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66节

  李贞道:“不错,臣还查到一件事,韩王身边有一个叫魏子柳的清客,也突然失踪。那个调动同州府兵的郝姓令使,应该就是魏子柳假扮。”

  李治道:“可有确凿证据?”

  李贞摇头道:“李元嘉这种人,恐怕早就将证据毁掉了,孟雷和魏子柳应该也都死了。”

  李治沉吟不语。

  李贞道:“陛下,不必想了,此事定是李元嘉所为。”

  李治摇头道:“不,我还是觉得不对劲。”

  李贞愣道:“哪里不对劲?”

  李治道:“八兄你想啊,韩王蛊惑许昂等人完成此事,他自己隐身幕后,由此可见,他行事何等谨慎。”

  “既是如此,他为何又派一名蜀人去联系许昂,还取名孟九,这不是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他吗?”

  李贞沉默了一会,道:“那陛下的意思是,此事幕后之人,并非李元嘉?”

  李治道:“虞氏的死也很可疑。韩王明知狄仁杰擅长断案,还派人杀了虞氏,留下指向自己的线索,他前面如此小心,后面为何又接连犯下错误?”

  李贞道:“那孟雷又怎么说?他为何骗我说此人在家乡守孝?”

  李治听了后,一时也无法回答。

  过了半晌,他问道:“狄仁杰是怎么说的?”

  李贞道:“他说证据不足,需要继续调查。”

  李治道:“既是如此,就再等等,看狄仁杰还能不能发现什么别的线索。”

  李贞正要说话,王伏胜忽然走了进来,低声道:“陛下,英国公求见。”

  李治道:“请他过来吧。”

  不一会,李勣便来到偏殿,朝李治见了礼,又向李贞行了一礼,李贞拱手还礼。

  李治伸手请李勣坐下,笑道:“李公这么早入宫,应该是有什么事吧?”

  李勣面色严肃,道:“陛下,长孙无忌刚刚找过老臣。”

  李治道:“哦,国舅找你何事?”

  李勣沉声道:“长孙无忌向臣讲述了一种可能性,臣听完后,心神难安,故来面见陛下。”

  当下一五一十,将长孙无忌的猜测说了。

  李治听完后,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李贞则反驳道:“李公,这个猜测可有证据作依据?”

  李勣道:“没有。”

  李贞道:“照长孙无忌这么说,任何人都有可能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他为何偏偏怀疑萧嗣业?”

  李勣道:“此事老臣也仔细推敲过,行刺陛下的计划,最难的一部分,便是获得兵部调令。要想做到这一点,萧嗣业是最容易的。”

  李贞心中认定韩王才是幕后之人,当即反驳道:“这全都是长孙无忌的猜测,并无任何佐证。”

  李勣道:“殿下说的是,不过老夫还是觉得,萧嗣业可能性更大。”

  李贞笑道:“那是李公不知孤最新调查到的情况。”当即也将孟雷不在蜀地的事说了。

  李勣听完后,沉默了一会,道:“这只能说明韩王确实有问题,并不能代表他与此事有关。”

  李贞哼道:“总比李公无凭无据就怀疑萧嗣业,要好得多吧。”

  李治见两人快吵起来了,摆手道:“八兄,李公,你们都退下吧,此事容朕再想想。”

  两人见此,只好告退。

  一时间,李治也无心再参加宴会,迈着步子朝立政殿而去。

  来到殿内,只见武媚娘正在教李显读书,两人正要起身见礼。

  李治摆手道:“不必多礼,你们继续,朕正想听一下。”找了张椅子坐下。

  武媚娘自不会让李治久等,又教授了李显几句礼记的内容,便让他出去玩了。

  待李显走后,她命人取来火炉,给李治煮着蜜酒。

  李治道:“媚娘,先别忙了,我有件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武媚娘遂将手中酒壶放下,来到他旁边坐下,露出询问的表情。

  李治将刚才李贞和李勣的话都说了。

  “李卿怀疑萧嗣业,越王怀疑韩王,媚娘,你觉得他们俩,谁说得对?”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妾身猜不出,不过妾身倒有个主意。”

  李治道:“什么主意?”

  武媚娘道:“很简单,将这两人一并处置了,就没有隐患了。”

  李治愣了愣,失笑道:“倒是像你的作风。不过如此处置,有违大唐律法。而且朕也确实想知道,究竟是他们中的哪一个有问题。”

  武媚娘又蹙眉思索了一阵,道:“王德俭曾提过一件事,他说去兵部取得调令,是最困难的一步,许昂却做到了。如果是萧嗣业主谋的话,那就说得通了。”

  李治点头道:“李勣也是这样说的。这么说,你更怀疑萧嗣业?”

  武媚娘笑道:“妾身只是说他有嫌疑。不过这也只是猜测,其实在妾身看来,韩王嫌疑更大。”

  李治道:“为何?”

