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63节
萧嗣业离开后,李治目光扫过群臣。
“诸卿可还有事要禀奏?”
群臣都没有做声。
李治起身道:“那就散朝吧。”从侧门离开了正殿。
返回寝殿的路上,李治朝王伏胜问道:“李卿今日又未上朝,不会又病了吧?”
王伏胜笑道:“陛下,您也知道,英国公最近协助您处理了吐蕃的事,估计没个十天半月,不会来上朝。”
李治听到此话后,也有些无可奈何。
李勣确实是这样的性子,每次帮他处理完某件大事后,就会隐遁一段日子。
李治其实也能理解他为何如此。
李勣挂的职位很多,其中左卫大将军是武职第一,尚书左仆射则是宰相。
他相当于同时兼任军政大权,比当初的长孙无忌还要显赫。
长孙无忌刚被收拾,他可能担心自己权势过盛,引起皇帝猜忌,所以经常游离于朝堂之外,就是为了让李治放心。
王伏胜忽然笑道:“臣倒是听人说,英国公非常尊崇道家的一个学说。”
李治迈步跨过寝殿门槛,在榻上坐下,端起杯茶喝了一口,问道:“什么学说?”
王伏胜笑道:“英国公曾与人论道,提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富贵需止的观点,他还经常用这些话告诫家人。”
李治听完后,感叹道:“他能这样想,殊为难得。纵观史书,多少英杰权极一时,最后却难以善终。”
李勣和长孙无忌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臣代表。
两人的结果也因此不同。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来到殿内,朝李治拜礼道:“陛下,兵部萧尚书求见。”
李治皱眉道:“他怎么又来了,让他直接来寝殿吧。”
不一会,萧嗣业来到寝殿,还微微喘着气,看来刚才是一路跑过来的。
李放下茶杯,问道:“萧卿,又出什么事了吗?”
萧嗣业取出一份奏章,双手捧着,递给李治,道:“陛下,安西都护府的急奏,康居国出事了。”
李治接过一看,看完之后,眼中目光闪动了一阵,沉声道:“伏胜,立刻请英国公入宫一趟。”
王伏胜应诺道:“是。”
……
李勣负手走在长孙府的后堂庭院,只见地面尽是落叶,无人打扫,显得荒凉萧瑟。
游目四顾,偌大一个长孙府,却看不到几个人影,连给他领路的家丁,也由门卫担任。
李勣瞧见此情此景,暗哼一声。
他知道长孙无忌并不缺钱,养几百名家丁轻而易举,他如此行为,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好表达自己的不满。
不一会,他被带到了书房外面,敲门进去了。
抬头一看,只见长孙无忌穿着一身暗青色的长袍,一副寒酸文士的打扮。
李勣也不和他搭话,径直走到椅子上坐下,翘起二郎腿,朝门子吩咐道:“上茶。”
长孙无忌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倒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客人,竟比主人还像主人。”
李勣淡淡道:“反正你这个主人也不打算好好招待客人,我只能自己主动一些了。”
长孙无忌道:“你怎知我不打算好好招客?”
“一个正在闹脾气的人,难道还会好好招待客人吗?”
“闹脾气?你说谁?”
“你!”
长孙无忌放下手中的笔,哑然失笑。
“看来李兄对我颇有误会。”
李勣道:“难道不是?陛下又没有抄你的家,你名下产业只怕比老夫还多,却故意把府中下人遣散,摆出一副可怜的模样,不是在闹脾气吗?”
这时,门子端着茶盏,走进书房,给李勣和长孙无忌都倒了一杯茶,又悄然出去。
长孙无忌也不生气,端起茶杯,微笑道:“我为何要闹脾气?”
李勣道:“当然是表达不满了。你觉得自己比谁都聪明,识破了禄东赞的计谋,立下首功!结果陛下却只字不提,没有任何奖赏,所以你觉得不满。”
长孙无忌摇头道:“你错了。”
“哦?”
