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59节
王德俭低声道:“能否请殿下屏退众人?”
李弘挥了挥手,屏退了所有内侍宫人。
王德俭正要开口,侧门内忽然走进来一名女子,手提佩剑,在李弘旁边坐下。
李弘朝那女子喊了声:“姑姑。”
来人正是新城公主,她瞥了王德俭一眼后,说道:“东宫最近不安宁,为太子安危着想,本公主也在一旁随听,王舍人不见怪吧?”
王德俭看了公主一眼,眼中闪过一道复杂的神情,低声道:“下官不敢。”
李弘道:“王舍人,你到底想和我说什么啊?”
王德俭沉默了一会,低声道:“臣本鄙陋无能之人,得太子恩器,委以重任,心中感佩,无以鸣表,请受臣一礼,祷祝太子身康体健,诸事顺应,臣无复所求!”
语毕,跪在地上,行了九个叩首大礼,礼毕,起身又跳了一个简短的祷祝舞礼,这才告退。
李弘一脸诧异,朝新城公主道:“姑姑,王舍人似乎有些不对劲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新城公主哼道:“此人心中有鬼,自然心事重重了。”
她受狄仁杰所托,暂居东宫,暗中保护太子,不要让太子与王德俭单独说话。
李弘愣道:“有什么鬼?”
新城公主正要答话,内侍来报,李勣求见。
新城公主微笑道:“你面见大臣吧,我就不妨碍了。”转身离去。
新城公主退出外堂后,回到后寝,只见李贤正在屋子里踢蹴鞠。
这小东西才五岁,竟将鞠球踢的不错,八块牛皮缝制的鞠球,在他脑袋上晃来晃去,愣是不落下。
新城公主笑着走了进去,道:“你这鞠技,可是跟太子学的吗?”
李贤得意的道:“才不是呢,阿兄蹴鞠踢的还没我好,我是跟三兄学的。”
新城公主在榻上坐下,将剑放下,喝了口茶,道:“最近怎么总看到你在这里玩,不用去崇文馆读书的吗?”
李贤道:“我向教习请了假。”
“请假做什么,就为了玩?”新城公主奇道。
“才不是呢,我是为了保护阿兄安危,才特意请假。”
新城公主口中茶水差点喷出来,笑道:“就你个小东西,自己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别人?”
李贤一脸认真的望着她,道:“姑姑,你觉得如果有人要害阿兄,会怎么做呢?”
新城公主道:“自然是找机会单独与太子相处,然后动手啦!”
李贤摇头道:“不会。”
新城公主道:“为什么?”
李贤道:“官员进东宫都要搜身,身上没有武器,要想杀阿兄,哪有那么容易?只要阿兄叫一声,或者发出动静,外面的人一拥而上,他们必定失败。”
新城公主一呆,竟然觉得这小东西说的还有几分道理。
李贤道:“所以像您一样,提着柄剑在阿兄旁边,其实是多此一举。”
新城公主伸手指在他额头点了一下,没好气道:“人小鬼大,那你说说,对方要害你阿兄,要怎么做?”
因为她手指一点,李贤失去平衡,头上的球终于掉了下来。
李贤抱起球,爬到榻上坐下,拿起一块糕点,塞入嘴巴里,道:“很简单,骗阿兄出宫!”
新城公主皱了皱眉,道:“太子可比你大了三岁,有那么容易被骗吗?”
李贤嘴里塞的满满的,含糊不清的道:“那是你不了解阿兄,其实阿兄很好骗的。”
“怎么骗?”
“阿兄心肠软,只要告诉他民间发生了一件很悲惨的事,需他帮忙,他就很容易上当了。”
新城公主原本还是半开玩笑的心情跟他说话,听到此处,不由认真了几分。
“就算他被骗了,他毕竟是太子,要想出宫,自然会有人知道,别人定会劝止的呀?”
李贤撇了撇小嘴,道:“那还不容易?只要对方告诉阿兄,不要跟别人说,然后让阿兄以去太庙上香为由,便能溜出宫。”
新城公主一细想,还真有成功的可能性。
李贤抬头看了她一眼,笑嘻嘻的道:“您就不怕哪一天,一觉醒来,阿兄突然失踪了吗?”
新城公主越听越心惊。
虽然李贤说的情况有几分孩子的想当然,但她确实没想过,有人会把李弘诱骗出宫!
李贤越说越来劲了,小脸兴奋的通红。
“姑姑是妇人,晚上不能跟阿兄睡一起。我就不同了,我可以一直盯着他,他想晚上溜去哪里,都瞒不过我。所以只有我才能保护阿兄!”
新城公主笑道:“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那太子的安危,就拜托你了。”
李贤眼珠子溜溜一转,道:“那我这么辛苦,您是不是应该给我点奖赏?”
新城公主笑道:“你要什么奖赏?”
