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62节

  乌质勒吃了一惊,道:“副总督,现在动手的话,只会增加大唐的警惕啊!”

  伊本冷冷道:“他们不让咱们传教,已经对我们起警惕了。眼下不是示弱的时候,就让唐人瞧瞧我们大食人的手段!”

  乌质勒迟疑片刻,最终没有再出声反对。

  ……

  天竺,弥陀寺。

  一名天竺和尚快步行在后寺走廊,很快来到一间禅房外,推门而入。

  禅房中有一座佛像,佛像前静静坐着一名和尚。

  “王上使,国王的军队已经朝着寺庙过来了,您快逃走吧!”

  屋中静坐之人正是王玄策,他长叹一口气,道:“贵国国王变节的也太快了吧。”

  天竺和尚苦着脸道:“天竺风俗一向如此,他们会将胜利者,当做神明的使者。”

  王玄策当初用三寸不烂之舌,鼓动了南方的四个天竺国家,率领军队攻打吐蕃。

  趁着吐蕃回援,王玄策率领联军,攻陷了很多北天竺国家。

  那些国家城门刚被攻破,毫不迟疑,立刻投降,加入了联军。

  王玄策的兵势越来越强,也让他产生一种局势在他掌控的错觉。

  然而攻打女曲城时,天竺联军被钦陵率领的吐蕃军击败。

  那些投靠王玄策的天竺国家,没有半点征兆,转眼又投靠了吐蕃,还立刻派人来捉拿王玄策。

  面对如此善变的天竺军队,王玄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当初他攻破茶镈和罗城时,天竺五百多座城池投降,这并不是他多么有军事才能,而是天竺人的传统。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清醒,想利用天竺军队对抗吐蕃,是一件愚蠢的事。

  王玄策盘腿坐在地上,沉声道:“我不能替陛下完成使命,已没脸回长安了。你自己逃吧,不必管我。”

  天竺僧没有多劝,只说了句:“您自己保重。”转身飞快离去。

  王玄策从蒲团下取出一柄戒刀,刚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随即“砰”的一声,大门被人踹开。

  王玄策还以为是天竺兵来了,准备临死前拼杀几人。

  不料进入屋中的几名男子,赫然都是唐人的模样。

  “你们是?”他吃惊道。

  领头的男子问:“您可是王玄策将军?”

  王玄策道:“是我。”

  “能让我们瞧瞧您的鱼符和节杖吗?”

  王玄策取出鱼符,递了过去。

  “鱼符在此,节杖在逃亡过程中已经遗失。”

  领头男子仔细检查了鱼符,随后将鱼符还给了他。

  “王副都护,鄙人内领卫旅帅高萍,奉薛都护之命,接您前往昆藏都护府!”

  王玄策更加吃惊:“副都护?昆藏都护府?”

  高萍道:“昆藏都护府就是吐蕃,陛下已经下旨,封您为昆藏都护府副都护!”

  王玄策怔怔道:“可我并未帮助陛下收复天竺啊!”

  高萍道:“那卑职就不清楚了。陛下的旨意是,让您不用再待在天竺了,即刻返回昆藏都护府,帮助薛将军,稳定昆藏!”

  王玄策又是惊喜,又是惭愧,不过眼下也没时间多感叹,当即道:“天竺兵马上要来了,我们从后门离开!”

  大唐西南方向的战火还没有完全熄灭,东北方向,一场新的动乱已经在悄然酝酿。

  这场动乱,其实在十年之前,已经埋下了种子。

  只不过一直隐藏在土下,无人知晓罢了。

  契丹当年投靠大唐时,只因受到大唐和高句丽夹攻,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这才蛰伏在大唐羽翼之下,暗中恢复元气。

