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85节

  “自认水性不错,被刘都督派去临榆的将领,可不只你一人!当初我也被派去过。后来我才明白,刘都督是对的。”

  姜恪道:“为何?”

  刘仁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因为大海跟内陆河,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等你亲眼见过大海,自会明白!”

  刘仁轨命人关上了门,坐在椅子上,盯着另一份百济送过来的密函,笑道:“陛下又给我送来一个宝贝。”

  这密函是金燕派人送过来的,上面记载了中大兄准备政变的消息。

  姜恪才来营州几日,就能敏锐的发现中大兄的不对劲。

  这份洞察力,将来定能在战场大放异彩。

  只不过,眼下对于这份密报该怎么处置,刘仁轨却犯了难。

  中大兄既然派人追杀那侍卫,说明他已经知道消息泄露,很可能提前开始计划。

  若是等皇帝作出决定,事情很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皇帝给了他自行决断军务的权力,眼下需得立即决断,做出对大唐最有利的选择。

  他沉吟良久,朝门外吩咐道:“派人把内领府黄都尉请过来。”

  ……

  夕阳慢慢下落到海平面以下,潮水正在褪去,两块龙形海岬的底部逐渐显露出来。

  远远看去,就像一只龙口含着一颗翡翠龙珠。

  这颗珠子便是筑紫朝仓宫。

  筑紫朝仓宫是倭国大王的行宫,位于筑紫国最北边的海口。

  宫殿靠山临海而建。

  宫殿西边有一处临海高台,站在此处,可以清晰的看到宫殿以东二十里处的水寨。

  水寨中舳舻千里,尽是大小船只,准确来说,这片水寨,就是由无数艘船首尾相连,结成方阵组成。

  中大兄每日晚上,都会站在高台上,关注着水寨中士兵们的操练。

  倭人精于水战,在东洋大大小小数十个岛国之中,他们就是绝对的王者。

  平日无论对付怎样的敌人,根本不必训练,发兵征讨便是。

  然而此次面对的是陆地上的强国唐朝,与东洋诸国不可相提并论,故而倭人非常谨慎。

  这一战很关键。

  若能得胜,他们的影响力又能再次施加到陆地之上,获得陆地大国的尊重。

  还能携胜之威,通过谈判,再次派遣使节,学习唐人的文化和技术。

  若是失败,接下来的数百年,他们可能都要沦为世界的边缘角色。

  当然了,在对付大唐这个敌人之前,中大兄还有一个敌人需要先解决。

  那就是他的母亲,宝女王。

  一阵脚步声在身后响起,中大兄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来人是谁。

  “镰足,希望你给我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中大兄头也不回的说。

  中臣镰足来到他身边,低着头,道:“王子殿下,很抱歉,那名逃跑的侍卫,依然没能抓到。”

  中大兄沉默良久后,决然道:“既是如此,那就只有提前动手了。”

  中臣镰足道:“宫中还有很多忠于宝女王的人,再加上阿倍比罗夫阻碍,现在动手,成功机会并不大。”

  中大兄道:“若是消息泄露,那就一点机会没有了。”

  中臣镰足道:“根据传回的消息,那侍卫逃到熊津港,很可能落入扶余福信手中。”

  “那又如何?”

  中臣镰足道:“依属下对扶余福信的了解,此人就算抓到那侍卫,也只会静观其变,乐于见到我们内讧,不会做出什么反应。”

  中大兄抬了抬手,道:“你忽略了扶余福信身边的谋士。此事关系重大,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敌人身上。”

  中臣镰足道:“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中大兄眯着眼道:“你知道我准备何时动手?”

  中臣镰足低声道:“若要提前,那么明日新罗使节前来拜见女王,便是最好的机会。”

  中大兄微笑道:“镰足,你不愧是我最好的智囊。母亲想把新罗人当做奇兵,不希望太多人知道她与新罗使节见面的事,定会选择在宫外见面。这便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中臣镰足笑道:“估计不仅是女王想保密,那位新罗使节,也不希望被人知道吧。”

