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90节

  这也正合他心意,平日并不与三人来往,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屋中,翻看唐朝各种典籍。

  长孙无忌和长孙诠二人来他院中拜访时,他便正在屋子里看书。

  这是长孙诠第一次看到禄东赞。

  瞧见此人的瞬间,他便有几分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

  此人确实与众不同,身为被软禁的囚徒,脸上却看不到颓丧之气,目光深邃,眼中闪动着智慧的光芒。

  他屋中虽没有茶水,却依然烧了热水,招待二人,又在水中加了一些叶子。

  他解释说,这是吐蕃一种名为“昆草”的植物,此草泡水,有凝神静气之效。

  长孙无忌喝了一口,品了品味道,微笑道:“味淳而甘,倒有几分蜀茶的意思。”

  禄东赞微微一笑,目光在两人身上缓缓移动。

  “长孙国舅,这位是令郎吗?”他用一口流利的唐语问道。

  长孙无忌笑道:“这是我堂弟。”

  禄东赞看了长孙诠一眼,微笑道:“原来是担任万年令的长孙驸马,果然是青年俊杰。”

  长孙诠见他姿态娴雅,彬彬有礼,与他所见过的胡人全然不同,心中对他也多了些好印象。

  “禄大相之名,在下也久闻了。”

  禄东赞笑道:“两位来找我这个南冠楚囚,莫非吐蕃情况有变?”

  长孙无忌似笑非笑的道:“禄兄,你是希望吐蕃有变呢,还是不希望吐蕃有变呢?”

  禄东赞叹了口气,道:“当然是不希望了,若是有变,只能是一种结果。”

  长孙诠问:“什么?”

  禄东赞道:“自然是待在天竺的吐蕃余部反攻吐蕃,兵败而溃了。”

  长孙无忌笑道:“禄兄多虑了,你二儿子钦陵如今统领军队,他的才能连陛下都称赞,不会做出不智之事。”

  禄东赞微笑道:“既然不是此事,那两位又为何而来呢?”

  长孙无忌毫不隐瞒,将契丹叛唐的整个经过说了。

  禄东赞听完后,奇道:“这是你大唐之事,何以告诉我?”

  长孙无忌正色道:“贵国在吸收异族之上,手段高明,令人佩服,故而特来请教。”

  禄东赞凝视着长孙无忌,见他并非出言讥讽,沉思了一会,道:“我们吐蕃的方法,大唐可能不适用。”

  长孙无忌笑道:“无妨,还请言之,让我这个堂弟也开开眼界。”

  禄东赞笑了笑,道:“鄙国的法子多是借鉴中原,颇为浅陋,本不敢班门弄斧,但也不敢让二位白跑一套,在下且说之,二位可做参照。”

  长孙无忌伸手道:“请。”

  一个时辰后,长孙无忌二人一起离开了胡王街,坐着马车,行在漆黑的长安大街上。

  长孙诠脑海中依然回想着禄东赞刚才的话。

  吐蕃对付那些归附的国家,一般只需要三个步骤,就能让对方臣服,且再也难以反抗。

  第一个步骤最简单,将对方的青壮男丁抽调出来,打散编入己方军队中。

  象雄便是因这个原因,导致实力大减,根本无法反抗吐蕃。

  第二点,则是让一部分对方贵族,进入逻些城,授予官职。

  任何族群都是由上层阶级领导下层阶级,只要让对方的贵族进入新的权利体系,他们才有归属感。

  贵族融入后,下层的百姓也会轻易融入,苏毗就是这样被吐蕃征服。

  最后一点则是推行宗教。

  吐蕃其实也是个宗教国家,虽不如大食国那般以宗教为核心,但宗教同样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吐蕃原本的宗教是苯教,后来在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尼泊尔)嫁给松赞干布后,佛教在吐蕃发展壮大。

  吐蕃人都信仰宗教,无论佛教还是苯教,赞普都是宗教领袖,只要对方信教,自然就会对吐蕃产生归附感。

  通过这三点,吐蕃才能迅速融合各个部落,统一力量,短期间内,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然而在长孙诠看来,这三个法子都并不适合大唐。

  唐朝是府兵制,士兵都是耕田的百姓,游牧民族很难成为大唐的兵员,唐朝庙堂也并不信任外族士兵。

  第二点就更不提了。

  唐人视四周部落为蛮夷,让一两个胡人首领进入长安,册封官职,勉强说的过去。

  可若是让大量契丹贵族进入庙堂,长孙诠自己都要反对。

  皇帝最近似乎越来越不喜欢宗教,这第三点只怕也难以通过。

  长孙诠想到此处,朝长孙无忌道:“大兄,禄东赞的这三点意见,只怕都不适合我们用。”

  长孙无忌缓缓道:“你若是想直接照用的话,自然不适合。”

  长孙诠心中一动:“您的意思是,加以改良?”