“你以为我在为陛下没有封赏而闹脾气,却不知,我很庆幸陛下没有封赏我。”
“庆幸?”
长孙无忌缓缓道:“不错,我虽被陛下召回长安,并不代表我那些敌人,都打算放过我了。”
“最近因吐蕃的事,他们知道陛下在用我,暂且没有对我动手,然而等事情结束,陛下不再需要我,他们绝不会放过我。”
李勣翻了翻白眼:“你这是活该,谁让你以前干那么多遭人恨的事?”
长孙无忌也不跟他争执,缓缓道:“明眼人都知道,吐蕃之事,我立了头功,陛下却并不赏我,这会让他们心情舒畅,对我的怨恨也会减少几分。”
“你倒会想。”李勣哂笑道:“也就是说,你故意让府邸显得萧条破败,也是为了让他们心情舒畅?”
长孙无忌默认。
李勣笑了笑,道:“我这次来找你,其实是有别的事。”
长孙无忌没有吭声,只用手指了指大门。
李勣愣道:“干嘛?”
长孙无忌走到桌案后,拿起笔,头也不抬的道:“你不会连送客的手势都看不懂吧?”
李勣道:“我还没说是什么事,你就要送客?”
长孙无忌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为何而来?”
李勣微微一笑,道:“那你说说看?”
长孙无忌道:“你希望我说服禄东赞,让他归附大唐,如此一来,吐蕃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李勣笑道:“你既然知道说服他的重要性,为何不肯试一试?”
长孙无忌叹道:“因为我对他也很了解,无论我如何劝说,他都不会同意。”
“没有任何办法?”
长孙无忌抬起头,直视着他。
“你李勣如果被他国活捉,对方劝你背叛大唐,你会同意吗?”
李勣不做声了,他绝不可能背叛大唐,哪怕大唐已经覆灭。
那么也不可能劝动禄东赞。
“罢了,这件事不提,不过你刚才猜错了,我并非为了此事而来。”
长孙无忌奇道:“那你来找我做什么?”
李勣笑道:“我是奉陛下之命,和你说一件事。”
长孙无忌目光一闪:“何事?”
李勣面色严肃了一些,道:“就在刚才,安西都护府传来一个消息。”
长孙无忌道:“什么消息?”
李勣道:“西域一个国家发生内乱!”
“哪个国家?”
“康居国。康国一名都督,突然起兵反抗国王,他手下的军队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不到,就攻下了康国王都。”
长孙无忌目光闪动:“一个月不到?”
李勣表情凝重。
“是的,根据安西都护府的消息,叛军装备精良,战力强大,队伍里还有一部分雇佣兵,战斗经验极为丰富,康国军队根本无法抵抗。”
长孙无忌缓缓道:“背后一定是大食人在支持。”
李勣点头道:“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们并未直接出兵,也不算违反契约,我们也不好指责他们。”
长孙无忌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皇帝让李勣把此事告诉他,说明此事很可能与吐蕃有关,故而皇帝才来征求他的意见。
想到此处,他问道:“鸿胪寺与大食人谈判情况如何了?”
“只要他们退兵,陛下就准许他们攻打天竺,大唐并不插手。”
“他们可同意?”
“没有,只说向本国请示。”
“大食距离如此之远,请示结果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勣道:“所以陛下也不等了,给他们最后通牒,一个月时间内,让他们退兵,否则就兵戎相见。”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道:“大食人故意在西域闹事,就是想向我们施压,让我们等候他们的请示结果!”
李勣微微一笑,道:“我和陛下也是这么想的。”
“康国眼下情况如何?”
“国王兵败如山倒,逃离到相邻的石国,随后又去了安西都护府,请求我大唐帮他复国。”
长孙无忌捏着下巴,道:“苏定方的安西军精锐,还在吐蕃境内,眼下我们在西域兵力不足。”
大唐在安西只留了三万多人马,其中最精锐的一万士兵,被苏定方带到了吐蕃。
李勣点点头,表示同意。
长孙无忌侧头看向他,道:“陛下怎么说的?”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