  武媚娘道:“陛下觉得韩王与鲁王关系如何?”

  “同母兄弟,自不必说。”

  武媚娘道:“那如果韩王有什么阴谋,陛下觉得鲁王会参与吗?”

  李治道:“十有八九。”

  武媚娘笑道:“那就是了。韩王此人一向谨慎,不易在他身上瞧出端倪,鲁王却不同。据妾身所知,鲁王今年入京,比往年都早,而且一直深居简出,往年他可不会这样。”

  李治摸了摸下巴,陷入思索。

  一个人如果要行大逆之事,肯定怕别人瞧出破绽,行事会与平常不同。

  韩王向来低调,深居简出,并不奇怪,可鲁王是个喜爱奢靡的人,竟然也深居简出,确实可疑。

  “如此说来,皇后更怀疑鲁王。”

  武媚娘点点下巴,道:“关于萧嗣业的怀疑,只有猜测,并无实证。韩王却不同,妾身可以肯定,他一定有鬼。”

  李治笑道:“我还以为你会更倾向于萧嗣业。”

  武媚娘偏开脑袋,道:“陛下这样说,还是觉得妾身是小气之人,想借机对付萧氏。”

  李治哈哈一笑,拉住她手,道:“这是人之常情,并非小气不小气,难道你真对萧庶人释怀了?”

  武媚娘认真的道:“当初萧庶人在陛下面前诋毁妾身,妾身绝不原谅她。不过那萧嗣业倒是个知趣之人,妾身不会将他和萧氏混为一谈。”

  李治微微一惊:“媚娘,你似乎对萧嗣业印象不错?”

  武媚娘笑道:“也算不上不错,只是此人与萧氏其他人不同,倒还算识大体。”

  李治听完后,陷入了沉默。

  武媚娘奇道:“陛下,您怎么了?”

  李治目光闪动,道:“我只是在想,萧嗣业身为萧氏中人,竟能得到你的赞誉,这可不容易。”

  武媚娘何等聪慧,眯着眼道:“陛下觉得他在故意讨好妾身吗?”

  李治并未直接回答,目光闪动了一阵,缓缓道:“朕突然又想起一件事。”

  武媚娘道:“何事?”

  李治道:“媚娘,你知道郝处俊这个人吗?”

  武媚娘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

  “自然知道。他是兵部侍郎,贞观年间的进士,得高士廉看重,与长孙无忌关系不错。”

  李治暗暗一笑,好像凡是与长孙无忌有关的人,武媚娘都知道的特别清楚。

  他接着道:“郝处俊还很受崔敦礼看重,本该接任兵部尚书,后来崔敦礼死的时候,向朕举荐萧嗣业担任兵部尚书,郝处俊应该是很不满的。”

  武媚娘不解道:“陛下为何突然提到此人?”

  李治道:“年初的时候,萧嗣业曾向朕举荐过郝处俊,处理南诏和北诏争端。朕瞧得出来,他是想让郝处俊在朕面前露脸,朕离京时好把他带上。”

  “当时朕没有多想,只以为萧嗣业是想改善与郝处俊的关系,故而举荐他。”

  武媚娘眸光透亮,道:“陛下现在怎么想的呢?”

  李治缓缓道:“如果李勣说的是真的,那么萧嗣业要想完成计划,就得防止兵部内部,有人妨碍他的计划。”

  许昂能骗得兵部调令,是因为萧嗣业失职。

  然而兵部并非他一个人说了算。

  倘若此事恰好被郝处俊撞上,多问上几句,很有可能破坏计划。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萧嗣业最好的办法,是将郝处俊调出兵部。

  郝处俊一向端守持正,在兵部又很有资历,萧嗣业纵然是尚书,也很难轻易将他调走。

  那么只剩一个办法,让他跟着皇帝巡狩,如此一来,便不会影响到他的计划了。

  武媚娘很快也想到了这些,望着李治,道:“要想证实陛下的猜测,妾身想到一个法子。”

  李治微笑道:“你是想查一下,符宝郎死的那天,郝处俊是否在兵部坐衙吧。”

  武媚娘抿嘴一笑,道:“陛下原来早就想到了。”

  李治感叹道:“朕原本很看好此人,以为他是个志虑忠纯之士,现在倒有些担心,真是他在幕后策划。”

  武媚娘安慰道:“陛下不必感伤,很多人原本忠义,位高权重后,被权利诱惑,腐化堕落,这并非陛下识人不明。”

  李治长吁一口气,道:“伏胜,去查一下吧。”

  王伏胜应诺一声,转身去了。

  此事非常容易调查,只半个时辰不到,王伏胜便来回报。

  “陛下,查清楚了,符宝郎死的那天,郝处俊去洛州公干去了。”

首节 上一节 366/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