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94节

  李治见他喘着气进殿,见礼时满头大汗,笑道:“许卿不必多礼,伏胜,赐座。”

  待许敬宗落座后,朝他说道:“许卿,朕找你过来,是想问一下百济的情况。”

  许敬宗擦了擦汗,笑道:“百济啊,他们是朱蒙后人建立的国家,陛下想知道哪一段?”

  武媚娘道:“就说说百济如何成为马韩诸部的盟主。”

  许敬宗微微一笑,道:“那是魏晋时期,当时是汉已灭亡,分为三国,北方由魏国掌控,马韩盟主是目支国,又称为月支国。”

  金燕见这老者如此熟悉本国历史,如数家珍,不由瞥了他一眼,暗暗佩服。

  许敬宗接着道:“东汉末年,汉朝动乱,马韩诸部趁机来犯带方郡。带方太守弓遵,领兵击败了马韩人,却也身受重伤,战死沙场。”

  “马韩元气大伤,目支国不能服众,由伯济国取而代之,伯济国便是如今的百济国了。”

  金燕听完后,怔怔不语。

  根据她在书记上看到的历史,当时马韩诸部明明是与整个中原王朝战争,这才落败。

  怎么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中,就变成和中原一个郡的战争了呢?

  瞧这老者模样,也不像说谎的样子,她顿时陷入了怀疑。

  李治道:“金娘子,你继续说吧。”

  金燕下巴不再像之前抬的那么高了,低声道:“后来百济利用盟主身份,不断壮大,将部落联盟,统一为一个大的国家。”

  停顿了一下,接着道:“书记记载,百济又与中原王朝发生交战,两代君王都死于此战。王室的统治不稳,便开始与真氏联姻,每一代扶余王,都会娶真氏为妻。”

  说完之后,目光看向了许敬宗。

  许敬宗接口道:“这应该是五胡侵略时期,百济人也想趁机占便宜,攻打晋朝乐浪郡,却被太守击退。”

  金燕听到此话,不吭声了。

  武媚娘眼中多了丝笑意,道:“金娘子,你继续说啊。”

  许敬宗也眨了眨眼睛,似乎在催促她快说,自己也好继续补充。

  金燕低声道:“贵国既然有人知道百济情况,陛下和皇后殿下,又何必还来问我?”

  李治正色道:“你是站在百济人立场上说,许卿站在中原王朝立场解读,你二人相互印证,才能还原真实历史。”

  金燕看了他一眼,道:“后来高句丽强大后,百济经常打败仗,地位摇摆,只能扶持更多的贵族,帮助他们维持统治。”

  李治道:“这些贵族都是扶余人吗?”

  金燕道:“当然了,百济有三个阶层,顶层是扶余王族,第二层是扶余贵族,只有最底层是马韩百姓,有马韩血统之人,是无法做官的。”

  李治皱眉道:“百济国的马韩人,数量应该更多吧?”

  金燕道:“是的,国家中九成以上都是马韩人。”

  “那马韩人为何不反抗扶余人呢?”

  金燕道:“新罗曾暗中支持过马韩人,想要推翻扶余人统治,后来在高句丽帮助下,平定了叛乱。”

  李治听完后,也不由暗暗称奇。

  百济国就像是高句丽和新罗的结合体,与双方都有关系,一方想对付他们,另一方就可能帮忙。

  这才形成了奇特的三国关系。

  李治道:“那朕问你,如果百济被我大唐消灭后,百济人更倾向于归附我大唐、新罗,还是归附高句丽?”

  金燕毫不犹豫的道:“当然是新罗了,你们若消灭百济,打击的是扶余人,底层的马韩人只会投向新罗。”

  武媚娘忽然道:“马韩人的语言,是否和新罗人一样?”

  金燕点头道:“正是,这也是马韩人愿意接受新罗统治的原因。”

  李治听她说明百济情况后,暗暗点头。

  难怪苏定方消灭百济后,百济都被新罗夺了过去。

  他们有民众基础,大唐军力再强,也争不过民心。

  李治瞥了许敬宗一眼,道:“许公,你觉得我大唐打下百济后,能保得住百济吗?”

  许敬宗正要答话,忽见武皇后朝他打了个眼色,心中一凛,赶忙道:“回陛下,老臣以为很难保住。”

  李治道:“既是如此,你还支持李卿攻打高句丽的计划吗?”

