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65节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快步奔进来一名文士,朝韩王拱手道:“大王,不好了,大理寺的人来了!”

  鲁王正喝着茶,闻言将茶杯重重摔在桌上,怒道:“你说什么?”

  韩王要比他冷静一些,沉声道:“别急,慢慢说,大理寺来了多少人,为何而来?”

  文士苦着脸道:“由大理寺卿狄仁杰亲自带队,来了好几十人,似乎是要抓捕您。”

  鲁王厉声道:“混账东西,此事跟我们又没关系,他抓我们作甚?”

  韩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十九弟,稍安勿躁,你在这等着,我去瞧瞧情况。”

  鲁王大声道:“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很快一起来到大厅。

  厅内已经站满了人,都是大理寺官员,领头的正是狄仁杰。

  鲁王沉着脸,道:“狄仁杰,你好大的胆子,抓人竟然抓到韩王府上来了,谁给你的权力?”

  李元芳瞥了他一眼,说道:“陛下有旨,允许狄寺卿办案时便宜行事。陛下给的权力,鲁王殿下有什么不满吗?”

  鲁王厉声道:“你是什么东西,敢对孤这般说话?”

  李元芳不客气的道:“本人内领府中郎将,李元芳。奉陛下之命,贴身保护狄寺卿。”

  鲁王道:“你少拿皇帝……”

  “十九弟,你安静一会。”

  韩王打断了鲁王,目视着狄仁杰,淡淡道:“狄寺卿此般兴师动众,莫不是孤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不成?”

  狄仁杰拱手道:“殿下请见谅,狄某也是奉旨办案。只因调查许府上一桩命案,或与殿下有关,想请殿下去一趟大理寺,配合调查。”

  鲁王怒道:“许敬宗府上死了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狄仁杰,你到底会不会断案?”

  李元芳笑道:“不巧的很,我们每次抓捕犯人时,犯人都会这么说。”

  “元芳,不得对两位殿下无礼。我们只是问话,并非拿人。”狄仁杰扫了李元芳一眼。

  李元芳这才住了嘴。

  韩王也用眼神制止了想要说话的鲁王,缓缓道:“十九弟,不必焦躁。都说狄寺卿断案如神,相信他会查明真相,不会冤枉孤。”

  ……

  英国公府,后花园。

  湖面已被冻上一层冰,冰层上有两个小洞,李勣和长孙无忌并坐在岸边,正在冰钓。

  前阵子,李勣忙里忙外,几乎都没时间钓鱼了,直到皇帝终于回京,他才如释重负,在家清闲几天。

  他瞥了长孙无忌一眼,笑道:“无忌兄一向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找我,想来是有什么事吧?”

  长孙无忌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老夫听说狄仁杰将韩王给抓了,可有其事?”

  李勣点头道:“狄仁杰在虞氏死亡的命案现场,发现一块碎布,顺着这个线索,查到了韩王府。”

  长孙无忌道:“就这些?”

  李勣瞥了他一眼,道:“还有一些内情,不便透漏。”

  长孙无忌道:“是不是与陛下遇刺有关?”

  李勣微微一惊,道:“你从哪里知道此事?”

  长孙无忌笑而不语。

  李勣摇了摇头,道:“要瞒住你,果然不容易,不错,陛下确实遇刺了。根据王德俭的口供,背后另有人指使,那人有个手下,是蜀人,叫孟九。刚好韩王有个贴身侍卫,叫孟雷,据越王说,此人一向跟随韩王左右,今年却不在韩王身边。”

  长孙无忌默默听完,道:“所以你们怀疑孟九就是孟雷?”

  李勣凝视着他,道:“无忌兄,你是不是有其他发现?”

  长孙无忌笑道:“老夫可没狄仁杰会断案,只是年纪大了,喜欢胡思乱想,刚好这几天,想到件有趣的事,就想找个人说说。”

  李勣动容道:“愿闻其详。”

  长孙无忌道:“老夫想先问李兄一句,你是不是和萧嗣业见过面?”

  李勣点点头,道:“不错,对方的计划是利用太子印信,获得兵部一道调令,从而调一支军队去蒲州,施行刺驾计划。”

  “当时萧嗣业听说东宫符宝郎死了后,便知道自己犯下大错,将情况向我和盘托出。”

  长孙无忌道:“陛下已经见过萧嗣业了吧?可处罚他了?”

  李勣道:“原本是要处罚的,老夫觉得他肯将功赎罪,也不容易,便向陛下求情,陛下只降了他两级本阶官,实职官不变。”

  长孙无忌笑道:“是这样。”

  李勣沉声道:“无忌兄,你怎么突然问起萧嗣业了?”

  长孙无忌笑道:“我刚才也说了,我喜欢胡思乱想,刚好想到一种可能,觉得挺有趣的。”

  李勣沉声道:“什么可能?”

