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00节

  高有道看了他一眼,缓缓道:“自然是为了你们。”

  李慕唐怔怔道:“我们?”

  高有道道:“不错,若是率领大军远征进攻,必定劳民伤财,消耗大量钱粮,这些钱都由百姓供给,你们交税的负担就会加重。”

  “如今他采用计谋,以最小代价,取得这场胜利,对你们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李慕唐用力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裴副都护果然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爹爹跟着他,肯定不会有事!”

  “那是自然,攻打叛军的主力,应该是三千唐军,那些猎手只需跟在后面,以壮声势就行了。”高有道安慰道。

  没过多久,城外忽然进来很多猎手,全都骑着骏马,背着长弓,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不少人脸上还沾有鲜血。

  这些猎手有唐人,也有昭武九国的人。

  忽见一名穿着黑衣的汉子策马进城,目光在城门口四顾搜索。

  李慕唐大喊道:“爹爹,我在这里!”用力招着手。

  黑衣汉子正是李莫哥,他牵着马过来,将马系在旁边一棵树上,大笑道:“痛快,痛快极了!”

  李慕唐急忙给他倒了杯酒,问道:“爹爹,您真的跟着裴副都护,去打康居国叛军了吗?”

  李莫哥一口把酒喝了,笑道:“那能有假?你爹亲手射死了三人,还抢了这么个玩意,你拿去玩吧。”

  从腰囊中取出一柄短弯刀,上面还镶着宝石。

  李慕唐接过刀,抽出刀锋,只见弯刀上有条形花纹,刀身如行云流水一般,美妙异常。

  “这好像是波斯刀。”李慕唐欣喜的道。

  李莫哥笑道:“这是我从一个军官身上摸到的,裴副都护说了,为了感谢大家出手,允许我们带走战利品。”

  目光忽然一闪,看向高有道。

  “这位朋友是?”

  高有道拱手道:“在下高有道,是从长安过来的。”

  李莫哥听说他是长安人,面露喜色,道:“那咱们可要好好喝上一杯。”

  三人当即对坐饮酒,高有道从李莫哥口中,也终于知道具体情况。

  原来裴行俭事先并未告诉他们计划,上午各国猎手还以为跟着他打猎。

  等到了林子里,裴行俭才将真实目的告诉众人,说要领兵突袭康国叛军,帮助康国复国。

  愿意跟随他的人,便跟在唐军后面,不愿的人,就地返回。

  喜欢打猎的多是热血男儿,况且他们也厌恶大食人,参加狩猎的数千人,几乎都跟在三千唐军后面。

  裴行俭早已计划好一切,众猎人什么也不用管,只跟着唐军就行。

  李莫哥只知道自己跟着唐军奔行两个多时辰后,在一条河边遇到了康国叛军。

  唐军冲锋在前,猎人们紧随在后,康国叛军根本来不及反应,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战斗持续两个时辰便结束了,康国叛军全部溃散而逃。

  高有道与父子二人长谈之后,分手告别。

  李莫哥父子准备返回庭州。高有道任务在身,继续留在石国,探听最新动静。

  又过了几日,康国传来消息,裴行俭率领各国军队,已打下康国都城,帮助康国国王,夺回了国家。

  此战过后,大唐在西域的声望达到顶峰,裴行俭走在安国路上,都会有人主动给他送吃的。

  客店老板得知他是唐人后,也坚持不肯收他钱。

  高有道再三确认消息无误后,这才离开石国,朝长安返回。

第294章 册封太平公主

  十二月初,一场大雪落下,将整个关中地区染成了白色,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如此寒冬之下,长安城以西三十里的官道上,却是一片热闹,尽是由西向东而行的车队。

  因康国之事,西域各国今年派遣使节都比往年晚上一些,裴行俭大破叛军之后,众国才纷纷遣使前往长安。

  其中康国国王的使节派的最晚。

  这也无奈,他刚夺都城,复归王位,这才有能力派出一支使节团。

  康国叛军虽打了败仗,却提前将都城的财物,向西边另一座大城转移。

  康国国王为筹措这次贺礼,着实费了不少功夫,这才堪堪赶在十二月,抵达长安城境内。

  康国这次的使节还是史三郎的岳父,康那。

  康国都城被打下后,他跟着国王一起逃到安西都护府。

  因他去过长安,女婿又是唐人,康国国王逃难的这段日子,与安西都护府交涉之事,多倚仗于他。

  如今大唐帮助康国复国,康那也凭着与国王患难与共的经历,加官进爵,自家儿子还娶了康国公主。

  康那如今算得上因祸得福,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正坐在马车中,与一名唐人侃侃而谈。

