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15节

  众命妇都觉得她最近容光焕发,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她得意之下,便提起皇后给她送的驻颜药粉,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神仙玉女粉。

  武皇后精于驻颜,青春常驻,皮肤比二十多岁的少女还要好,这是京师命妇们都知道的事,暗中也都很羡慕。

  听武顺一说,才知是这神奇药粉的缘故。

  这些长安命妇们,平日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容颜,得知此物存在后,自然趋之若鹜,纷纷打听玉女粉如何配制。

  武顺一开始倒还记得妹子的嘱托,可后来,在众妇夸赞声中,忘乎所以,将几位主药与她们说了。

  此事发生后,也并未出现什么情况,武顺也就忘了,此时听妹妹提起,才回想起这档子事。

  武媚娘见她神情,就知道果然是她说出去的,她狠狠瞪着武顺,双目通红。

  武顺也意识到惹祸了,拉着妹子的手,泣声道:“媚娘,是阿姊不好,你若生气,就打我几耳光吧!”

  武媚娘见她如此模样,恨也不是,怨也不是,只说道:“我现在要去向陛下请罪,哪有功夫打你,你且回去吧。”

  武顺吃了一惊,急问:“妹子,到底出什么事了?”

  武媚娘道:“回头再跟你解释。”迈步离开大殿,朝着甘露殿而去。

  李治早已处理完今日的朝政,正坐在寝殿,翻看今年官员们的考评。

  王伏胜来到他身边,道:“陛下,狄寺卿求见,还带着孙奉御、张钟、淮南王、燕国夫人。”

  李治抬头道:“张钟抓到了?”

  王伏胜道:“是的,他今日上午来的长安,在燕国夫人的府邸外,被大理寺衙役擒获。”

  李治笑了笑,道:“狄仁杰的这个法子,果然管用,走吧,咱们去见一见这位世外高人!”

  正起身更衣时,另一名内侍来报,武皇后在殿外求见。

  李治笑道:“皇后的消息倒挺快,请她进来吧。”

  不一会,武媚娘一身紫色宫装,双手交握身前,神情肃然的进入寝殿。

  李治笑道:“媚娘,来的正好,张钟已经抓到了,咱们一起去听狄仁杰说明案情吧。”

  武媚娘双膝一弯,跪在地上,叉手下拜,道:“妾身是来向陛下请罪的。”

  李治吃了一惊,正要过去将她扶起来,忽然心中一凛,伸出一半的手停住了。

  “媚娘,这事不会真与你有关吧?”李治沉声问道。

  武媚娘双目微红,幽幽道:“陛下,此事确实因妾身而起,请陛下治罪!”

  李治深吸一口气,回到榻上坐下,沉声道:“到底怎么回事,你说清楚。”

  武媚娘道:“陛下还记得妾身使用的益母草药粉吗?”

  李治道:“当然。”

  李治来到大唐的这几年,几乎感受不到武媚娘年岁的增长,自然对她驻颜的法子感到好奇。

  武媚娘对他自不会保留,将益母草药粉的配置过程,都详细讲解给他听了。

  李治虽觉得有些奢侈,但内心深处,也希望武媚娘能永远保持这副美丽的模样,故而没有多说什么。

  武媚娘低声道:“那日孙神医说妾身身上有黄蕲的味道,因为此药粉中,有一味主药,便是黄蕲!”

  李治沉默不语,这和他的猜想越来越接近了。

  武媚娘续道:“妾身使用此药粉的几味主药,也不知怎么流传到宫外,长安命妇们竞相效仿,也都暗中派人收购这些药材,导致这几味药的价格越来越昂贵!”

  这便是大唐皇后的影响力。

  别说武皇后驻颜有术,就算她并不善于驻颜,只要她喜欢用的化妆品,也会引起其他命妇效仿。

  上行下效,指的就是这个。

  皇帝同样如此,皇帝如果有什么爱好,也会在长安成为一股潮流。

  权力有多大,影响就有多大。

  在武皇后的带头作用下,原本用于治病的药材,竟成为了贵妇们的化妆品,这是何等的悲哀。

  李治听完后,沉默良久,起身过去将武媚娘拉了起来。

  虽然这件事武媚娘确实有错,但她并非有意如此,比李治原先想的最坏情况,要好得多。

  “媚娘,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别的吗?”他问。

  武媚娘摇了摇头,道:“陛下,妾身只命人收购黄蕲,其他的事,就并不知道了。”

  李治点点头,道:“也好,剩下的事,还是去问一下张钟本人吧。”

  两人一起从侧门进入外殿。

  李治命人搬了一张小椅子在龙椅旁边,让武媚娘坐下,随即召见狄仁杰等人觐见。

  片刻之后,狄仁杰、孙思邈、张钟、李茂、燕国夫人、郭道真等人,全部进入大殿。

  众人叙礼毕,李治抬手命他们都起来,淮南王正要起身时,李治冷冷道:“朕没让你也起来!”