  长孙无忌笑道:“我在想,如果有个人想要行刺皇帝,又担心失败后被追究责任,他会怎么做呢?”

  李勣心中一凛:“怎么做?”

  长孙无忌笑道:“如果是我,我会找一个对皇帝不满的人,派人蛊惑他,让他来完成我的计划。”

  “这个计划中最难的一部分,由我替他完成。当然了,我肯定会装作毫不知情,事情发生后,还会尽量弥补,比如找一位皇帝信得过的人,将情况跟他讲明,再向他忏悔自己的失职。”

  “那人虽已知道一切,想要阻止计划,却已来不及了。如此一来,就算计划失败,我顶多是失职之罪,也许那人还会替我求情。”

  “另外,我还准备了后续计划。派去找许昂的人,故意选一个蜀人,还与韩王身边护卫同姓。韩王这个人表面是贤王,其实暗藏野心,皇帝早就怀疑他了,正适合做我的替罪羊。”

  李勣越听脸色越是难看,死死望着他,道:“你说的那个人,是萧嗣业?”

  长孙无忌道:“你觉得呢?”

  李勣静静沉思良久,问道:“你有什么证据没有?”

  长孙无忌淡淡道:“没有,我都说了,这只是我的一个胡乱猜想,你听听就行了。”

  李勣沉默良久,苦笑一声,道:“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看来我是清闲不下来了,你可愿陪我一起入宫面圣?”

  长孙无忌道:“陛下现在应该不怎么愿意见我,你还是自己去吧。”

  李勣不再劝说,朝他拱了拱手,坐上一辆马车,朝皇宫而去。

第338章 媚娘,你怎么看?

  李治曾说武媚娘出去一趟后,心态气质变化不少。

  其实自己也差不多。

  成日待在宫墙中,每天接触的都是朝政琐事,人的情绪也会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

  这次巡狩归来,李治便感觉心情开阔许多。

  大唐的壮阔山河,已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百姓生活虽不富足,却也没有想的那么差。

  河北民生已在恢复,自己来到唐朝后,所做的那些努力,也都未白费。

  再加上这次外出,头疾彻底控制,不必再担心哪天眩晕不能视物。

  武媚娘也正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只剩那一场刺杀了。

  原以为只是拥武派官员不满现状,而谋划了这场动乱,却不想背后还藏着一人。

  不过此人既已暴露,被找出来也只是时间的事情,不必太多忧虑。

  想到此处,他拉回思绪,继续欣赏着眼前的歌舞。

  这里是承庆殿的宗室宴会。

  阶下是一群百济男子正在献舞,领舞的是百济使节,道琛。

  自李治答应支持扶余福信后,扶余福信便打着大唐的大旗,招揽国内那些游摆不定的贵族。

  这个时期,大唐的旗帜,胜过十万人马。

  当年贺鲁便是打着大唐名号,招兵买马,成为西突厥实力最强的酋长。

  百济国长期与大唐作对,每次都被打的很惨,很多贵族内心深处,都对强大的唐朝充满畏惧。

  畏惧与尊敬,往往能够互相转变。

  他们见福信得到唐朝支持,便追随到福信的麾下。

  福信也因此在百济站稳脚跟,能与义慈分庭抗礼,不再是困守都城。

  正因如此,眼下大唐的支持,对福信尤为重要,他自然要派一支使节团,前往长安朝拜。

  这次的使节团,还是道琛和金燕率领。

  道琛被福信封为左王,金燕则被封为了公主,两人地位尊贵,才显得这支使节团有诚意。

  使节团还带来了大量珠宝财富、美女珍兽,上贡给大唐。

  这支舞队便是其中之一。

  百济女舞并不出名,远远比不上新罗,所以他们另辟蹊径,在男舞上下足了功夫。

  以道琛为首,整支舞队,跳着一种古怪的舞蹈,每个人扎着马步跳动着,手臂摆动间,呈现一种奇异的姿态。

  李治原本是不喜欢看男人跳舞的,但不知怎么的,倒也觉得他们跳的并不坏。

  其他宗室们也都看的津津有味,只不过,今日参宴的人,比平日少了很多。

  叔字辈藩王中,只有邓王一人来了。

  原因是韩王李元嘉被软禁在大理寺,鲁王、虢王等人便都不参加宗室宴会,想用这种方法,向皇帝施压。

  这时,越王李贞忽然来到李治身边,低声道:“陛下,韩王的案子,出现新情况。”

  李治点点头,起身离开了外殿,和越王一起来到了偏殿暖阁。

  两人分君臣落座,李治向李贞询问有什么新情况。

  李贞道:“臣派到蜀地的人已经回报,果不出我所料,孟雷根本不在蜀地守孝,韩王在撒谎!”

  李治道:“依八兄之见,此事是韩王在背后谋划?”

首节 上一节 365/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