  那唐人正是高有道。

  他原比康那早出发了半个月。

  只因记挂皇帝嘱托,在安西地区又仔细探访一番,耽误了时辰,这才在西州与康那的使节团遇到。

  高有道想进一步了解西域情况,亮明身份,与康那一路同行。

  一路之上,两人相谈甚欢,一个问西域情况,一个了解长安官场,愉快的交换着情报。

  从康那口中,高有道得知了大食国更西边的情况。

  大食国的哈里发,正率领西路军,与拜占庭帝国激战,并且占据优势,铁骑已攻入昆仑(非洲),兵势极为强盛。

  也因这个缘故,今年,又有大量的昆仑奴,被贩卖到西域。

  就连康国使节团中,也有三十多名昆仑奴,准备献给大唐皇帝。

  康那原本还想送一名昆仑奴给高有道,被后者谢绝。

  下午申时左右,商队过了西渭桥,因无法在城门关闭前,赶到长安,便在龙门镇宿下。

  次日清晨,高有道和康国使节团一起入城,在朱雀大街上分手。

  高有道离开长安数月,归家心切,脚步飞快的回到家中,敲门而入,快步行走在庭院时,忽见庭院内多了一个秋千。

  一个四五岁的小女童,正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

  女童粉雕玉琢,十分可爱,一边荡着,一边睁大了眼睛,望着高有道。

  高有道仿佛被石化一般,钉在原地。

  这一瞬间,他甚至产生一股错觉,自己离家并非几个月,而是有几年了,这女童则是他的女儿。

  理智很快将他从幻想中拉回现实。

  他朝女童走了过去,蹲在她跟前,笑道:“小丫头,你是谁?怎么在我家?”

  小女童也不怕他,眨了眨眼,清脆的说道:“阿娘说了,不能把名字告诉不认识的人。”

  高有道道:“你阿娘又是谁?”

  小女童天真的道:“阿娘就是阿娘啊。”

  高有道想了想,道:“你知道杜蓉是谁吗?”

  小女童点点小脑袋,道:“杜蓉是我姑姑的名字。”

  高有道听她称呼杜蓉为姑,暗松了一口气,还真怕她管杜蓉叫娘。

  便在这时,走廊处过来两名女子,一人正是杜蓉,另一人却是个陌生女子。

  小女童从秋千上跳了下来,快步奔了过去,抱住陌生的女子的腰。

  “阿娘阿娘!那里有个奇怪的叔叔。”

  那女子并不认识高有道,正要向杜蓉询问,却见杜蓉奔了过去,与高有道抱在一起。

  她立刻猜出高有道身份,拉着女儿走远了。

  高有道与杜蓉相拥良久,隐隐发觉妻子在颤抖,笑道:“好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杜蓉哽咽道:“我给你写了信,你也不回,我听人说,西行路上危险重重,我还以为你出事了呢。”

  高有道拍了拍她肩膀,道:“没事,一路顺利的很。对了,刚才那小女娃是谁?”

  杜蓉抬头看向他,微笑道:“她是我堂侄女,如何,是不是挺讨人喜欢?”

  高有道笑道:“确实讨人喜欢,以后你也帮我生个一样的。”

  杜蓉面色微红,啐了一口,道:“人家可不是普通的小女娃,以后说不定是当皇后的命呢。”

  高有道失声道:“你说什么?”

  杜蓉见他表情惊愕,噗嗤一笑,拉着他手,道:“你去安西这么久,长安城可发生了不少事,我来一件一件跟你细说。”

  拉着高有道进入寝屋,将长安城最近发生的大事都和丈夫说了。

  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皇后和贵妃都替皇帝生下龙种。

  尤其是武皇后,竟生下龙凤胎。

  “你是不知道,陛下得知皇后生下龙凤胎后,欢喜极了,当场册封那女胎为太平公主!开唐以来,这么快就册封公主的皇女,还是头一位呢!”

  高有道感慨道:“换谁得了龙凤胎,都会像陛下一样喜悦的。贵妃呢,生的皇子还是皇女?”

  高府与郑府的关系更亲密一些,所以高有道也更关心郑贵妃的情况。

  杜蓉笑道:“是个男胎,十一月末生下的,郑府为此开了三天流水宴,免费招待街坊邻居。”

  高有道暗暗点头。

  当今圣人皇子越多,国家就越是稳定,这是他乐于见到的。

  杜蓉笑道:“最后一件事,便是太子选妃了。”

  高有道愣道:“太子才七岁,现在就选妃,未免太早了吧?”

  杜蓉道:“这是皇后殿下主张的,她的意思是先定好太子妃,便能早点对太子妃进行家教,培养为太子的贤内助。”

首节 上一节 300/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