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60节
长孙诠一颗心瞬间被攥紧。
皇帝崩了,自然太子登基,太子年幼,皇后必将摄政。
朝臣哪有那么轻易臣服皇后?那么皇后要控制朝局,只有启用那帮拥武派官员!
他还想到了另一件事。
倘若皇帝崩了,皇后肯定会对长孙一族赶尽杀绝,到时候,他们也不得不奋起反抗。
届时局面一片混乱,所有人都将被卷入一场新的政治斗争中,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长孙无忌仿佛瞧出他的担忧,笑道:“不必紧张,陛下身边既有薛仁贵,又有上官仪。再者,王伏胜、王及善也都是精干之人,不会让陛下陷入危险。”
长孙诠叹道:“但愿如此。”
就在长孙诠为皇帝担心的数日后,李治的巡狩大队,与尉迟恭救驾的队伍遇上了。
相遇的地点恰好在蒲州。
尉迟恭见皇帝无恙,也松了一口气,当即调来船只,护送皇帝过河。
此处的黄河比齐州的黄河汹涌多了,无法再乘坐楼船。
李治是坐一艘运河船过的黄河。
他站在船檐边,抬头望着远处雄伟挺拔的山川,不由感慨。
上次还是站在函谷关上看黄河,如今则是坐在船上,仰望着群山。
此时距离岁末还有七八天,赶回长安绰绰有余。
原本还以为今年要在外面过年了,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长安。
正感慨间,武媚娘从舷道上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件斗篷,道:“陛下,船头风大,进舱里歇息吧。”
时值十二月,寒风刺骨,李治也确实有些挨不住了,披上斗篷,进入一件船舱。
两人对坐在一张榻几上,武媚娘给他煮了一杯茶。
李治喝了一口后,身子暖和起来,将茶杯捧在手心里,朝武媚娘道:“媚娘,你说这次的事,许敬宗和李义府有没有参与?”
武媚娘放下茶壶,沉吟了一会,道:“李义府肯定不会参与。”
李治点头表示同意。
李义府已经是宰相了,官至极品,就算武媚娘执政,他顶多升爵位,没必要因此冒如此大的风险。
“许敬宗呢?”他问。
武媚娘想了想,道:“此人一向谨慎,陛下又刚册封他为太子宾客,妾身觉得他也不会在此时谋划此事,倒是他的儿子……”
李治心中一动:“许昂?”
武媚娘点点头,道:“陛下可还记得,年初时,您将长孙诠升为了雍州长史,许昂被降为了司马。”
李治自然记得。
他并非无缘无故就给许昂降职,而是因郑氏那件案子时,许昂明显在袒护郑氏,与长孙诠高下立判,故而降职。
武媚娘又接着道:“许昂这个人,妾身见过几次,因为许敬宗对他过于严厉,所以他性子有些偏激。”
李治道:“严厉?”
武媚娘道:“是啊,凡是在外场合,他从未夸过许昂一次,动辄斥骂。陛下,您知道许彦伯吗?”
李治想了想,道:“是许昂的儿子吧?”
武媚娘点头道:“正是。许敬宗常对身边人说,许昂这儿子,还比不上许彦伯这孙子。”
她当武昭仪的时候,与许敬宗等人接触很多,为收服这些人,曾派人调查过他们,故而知道的很多。
李治皱眉道:“媚娘,你确认这是严厉吗?我怎么听着,许敬宗不喜欢这个儿子?”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许敬宗史书编多了,思想很古板。所以在教儿子上,有些迂腐。依我看呐,他对许昂寄以厚望。”
李治摇头道:“如此教子,许昂不偏激才怪。”
武媚娘点点头,道:“所以妾身才说他迂腐。”端起茶杯,在手中荡了荡,形成一个小小漩涡。
第335章 圣驾回京
“笃笃笃!”
