长辈。

  这些太妃们,大朝会从不来参加,然而每年寒食节祭拜昭陵时,却从不敢缺席。

  韦贵妃、燕德妃、杨妃等人,也都提前几日,从儿子的藩地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赶来,只为祭拜太宗皇帝。

  昭陵位于九嵕山,距离长安城百里左右,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原本是长孙皇后为自己选的寝陵。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便将此处选做自己的归宿之地,死后可与长孙皇后合葬。

  大队人马从早上辰时出发,一直到晚上,才终于抵达昭陵脚下的行宫。

  对李治来说,祭祀只是一种繁琐的礼仪,比处理公务还累,到了行宫之后,便早早睡下。

  然而对武皇后来说,这一天才刚刚开始。

  她先在行宫盛装打扮一番,又命人打探,得知李治睡下,便开始了今晚的活动。

  武媚娘第一个拜访的是韦太妃。

  当她还是太宗皇帝的才人时,韦太妃便已非常受宠。

  当时武媚娘最嫉妒的便是韦太妃,因为她是个嫁过人的女子,还和前夫生下一个女儿。

  韦太妃比武媚娘大了二十多岁,容貌也并不如何出色。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只因生长在京兆韦氏,就受到太宗皇帝宠爱,还生下一个儿子,纪王李慎。

  武媚娘在后宫待了十多年,人生最青春的十年光阴,都白白浪费,只能与孤月相伴。

  每日独守空闺时,她心中是何等羡慕那些受宠的女子。

  如今她苦尽甘来,贵为皇后。

  她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面见昔日那些故人。

  韦太妃休息的别院,位于行宫西苑,武媚娘在宫人内侍簇拥下,声势浩荡的来到别院。

  穿过院门,走在行廊上时,忽见一人迎面走来。

  那人瞧见武媚娘后,微微一惊,垂手侍立一旁,等武媚娘走近后,低头行礼道:“拜见皇后殿下。”

  他连名字都不报,就是希望武皇后不把他当个人,忽略过去。

  武媚娘却停住脚步,饶有兴趣的望着他,笑道:“你是司农少卿,韦少卿吧?”

  韦弘机从未和武皇后说过话,却没想到对方竟认得自己,心中一惊,低着头道:“下官正是韦弘机。”

  武媚娘看了一眼正堂方向,问道:“韦太妃与你是何关系?”

  韦弘机道:“回殿下,太妃是下官堂姐。”

  武媚娘道:“行了,韦少卿请便吧。”

  待韦弘机走远,武媚娘却依然望着他的背影不语。

  张多海道:“殿下,怎么了?”

首节 上一节 69/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