李贤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道:“我想吃饴糖,您下次入宫时,帮我带几块。”
新城公主愣道:“这是民间小孩吃的东西,你怎么突然想吃了?”
李贤嘟囔道:“我听二姊说,饴糖比宫里的点心蜜饯都好吃,所以想尝一尝。”
新城公主暗笑一声,道:“毕竟是个孩子。”说道:“那好,你好好办差,保护好太子,改日我帮你带几块便是。”
李贤大喜,又拿着鞠球玩了起来。
到了下午,狄仁杰亲自来到东宫,找上新城公主,拱手道:“公主殿下,这几日有劳您了,您可以回府了。”
新城公主道:“不用我了吗?”
狄仁杰道:“我们已经找到另几名主谋,网已经撒开,马上就可以收网,太子殿下的安全,不会有事了。”
新城公主忙问:“另几人是谁?”
狄仁杰顿时露出为难的神色,道:“暂时不便透漏,总而言之,此事与长孙驸马无关。”
新城公主哼道:“当然与驸马无关了,那驸马的停职令,可以取消了吧?”
狄仁杰道:“那是自然,明日中书省应该就会下公文,恢复驸马的职位。”
长孙诠因为尸体上玉佩的缘故,被列为嫌疑人,中书省几位宰相商议后,停了他的职位,配合大理寺调查。
新城公主如此积极帮大理寺,也是想尽早帮丈夫洗脱嫌疑。
半个时辰后,新城公主便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东宫,临走时,李贤还不忘嘱咐她下次入宫带饴糖。
回到公主府后,新城公主找上了丈夫,将情况与长孙诠全部说明。
长孙诠听了后,皱眉道:“狄仁杰让你注意王德俭,说明杀死符宝郎之人,应该就是他。”
新城公主道:“我也是这般想。”
长孙诠道:“听狄仁杰的口气,王德俭似乎还不是主谋。”
新城公主道:“他岳父是许敬宗,你说会不会是许敬宗主使此事?”
长孙诠沉声道:“此事还是与大兄商议一下为好。”当即派人,请长孙无忌过府。
半个时辰后,长孙无忌来到公主府,两人在书房讨论起此事。
长孙无忌听到王德俭的名字后,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大兄,您说背后会不会是许敬宗指使?”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道:“不会。许敬宗我还是了解的,他一生谨小慎微,不会做这种事。”
长孙诠皱眉道:“那会是谁指使王德俭?”
长孙无忌忽然问道:“你到了雍州府后,许昂对你态度如何?”
长孙诠心中一惊,知道长孙无忌怀疑到许昂了。
两人同在雍州府办公,许昂想偷他的玉佩并不困难,对他调查韦氏的案子,也完全知悉。
只要计算好时间,完全可以陷害他。
“他表面对我还算客气,但我能感受到,他对我藏着敌意。”长孙诠回答。
长孙无忌缓缓道:“这才正常。他比你大了近二十岁,你又把他的长史位置挤了下去,害他降为了司马,他自然对你有敌意。”
长孙诠道:“您怀疑是他主使王德俭?”
长孙无忌点头。
“那他为何要对付太子?”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缓缓道:“许昂,王德俭,这两人原本都是拥武派的官员,他们行此事,恐怕并非个人原因。”
长孙诠心中一动,道:“您怀疑是整个拥武派在行动?”
长孙无忌眯着眼道:“我刚刚得到两个消息,通过这两件事,其实就能分析是怎么一回事了。”
长孙诠深知长孙无忌虽是白身,消息却比自己灵通多了,也不问他哪儿来的消息,只问:“哪两件事?”
“第一件,两天前,尉迟恭悄悄率领一万左卫军士,出玄武门,朝着河东方向去了。”
长孙诠心中大惊,皇帝就在河东,尉迟恭突然领兵去河东,难道是皇帝出事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第二件,京中原本拥武派的官员,都被金吾卫给盯住了,包括李义府。”
长孙诠怔怔道:“大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长孙无忌道:“你仔细一想,就能将所有事联系起来。尉迟恭领兵离京,说明皇帝遇到危险。拥武派官员被盯住,说明危险与拥武派官员有关!”
长孙诠道:“如此说来,东宫之事,也与陛下有关?”
长孙无忌叹道:“我若没猜错,东宫之事,就是为了让皇帝着急,引皇帝回京,他们才好在路上动手。”
长孙诠脸色惨白,道:“陛下会不会……”后面的话说不下去了。
长孙无忌笑道:“别慌,皇帝如果真出事了,李勣行事不会如此谨慎,早把他们抓起来了。”
长孙诠点点头,平复了一下心情,道:“我还是不明白,拥武派官员为何要行此事?”
长孙无忌淡淡道:“原因其实并不难猜,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皇帝崩了,朝局会怎样?”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