  中大兄微微一笑,

  新罗人一直瞧不起倭人,这次不过是因为被大唐羞辱太狠,没有办法,才向倭国靠拢。

  在中大兄看来,新罗人根本信不过,只要大唐勾勾手指,他们随时可能甩开倭国。

  不过在眼下情况,与新罗使节虚与蛇尾,也并非一个坏主意。

  “镰足,你觉得母亲会选在哪里与新罗使见面。”他问。

  “龟井馆。”中臣镰足毫不迟疑。

  中大兄点了点头。

  龟井馆地势开阔,四周不容易埋伏人手,而且距离筑紫朝仓宫很近,出现任何问题,都能随时调兵救援。

  “那好,剩下的你去安排吧,我允许你调动神照军。”

  “另外,要小心阿倍比罗夫,此人虽靠着侍奉母亲爬上来的,但也确实有些真本事,不可轻视。”

  中臣镰足道:“您请放心,属下已经准备妥当,明日阿倍比罗夫不会出现在龟井馆。”

  倭国地火足,温泉多,很多邸店建在温泉之上,在此处歇息,既能泡汤疗养,亦能歇息解乏。

  龟井馆便是筑紫国最大的温泉邸店。

  很多海商出海一趟,最大的享受,便是在龟井馆泡上一次汤浴。

  只不过,今日一大早,龟井馆的所有客人都被轰出来了,连原因也不知道。

  这是常有的事情,只要哪位重要贵族需要到龟井馆泡汤,平民只得主动避让。

  倭国等级森严,每一支贵族都传承了数百年,与平民之间,有一堵牢不可破的高墙阻隔。

  无论政治动荡,朝局变化,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没有成为贵族的上升渠道。

  故而倭国平民对贵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绝不敢造次。

  龟井馆一共有三层,平日里,最顶层是关闭的,并不对外开放,专为贵族服务。

  这一层是打通的,极为宽阔,装潢华贵,所有地面都铺着毛茸茸的地毯。

  入口是四扇格子门,除了通风口外,并无窗户。

  屋内的灯不多,却亮如白昼,只因四壁都悬着明珠,珠光柔和温润,会让待在屋子里的客人,心情愉快。

  金仁问此刻就跪坐在屋子里,心情却并不愉快。

  他已经等了两个多时辰,脚都已经跪麻了。

  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

  这四个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和关系,非常奇怪。

  四国之中,倭国和高句丽强,新罗和百济弱。

  高句丽和倭国这两个强国,又刚好把新罗和百济夹在中间。

  百济的选择是同时交好高句丽和倭国,先解决眼前的新罗。

  新罗则跳出了小圈子,臣服于大唐这个域外大国,与其他三国全部敌视。

  如今,新罗受局势所逼,向倭国示好,受到倭人冷落,那也无可奈何。

  当然,金仁问知道倭人的冷落是装装样子罢了。

  面对大唐这样的敌人,倭人不可能拒绝新罗的示好。

  新罗与倭国长期在长安针锋相对,金仁问更是殴打过倭国使节。

  对方显然只是想杀一杀他的傲气,让他明白如今的上下关系。

  屋内一共摆了四张蹑席,三张在北,一张居中,另两张分列左右,这是主人的蹑席。

  金仁问的蹑席在南边,他此刻正对着三张空蹑席跪坐着,这简直就是一种羞辱。

  不仅如此,北面的三张蹑席更厚更高,就像是将几张蹑席缝在一起,跪坐在上面时,人也会显得更高。

  金仁问的蹑席则非常单薄,就像一层树皮。

  金仁问闭目养神,静静跪在树皮一样的蹑席上等候着。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脚步声忽然传来,金仁问赶忙起身。

  宝女王在一群人簇拥下走进了屋中。

  宝女王虽年过五旬,看起来却只有四十多岁,风韵犹存。

  她目不斜视的走进屋中,只用眼睛余角,打量着金仁问。

  金仁问低着头,行礼道:“外使金仁问,拜见大王!”

  宝女王并未做声,待走到蹑席前坐下,两只保养得体的手放在膝盖上,方才开口。

  “外使远来辛苦,我泡汤浴忘了时辰,让外使久等,莫怪才是。”

  金仁问忙道:“不敢。”

  宝女王伸手道:“请坐下说话吧。”

  金仁问道了谢,这才落座。抬头一看,宝女王身边坐着两人,一人是他在大唐见过的阿边麻吕。

  阿边麻吕笑道:“金王子,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金仁问低声道:“您也是。”

  阿边麻吕笑道:“我还以为会是金太子过来呢,没想到来的是金王子。”

  金仁问心中一沉。

首节 上一节 385/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