  漠北一场战争,导致铁勒人大规模西迁。

  其他草原部落,都觊觎着漠北富饶的水草,纷纷伪装成铁勒部落,在漠北悄然壮大。

  然而今年年初,燕然都护府派人抽查各部落,由燕然副都护婆闰亲自负责。

  婆闰这个副都护,因为回纥的背叛,一度成为摆设,并无实权。

  他也没有多抗议,老老实实待在长安,风花酒月,不再管漠北的事。

  年初朝会时,周智度因铁勒部落增加的事,被皇帝训斥一顿,便琢磨着怎么调查此事。

  他思来想去,凭他自己很难做好此事,于是亲自去婆闰府邸,请他出山。

  婆闰没有推脱,当即和周智度一起回到漠北。

  由他这个原回纥首领检查,一双火眼金睛下,那些假冒的铁勒部落都现出原型,被驱逐出漠北。

  大唐刚灭了强大的吐蕃,这种情况下,敢正面反抗大唐的部落不多。

  这些被驱逐的部落中,东突厥人和契丹人最多。

  东突厥的酋长,几年前刚被高侃抓到长安,故而东突厥人不敢反抗。

  契丹人就不同了,他们从未忠心过大唐。

  那些被驱赶回来的部落,在返回的路上,很多牛羊都饿死了,还有一部分被突厥人打劫了。

  这彻底激起了契丹人的愤怒。

  契丹一共有八大部落,其中首领李窟哥所在的大贺氏最为强大。

  李窟哥自从跟薛仁贵一起狩猎后,整个人就像一杆生锈的铁枪,再无往日风采。

  他得知薛仁贵消灭吐蕃后,更不愿在这时叛唐,把薛仁贵这尊杀神引来。

  然而其他七大部落的人,已达成一致,逼迫他叛唐。

  他无可奈何,只能提出一个条件。

  李窟哥认为,要对付大唐,仅凭契丹是不行的,需联合高句丽、靺鞨、室韦、东突厥,才有可能成功。

  于是李窟哥与其他酋长商议后,暗中发出请柬,邀请各部落一起抗唐,攻打营州。

  只可惜,除高句丽同意联手之外,其他部落全部拒绝。

  大贺氏营帐内,李窟哥召集其他七位酋长,准备重新商议此事。

  “诸位,你们也看到了,不是我不愿抗唐,而是其他部落都不愿联手,仅凭契丹,如何是唐人对手?”

  坐在李窟哥右手一名酋长大声道:“还未开打,就灭自己威风,勇士们哪还有斗志?”

  此人名叫遥辇突,是契丹第二大部落,遥辇氏的首领。

  李窟哥摇头道:“我只是据实而言,我身为大酋长,需要替所有部落子民考虑!”

  遥辇突厉声道:“大贺窟哥,你不过是在替自己考虑,对你来说,保住你松漠都督头衔,才是最为重要吧?”

  李窟哥冷冷道:“遥辇突,你若是不服我,可以向我挑战,你有这个勇气吗?”

  遥辇突脸色阴沉,没有吭声,他的箭术不如李窟哥。

  李窟哥环视一圈,冷哼道:“如果还有人质疑我的决定,可以向我挑战!”

  众酋长看了遥辇突一眼,见他不说话,便都保持了沉默。

  李窟哥道:“那就都回去,等真正的时机成熟,我自会带领你们脱离大唐,建立一个契丹人的国家!”

  众酋长相互对视一眼,全都离开了营帐。

  数日之后,李窟哥狩猎之时,被一支冷箭射杀。

  消息传到长安城时,已到了五月时节。

第261章 两大权臣

  这是五月第一个常朝,李治坐在龙案之后,听着萧嗣业述说契丹的变故,一言不发。

  群臣听完后,相互间窃窃私语。

  尉迟恭最先开口:“射杀李窟哥的是什么人,可抓到了吗?”

  萧嗣业道:“抓到了,根据松漠都督府的消息,是一个契丹小酋长的首领,他妻子被李窟哥霸占,怀恨在心,故而将他射死。”

  李义府笑道:“这些胡人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不足为奇。只是李窟哥被杀,又得重新挑选一名新都督了。”

  许敬宗问道:“契丹人可自己推举了都督?”

  萧嗣业道:“倒是推举了一个,名为大贺阿卜固,契丹人希望朝廷准许由他继任都督。”

  上官仪沉声道:“羁縻政策已变,不是他们想推举就可以的,需让此人来长安,接受兵部和吏部考核。”

  萧嗣业道:“营州刘都督已经在跟他们交涉此事了。”

  李治忽然道:“让刘仁轨做好战争准备,防止契丹叛变!”

  群臣听到此话,都吃了一惊。

  萧嗣业道:“陛下,契丹一向安顺守己,李窟哥的死也属于他自己的问题,何以会突然叛变?”

  李治目视着他,道:“李窟哥怎么死的,不过契丹人一面之词,你身为兵部尚书,怎能轻易相信?”

  萧嗣业拱手道:“臣疏忽。”

  其实并非他相信契丹人,而是这么多年来,契丹一直老实安分,并无任何背叛迹象。

  李窟哥这位首领也一直亲自来长安朝拜,故而他才没有多想。

  程知节忽然道:“陛下说的极是,李窟哥箭术极佳,这样的人绝不会轻易被人射死,此事殊为可疑!”

  萧嗣业心中一凛,拱手道:“陛下,情况紧急,臣这就派人向营州都督府传达您的旨意!”

  李治挥手道:“去吧。”

首节 上一节 262/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