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30节

  高安公主大喜,搂住李治脖子,道:“父亲最好了。”

第315章 当官不能没权

  次日一大清早,李治便带着皇子公主们一起前往温泉宫。

  李治泡温泉的时间,是严格把控的,故而来到九龙汤后,并未下水,而是坐在置衣室内。

  皇子们麻溜的脱下衣服后,都很快去池子里玩耍起来了,只有李忠没有去。

  他迟疑了一下,朝李治走了过来,在李治旁边坐下。

  李治瞥了他一眼,道:“忠儿,你有话要跟我说吗?”

  李忠两只手捏在一起,低着脑袋,小声道:“其实孩儿一直都有些话,想要跟父亲说,却又不太敢讲。”

  李治笑道:“今日怎么敢讲了?”

  李忠抬头看了李治一眼,两手紧握,道:“孩儿想到以后很少再能见到父亲,所以才决定和父亲说的。”

  李治道:“你不会是不想去就蕃吧?”

  李忠急忙摇头,道:“孩儿身为大唐皇子,既享受富贵,便要承担守土江山的责任,怎敢不去?”

  李治道:“那你想说什么?”

  李忠低着头,道:“孩儿不太明白,父亲为何又重新起用长孙舅公,他当初把持朝政,甚至让父亲受制,父亲为何要把他放出昭陵。”

  李治沉默了一会,道:“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简单来说,他虽犯下大错,但父亲还有用得上他的地方。”

  李忠道:“可他背后是世家力量,父亲又启用他的话,不是会让世家势力,再次抬头吗?”

  李治侧头凝视着李忠,忽然之间,有种奇妙的感觉。

  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对李治来说,他第一眼见到李忠,便是瞧见他偷偷去看望生母。

  李治正是被他的孝心打动,才保护了他们母子,在他印象中,李忠一直都还是个孩子。

  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他竟然都能跟自己讨论朝政了。

  李治凝思了一会,缓缓道:“总体来说,朕对他确有几分旧情,也还有用得上他的地方,故而放他出来。”

  “不过我不会再用他,就算需要用他时,我也不会亲自去见他。这个答复你满意吗?”

  李忠见父亲耐心向自己解释,忙点了点头,道:“孩儿明白了。”

  李治反问道:“你为何突然关心起他的事?”

  李忠低声道:“孩儿只是担心,父亲重新启用长孙舅公的话,吉弟会不好想。”

  李治愣了一下,不由暗自感叹。

  在用长孙无忌的时候,他确实没有考虑过李吉的想法,也不知这孩子怎么想的。

  “吉儿曾跟你提过此事吗?”他问。

  李忠忙道:“他并未因此抱怨过,只是孩儿担心他。”

  李治见李忠懂得替朋友担心,可见确实长大了。

  他沉吟了一会,缓缓说道:“忠儿,父亲有件事想让你帮我办。”

  李忠喜道:“父亲请吩咐。”

  李治缓缓道:“你到了莱州,帮朕观察一下地方民生,尤其是田制改革和税制改革的效果,然后将情况奏报给朕!”

  李忠肃然道:“孩儿领旨!”

  李治拍了拍他肩膀,道:“好了,快去泡温泉吧。”

  温泉一直泡到中午,皇子们一个个泡到满脸通红,才终于出来了。

  父子一起在温泉宫用过午膳后,坐着马车朝长安返回。

  李治回到甘露殿后,命人取来舆图,盯着大唐十道图看了一会,随后朝王伏胜道:“去把孙公请来一趟。”

  王伏胜应诺一声,出了殿门,朝一名内侍吩咐了。

  那内侍领了命,一路来到尚药局,传达皇帝旨意,不料孙思邈并不在尚药局。

  内侍问起孙思邈去处,孟十一说道:“我师傅刚刚离宫,我这就去找他回来。”

  说完急匆匆离了宫,并未朝孙府方向去,而是朝大理寺去了。

  大理寺地牢内,孙思邈站在牢门之外,望着牢内的巢叔谋,长叹一口气。

  当年隋朝大业元年,隋殇帝杨广下令开凿渠道,贯通之前王朝留下的渠道,使得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

  此事虽利于千秋,但于当时的百姓,却是一场劫难。

  数百万民力被征调,大量役丁死在河堤,运送尸体的马车络绎不绝。

  当时总管运河的工部尚书宇文恺得了急症,孙思邈便想借看病机会,劝说宇文恺,向皇帝进言,体恤民力。

  结果孙思邈见到宇文恺时,他已被治好,治好宇文恺的正是巢元方,

  孙思邈也是因那次机会,与巢元方相识。

  两人一见如故,相互交流医术药理。

  巢元方和孙思邈一样,对运河中死去的百姓表示同情,也试着劝谏过皇帝。

  只可惜连朝中大臣都劝不动,他更无能为力。

  两人虽只见过一面,但孙思邈对巢元方极为尊敬,后来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他也是拜读数遍。