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随即,王伏胜的声音跟着响起。
“陛下,长安急报。”
“进。”李治道。
王伏胜推门进来了,拱手道:“陛下,大理寺送上来急报。”递过一封公文。
李治接过一看,果然是狄仁杰亲自上的奏疏。
狄仁杰已经锁定了七名主谋之人,另外还有几名嫌疑人,故而向自己请示,是否执行抓捕。
七名嫌疑人全都是李治熟悉的名字。
许昂、王德俭、袁公瑜、侯善业、张楷、程致敬、胡楚宾。
皆是拥武派一党。
狄仁杰并未立刻抓捕他们,而是向李治请示,原因也很简单。
中书令李义府、太子宾客许敬宗也都在怀疑之中。
这两人位高权重,狄仁杰也特意在两人后面,备注了怀疑原因。
怀疑许敬宗的原因是,他的儿子、女婿都参与其中,而且东宫出事后,他的腿忽然摔伤,在家养身,疑是在幕后指挥。
李义府也有嫌疑。
袁公瑜、侯善业、张楷、程致敬、胡楚宾这五个人中,有四个都是他调回长安。
不过,狄仁杰又补充了一句,目前并无直接证据证明两人参与此事,故而未列入主谋之中。
李治看完后,递给了武皇后,道:“媚娘,你来瞧瞧。”
武媚娘瞧见这七个名字后,眼中冷光闪烁,沉吟了一会,道:“陛下,不必顾虑妾身,直接把他们都抓捕便是,李义府和许敬宗也抓起来。”
李治抬手道:“不,国有国法,既然没有直接证据,就先不抓两人,软禁起来便是。”
武媚娘道:“如此也好。”
李治当即下达一道旨意,停了李义府和许敬宗的职位,并且授权狄仁杰便宜行事,抓捕一切涉案人员。
……
桌子上摆了七个瓷瓶,桌旁也围了七个人。
每个人都面色苍白,一言不发。
他们曾经都官职显赫,前途远大。
就算封侯拜相,青史留名,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此时此刻,等候他们的将是累及子孙,遗臭万年的命运。
毒药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的,服下后两刻钟就会死,死的时候没有任何痛苦。
既然要行此谋逆大事,自然就要做好赴死的准备。
富贵险中求,他们求的是大富贵,也只能以自己和全族人的生命为代价。
时至今日,河东路再未传回任何消息。
没有消息,便代表计划失败,大理寺也已经盯上了他们,他们别无选择,只有死。
现在死,还能痛快一些,等被大理寺抓住后,等候他们的很可能是生不如死的酷刑。
话虽如此,真正面对死亡时,又有几个人能直面死亡的恐惧呢?
侯善业率先拿起一个瓷瓶,塞入怀里,沉声道:“这是最后一次聚会了,大理寺还未抓我们,应该是在向皇帝请示,趁着这个时间,把后事料理一下吧。”
语毕,第一个迈步离开了屋子。
程致敬、张楷两人也都拿了毒药,头也不回的离开。
料理后事是没指望了,全族都得死,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不过在人生最后时刻,他们至少可以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赴死。
胡楚宾忽然笑了笑,朗声道:“察微之士,所宜三思。我等为富贵所惑,当有此果。”
连毒药也不拿,大步离去,似乎想选择其他的自杀方式。
屋中只剩下袁公瑜、王德俭和许昂三人了。
袁公瑜忽然道:“许兄,令尊难道真的对此事一无所知?”
许昂冷冷扫了他一眼,一言不发,大步离去。王德俭叹了口气,也跟了上去。
两人都没有拿毒药。
很快,屋中只剩下袁公瑜一人。
他将四瓶毒药全部揣入怀里,自嘲一笑,道:“也不知一口气服下四瓶,会不会死的快一些。”
迈着步子,离开了院子。
这里是城南安义坊的一间小院,虽在城内,却远离繁华。
袁公瑜骑着一匹马,足足行了半个时辰,才回到长安繁华地带。
他打马急行,很快回到府中。
家人早已被他遣散,隐姓埋名,躲到深山老林之中,屋中只有一名眼花耳聋的老仆。
那老仆开了门,朝他说道:“阿郎,李相公派人请您过去一趟。”
袁公瑜先是一愣,随即笑道:“李公啊李公,这可是你自己请我过去,那就别怪我连累你了。”
重新上马,朝着李义府的府邸而去。
来到李府,被家仆引入书房。
李义府正在屋中踱步,面色阴沉,见他进来后,挥手屏退仆人。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