  长孙无忌淡淡道:“四郎,你要记住,一个人的学识高低,取决于他的眼界高低。我带你见禄东赞,只是为了拓宽你的眼界。”

  长孙诠露出思索之色。

  他已能感觉出来,长孙无忌虽然打算帮他,却不会直接相助,而是用提点的方法,让他自行领悟。

  禄东赞的法子虽然不符合大唐国情,但其能够有效施行,背后定有其根源。

  只要能抓住其根源核心,那就能修改成适合大唐的法子。

  车厢内很快陷入安静,晚风呼呼,车帘随风摆动,风中似乎已有一丝凉意。

  夏日悄然而过,秋天快要来临。

  半个时辰后,马车到了长孙府后,长孙无忌下了马车,径直回府。

  长孙诠则继续坐着马车朝家中返回。

  回到公主府,刚过庭院,新城公主就快步迎了过来,眼中带着几分关切之色。

  “驸马,他带你去哪了?”

  长孙诠感叹道:“见了一个聪明的胡人。”

  新城公主眼珠子眨了眨,道:“那可真是巧了,另有个胡人正在偏厅等你,说想要见你。”

  长孙诠奇道:“是谁?”

  新城公主道:“那人自称安烈,你可认识吗?”

  长孙诠摇了摇头。

  “那我让人轰他出去。”

  “等会,他有没有说见我所为何事?”

  新城公主柳眉一弯,道:“好像说是为了郑氏的案子。”

  长孙诠心中一惊。

  郑氏的案子不都已经了结了吗?

  这案子因为涉及到外国细作,最终由内领府接收。

  不过郑家父子三人,也没能逃脱惩罚,贬官降级,案子也算圆满结束,怎么还有人来问此案?

  难道是张木匠遭到郑氏报复?

  长孙诠心中一凛,道:“我去瞧瞧。”

  快步来到偏厅,只见厅中坐着一名大胡子男子,魁梧的身材,棕色的胡子,满脸风霜,一看就是个走南闯北的胡商。

  “你是?”长孙诠皱眉道。

  胡人拱了拱手,沉声道:“长孙驸马,鄙人安烈,金燕是我的妻子。”

  长孙诠猛地一惊,道:“我想起来了,金燕夫郎确实是叫安烈,你来找我作甚?”

  安烈道:“希望您能带我去见金燕。”

  长孙诠摇头道:“你妻子是外国细作,你最好忘了她吧。”

  安烈沉声道:“我知道。”

  “那你还要找她?”

  安烈深褐色的眸子凝视着长孙诠,道:“长孙驸马,只要你能让我见她一面,我有把握,劝她归附大唐,帮朝廷对付百济。”

  长孙诠摇头道:“你太天真了,像她那样的女人,不可能对你动真感情。”

  “我也知道。”安烈回答,他从始至终,都表现的格外冷静。

  长孙诠倒是有几分好奇了,道:“那你凭什么认为能劝说她归唐?”

  安烈缓缓道:“她虽然一直在骗我,但给我留了一封信,将她的情况跟我说了。”

  “那又如何?你怎知她没有再骗你?”

  安烈道:“她母亲死了。”

  “你说什么?”长孙诠一愣。

  安烈道:“她告诉我说,她的母亲是百济王同父异母的妹妹,玉雅公主,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玉雅公主被百济王给杀了。”

  长孙诠心中一惊,沉默了一会,道:“还是那个问题,你怎知她这次没有骗你?”

  安烈凄然一笑,道:“这种信息,她就算骗了我,又有什么好处?”

  这是长孙诠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悲哀之色,这一瞬间,他便可以瞧出来,安烈对金燕有很深的感情。

  安烈接着道:“您带我去见她,如果我失败了,您不过耽误一点时间和人脉,若是我成功了,您就立了大功,不是吗?”

  长孙诠笑道:“你的口才不错。”

  安烈道:“我能否将您的赞扬,当做是您已经同意了?”

  长孙诠道:“明日我再带你去吧,天色已晚,你在公主府歇息一夜。”

  安烈低下了头,声音沙哑的道:“驸马,您应该也知道内领卫是什么地方,在那种地方,一个晚上可并不好熬,她若是因此死了或精神崩溃,您的功劳就没有了。”

首节 上一节 290/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