  许敬宗赶忙道:“是臣先前考虑不周,如此来看,攻打高句丽之事,需从长计议。”

  李治点了点头,挥手命许敬宗和金燕都退下了。

第289章 武皇后的保险

  许敬宗回到礼部之后,根本坐不住,在办公房来回踱步。

  刚才武皇后朝他打的眼色,还有皇帝的态度,都让他敏锐意识到,自己重新获得圣眷的机会,就在眼前。

  皇帝不会平白无故喊他过去,尤其是听一名女子讲述百济的事情,

  用意很明显,皇帝是想告诉他,大唐打下百济后,只会引起新罗觊觎。

  眼下并非攻打高句丽的良机。

  再考虑到上午常朝时,皇帝没有表态,情况再明显不过,皇帝不想攻打高句丽。

  然而这次支持攻打高句丽的大臣太多了,又是李勣牵头,皇帝也不好直接反对。

  所以才让他过去,用百济女刚才那番话,暗示他出面阻止此事。

  只要能获得皇帝青睐,纵然与满朝文武作对,许敬宗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问题是就算他一人反对,也起不到太大作用,无法替皇帝分忧。

  为今之计,只有由他出面组织,联络那些反对此事的大臣。

  再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那些保持中立的大臣,才有可能阻止李勣等人。

  这同样是个机会。

  如果他这个带头人,能阻止李勣这个带头人,他在朝中的威望必然大涨。

  虽然此事要得罪不少人,但以他这个年龄,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他必须奋力出击!

  许敬宗心中有了决断,然而该去联系谁,也是一个问题。

  张文瓘那种,官职太低,起不了太大作用。

  李敬玄刚才没发话,劝说一下,应该能够说动。

  李义府是个没有立场之人,一切唯皇帝马首是瞻,只要他透露皇帝的意思,李义府肯定也会同意。

  两人虽已破脸,不过在大事上,许敬宗能够拎的清轻重,私人恩怨可以放在一边。

  仅凭这两人的话,分量还远远不够。

  突然间,许敬宗想了起来。

  刚才在朝会最后,帮皇帝解围之人,是兵部尚书萧嗣业,此人应该也能拉拢。

  萧嗣业如今算得上世家派系的代表人物,若能拉拢到他,便能拉拢很大一股力量。

  许敬宗当即离开屋子,迈步朝兵部而去。

  来到萧嗣业的办公房,许敬宗先客套了几句,随即用刚才朝会的事,试探萧嗣业对攻打高句丽的态度。

  萧嗣业已瞧出他的用意,顾左右而言他,并不表明意见。

  许敬宗无奈,只好抛出一点筹码,将刚才面圣的情况,挑出一部分说了。

  萧嗣业听完后,眼中亮光轻闪,道:“如此来看,李公攻打高句丽的法子,也并不完善。”

  许敬宗见他终于表态,微笑道:“李公曾攻打过高句丽,若是圣人同意出兵,很可能选他挂帅。”

  这话便是在说,李勣攻打高句丽,其实是夹带私心。

  萧嗣业感叹道:“李公的心情,我也能体谅几分,只不过,国事为大,怎能意气用事呢?”

  两人不断用话语试探,慢慢都探明对方态度,知道对方是志同道合之士。

  许敬宗一笑,道:“待会下衙之后,我请萧老弟去我府上,咱们痛饮一杯如何?”

  这次要对付的官员太多,兵部说话并不方便,许敬宗是想邀请萧嗣业去他家中详谈。

  萧嗣业微微一笑,道:“兵部最近的公务比较清闲,在下手头上的事,也都做完了。”

  他这是迫不及待了。

  许敬宗笑道:“礼部原本就是清闲衙门,不如你我立刻下衙,去我府上畅饮一杯?”

  萧嗣业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两人边走边谈,一起离开皇宫,坐马车朝许府返回。

  许敬宗以前与萧嗣业接触不多,只当他是个武将。

  此时突然发现,此人极为健谈,文韬武略,都有不凡的见识,实是一个精干的人物。

  来到许府,走在庭院时,萧嗣业忽然注意到,有个人影从远处一闪而过。

  他视力极佳,虽未看清对方模样,却从身形中认出,那人似乎是许敬宗的儿子许昂。

  “萧老弟,怎么了?”许敬宗见他忽然停步,回头问道。

  萧嗣业虽瞧出古怪,心中却想,这是人家家事,自己何必多嘴,疏不间亲,提醒许敬宗,未必会落得好。

  “没什么,只是觉得那座影壁上的花纹,有点意思。”萧嗣业微笑道。

  许敬宗朗声一笑,道:“请。”引着他来到正厅,吩咐一名仆人,让虞氏亲自煮茶,端到正厅。

  虞氏虽是继室,如今也是许府女主人,许敬宗让她煮茶,足见对萧嗣业的看重。

  两人等了好半晌,虞氏才匆匆而来,让许敬宗颇为不满。

  若不是外人在场,就要立即训斥一顿了。

  萧嗣业起身,恭恭敬敬的向虞氏见了礼,虞氏正要退下时,许敬宗忽然问道:“夫人,你脸怎么这么红?”

  虞氏摸了摸脸颊,道:“兴许是刚才晒了太阳,给晒红了。”

  许敬宗点点头,这才挥手让她退下。

首节 上一节 294/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