  此刻见到巢元方之子落到如此下场,心中唏嘘不已。

  “巢御医,事已至此,老夫也救你不得。”孙思邈道。

  巢叔谋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也没想过能脱罪。”

  “那你为何提出要见老夫?”孙思邈问。

  巢叔谋道:“蒋王把我关了十几年,这也让我能够心无旁骛的研究医理,这些年来,颇有所得,希望能流传后世,造福后辈。”

  孙思邈怔了怔,道:“你既有此心,为何还要做下那种事?”

  巢叔谋缓缓道:“人在世上,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家父曾受过阴世师恩德,故而我入尚药局后,有意向阴妃报恩,不知不觉间,卷入后宫争斗,再想脱身,已是不能。”

  孙思邈微微侧头,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巢叔谋道:“我这些年研究的心得,都放在蒋王那座灵园地牢中,孙公尽可拿去。”

  孙思邈拱手道:“孙某一定拜读。”

  离开地牢时,忽见孟十一快步奔来,朝他说道:“师傅,陛下传旨,召您入宫觐见。”

  孙思邈点点头,将去灵园取巢叔谋医典的事交给了徒弟,随即坐着马车朝皇宫返回。

  来到甘露殿,通传之后,被带入寝殿。

  李治还在研究地图,见孙思邈进来,朝他摆了摆手,道:“孙公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吧。”

  待孙思邈落座后,李治朝孙思邈道:“朕已想好了,六月便离京巡狩,所以想与孙公讨论一下,到时去哪些地方为好。”

  王伏胜听了此话,急忙将宫中之人屏退。

  虽然这些人都是皇帝身边心腹,但出巡事大,关乎皇帝安危,绝不能有任何泄露。

  他屏退其他人后,自己也出了寝殿,守在门外。

  孙思邈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微笑道:“陛下只要离京,换一种生活方式,转换心情,再用药膳进补,便能达到治疗效果,不必特意去什么地方。”

  李治欣然道:“如此说来,朕想去哪里都可以了。”

  孙思邈笑道:“正是如此。”

  其实在李治内心深处,也想亲眼瞧一瞧大唐的秀丽山河,借着这次治疗之名,正好可以完成心愿。

  他最想去的地方是河北,那里是他重点施政的地方,自己改革的政策是否落实到地方,他很想亲眼瞧一瞧。

  接下来是江南,他本就是南人,也想瞧一瞧在这个时期,故乡是什么样子。

  想到即将出行,一直沉甸甸压在心头的诸多琐事,突然间不翼而飞,让他感受到浑身轻快。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随行之人。

  皇帝出巡,不可能只带上两三个人,简简单单就微服私访。

  李世民之前因辽东之战,离开长安时,便将大半个朝廷都带在身边。

  唐高宗之前也有出巡,去的地方虽不远,但也带上了大量官员。

  这是无法避免的,皇帝若太过游离于政权之外,权威就会下降,最终有被架空的可能。

  不过人也不能带的太多,否则就变得和杨广一样,给地方造成巨大的负担。

  故而出巡时的随行人选,需得仔细斟酌。

  薛仁贵是必须带着的,李治让他留在长安,组建羽林卫,就是想让他随驾保护。

  李勣、尉迟恭和程知节则不能带,一来他们年纪太大,随驾奔波的话,容易得病。

  二来,有这三位老臣坐镇长安,便相当于长安城的三根支柱,不会生乱,李治在外也能放心。

  当李治琢磨着出宫人选时,长安城内的大臣们,也都在考虑着同样的事。

  皇帝有皇帝的考量,大臣们有大臣们的想法。

  他们的想法非常一致,都希望能够伴驾同行,也都在为此事暗暗筹谋。

  李义府便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人。

  这日下衙后,他在书房里来回踱了一阵步,推开门,朝门外家仆道:“去一趟张府,把张舍人请过来一趟。”

  半个时辰后,张柬之来到李府。

  李义府命人奉了茶,茶毕,张柬之问起李义府请自己过来的目的。

  李义府放下茶杯,道:“柬之,两年前,陛下因头疾之故,定下离京巡狩之事,眼瞧着时间快到了,你我也该谋划一二了。”

  张柬之道:“您说的谋划是……”

  李义府扫了他一眼,道:“自然是想办法随驾出行。”

  张柬之陷入了沉默。

首节 上一节 330/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