  李茂只好又跪下。

  李治命王伏胜给孙思邈赐座,随即目光放在张钟身上。

  张钟与孙思邈很像,光从外貌来看,很难相信他已经有一百岁左右的高龄。

  不过他面色并没有孙思邈那么红润,身上带着一股出尘的气质,与郭道真很类似。

  张钟也与别人不同,见李治望过来,坦然与他对视,眸光平和,既不锋锐,也不怯惧。

  李治暗暗点头,又看向了狄仁杰,道:“狄卿,这案子是否已经侦破?”

  狄仁杰拱手道:“回陛下,案情已全部明朗。”

  “那好,你说吧。”李治坐正了一些。

  狄仁杰先看了武皇后一眼,见她朝自己微笑着点点头,心中再无顾忌,说道:“回陛下,此事是因黄蕲而起……”

  原本黄蕲就非常稀少,只有寿县长寿村有此物。

  自张钟发现长寿村后,长寿村的村民便也经常拿着黄蕲,去寿县贩卖,换取衣食。

  长寿村位置偏僻难走,且要经过多处险峰,容易失足葬身悬崖,外人很难找到。

  好在黄蕲虽是顶级药材,需求却并不大,价格也就比一般的当归,贵上一些。

  无人愿意冒生命风险,去长寿村采集。

  武皇后派人在寿县收购黄蕲,数量不多,一开始并无太大影响。

  后来过了一年多,突然又出现很多收购黄蕲的人,导致黄蕲价格飞涨,几乎快赶上人参。

  有利益,就会引起人的贪念。

  不少采药人见黄蕲有如此暴利,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冒着风险来到长寿村,采集黄蕲。

  长寿村村民长期与世隔绝,村民都很淳朴,见外人入村,也不阻拦,反而免费招待他们。

  那些采药人见村民友善,每次入村,都会带一些生活用度物品,当做回报。

  如此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黄蕲的暴利,终于还是为村子引来麻烦。

  狄仁杰说到此处时,目光看向了李茂。

  “淮南王,剩下的事,还是你来说说吧。”

  李茂脸色苍白,低声道:“我听一位清客说,售卖黄蕲,得利丰厚,当时我正过得紧巴,这才将目光看向了长寿村的黄蕲……”

  李茂因田制改革的缘故,这几年侵占的田产,都被官府收走,自己又没多少食邑,正需要增加收入。

  他与寿县县令一合计,两人一起找了个罪名,说长寿村长期不交税,有违律法,应该受惩。

  其实张钟发现长寿村以前,此村一直都是自给自足,未在府衙登记,想交税也没法子。

  后来张钟发现长寿村,村民全部登记造册,每年税收从无缺少,这个罪名太过牵强。

  这时的寿县县令,已不是卢齐卿,而是一位新县令,胆子很小,不敢违抗淮南王。

  他按照李茂的指示,以此为罪名,逼迫长寿村迁移到另一个废弃村落。

  村民不肯,他就让县尉将他们都抓起来,双方争斗了几个月,最终大部分村民都被迁走。

  还有一部分村民,不肯离开家乡,也斗不过官府,最后全部跳崖了。

  后面的情况,李茂便不知道了,张钟则接着替他说起来。

  原来长寿村出事时,张钟刚好去了洛阳,看望弟子郭道真,等他回到长寿村,才发现村子已被人霸占。

  张钟瞧见此等情景,自责不已,认为是因自己发现长寿村,才给村民带来劫难。

  他以清客身份,进入淮南王府,本想着劝说淮南王,将长寿村还给村民。

  然而与淮南王接触一段时间后,便即知道,不可能劝动此人。

  他回想起在洛阳见到的质库所,心生一计,前往洛阳找上郭道真,想让徒弟配合他行事。

  郭道真本就是长寿村人,得知此事后,立刻同意协助张钟,完成计划。

  张钟听其他清客提过,知道淮南王与太子不合,便劝说淮南王,用质库所的事,败坏太子名声。

  与此同时,郭道真前往长安,接近武府,自称有测算神术,且算出太子将有一难。

  等到时机成熟,质库所的事情已经发酵,郭道真再前往长安,接近武皇后,幌借道术,指出陷害太子之人。

  如此一来,只要将矛头指向淮南王,便能利用皇后和太子的力量,扳倒淮南王。

  郭道真还能通过此事,获得武皇后信任。

  届时,再找理由,劝说武皇后不要使用黄蕲为药,让黄蕲价格跌下来,便能彻底解决长寿村的问题。

  李治听到此处,不由看了狄仁杰一眼。

  正如狄仁杰猜测,背后之人果然想要对付的是淮南王,接近武皇后也另有目的。

  张钟手中没有任何力量,却能借力打力,想出如此精妙的法子,倒也颇不容易。

  张钟跪倒在地,道:“陛下,此事皆由山人谋划,郭道真只是听从师命,燕国夫人则是为报恩情,此事与他们皆无关系,还请陛下饶恕他们。”

  燕国夫人急忙跪地,道:“陛下,张老也是为替寿县除害,也并无冒犯太子之心,请陛下从轻处置!”

  李治板着脸,道:“朕知道他的本心是好的,可因他之故,引起长安混乱,带来极大的潜在危害。”

首节 上一节 315/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