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47节

  “你是真不懂,还是在装傻?”张多海抬了抬下巴。

  “请张少监指教。”李义元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

  张多海哼了一声,道:“长孙无忌曾用女主武王攻击皇后,虽是子虚乌有,但传扬开来,毕竟对殿下声誉有损。所以皇后殿下不希望此事再被提起。”

  李义元心中涌出一股愤怒,道:“就为了皇后的名誉,我父亲就得继续蒙受不白之冤吗?”

  张多海喝道:“放肆!李义元,你活得不耐烦了吗?”

  李义元凄然一笑,道:“张少监,我李氏一族如今连生计都艰难,皆是拜冤案所赐,若是不能平反,情愿一死!”闭上双眼。

  张多海见他一副生死看淡的表情,恨得牙痒痒的。

  然而皇后又交代过,不能用特殊法子料理他。

  他深吸几口气,道:“李义元,只要你不告状,无论你开什么条件,都好说。”

  李义元决然道:“若不能替父昭雪,李某枉为人子,张少监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吧。”

  “我把你个……”

  张多海差点骂出声来,总算把后面几个字吞了回去,哼道:“平反未必能成功,不平反我能保你全家无忧,你自己好好思量思量吧。”

  甩了甩衣袖,大步离开了屋子。

第247章 是她不肯放过我们

  上弦月依然悬挂在空中,夜色渐浓,天色越来越暗了。

  原长秋台密署中,只听“啪啪啪”的声音不断响起。

  这并非烛火的声音,而是筷箸击打在瓷盘上的声音。

  八样丰盛精致的佳肴摆在桌子上:炙羊舌、烤熊掌、蒸羊头、葱醋鸡、锦装鳖、乳酿鱼、分装蒸腊、兔肉羹。

  全都是荤菜,用食的只有张多海一人,只见筷箸翻飞,八只菜盘中的菜都在慢慢减少。

  张多海每次出宫办事,都会趁机满足一下自己的五脏庙。

  平日他一般只吃四个菜,只有特别生气时,才会多吃。

  他现在就非常生气,只能通过食物来发泄。

  足足吃了一个多时辰,他圆滚滚的肚皮才终于装不进去了,只好停了下来,靠在椅子上。

  他一停止进食,立刻有一群人过来伺候他。

  一名女子给他捏肩膀,一名女子给擦嘴巴,还有两名女子替他捶腿。

  张荃端着茶过来。

  张多海喝了口,漱了漱口,吐回茶杯,再接过另一杯茶,缓缓喝了一口,然后长吐一口气。

  张荃见他心情转好了一些,问道:“义父,到底出什么事了,惹得您发这么大的脾气。”

  张多海挥了挥手,除张荃之外,其他人都退下了。

  “阿荃,你知道李君羡吗?”

  张荃笑道:“前年因为先帝旨意的事,闹的沸沸扬扬,孩儿怎么能不知呢?”

  张多海哼了一声,道:“李君羡的儿子来长安了,想要告御状。”

  张荃心中一惊,他向来机灵,当然明白皇后殿下并不希望再有人提“女主武王”这种谣言。

  倘若李君羡的案子又翻出来,定会让皇后不悦。

  “那孩儿去劝劝他,让他乖乖离开长安。”

  张多海冷哼道:“他若是肯听劝,我也不用这般辛苦了。”

  张荃眼中冷光一闪。

  “那就让他消失,孩儿去办,一定神不知鬼不觉。”

  张多海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殿下如今是皇后,母仪天下,别老想着用以前那些手段,给我动动脑子!”

  张荃并不知道自己是受到迁怒,还真动起了脑子,想了一会,说道:“义父,那不如把此事交给长孙无忌去办吧。”

  “长孙无忌?”张多海一愣。

  张荃笑道:“正是,您想,长孙无忌当初就是因为先帝遗旨的事,触怒陛下,被软禁昭陵,他应该也不希望此事再被翻出来。”

  张多海摸了摸圆溜溜的下巴,道:“好像有点道理。”

  “再说了,到时若是出了差错,也是他的责任,陛下要是又把他关回昭陵,皇后殿下肯定也会满意。”

  张多海听完后,笑吟吟的道:“不错,还是你脑子灵光,就这么办!”

  正月初三,又到了禁苑狩猎的日子,上午皇帝在飞龙院挑选大唐的参赛将领。

  长孙诠其实也精于骑射,若非有徭役之事,他定要去竞选一番。

  不过既然有正事在身,他整个上午都在书房琢磨着长孙无忌提出的构想,等到了下午,好向皇帝提此事。

  长孙诠正思绪纷飞时,外面响起敲门声。

  “不是让你们不要打扰我吗?”他不满道。

  “夫君,是我。”

  长孙诠快步过去,开了门,只见新城公主穿着一身紧致的猎装,正在门外等候,脸上还化了淡淡的妆容,显得英姿飒爽。

  长孙诠笑道:“公主,你这是准备要出门吗?”

  新城公主含笑道:“是啊,准备和阿姊还有长安几位命妇们去乐游原狩猎。”

  乐游原是长安东南方向的一片平原,地势高耸,水草丰茂,一向是王孙贵胄们钟爱的踏春之地。

  长孙诠奇道:“狩猎?”

  新城公主哼道:“兄长每年禁苑狩猎,都不让我们妇人过去,那我们就自己去狩猎。”

  长孙诠哑然一笑,道:“这又是你组织的吧?”

  新城公主笑道:“阿姊也很同意呢,卢照邻也一起去,驸马,你要不要陪我去呀?”

  长孙诠苦笑道:“你也知道,我要为明日朝会做准备,恐怕陪不了你。”

  新城公主鼓了鼓嘴,道:“好罢,那你忙,我自己去咯。”转身离开。

  长孙诠望着妻子逐渐远去,正准备关上门,一名侍卫忽然快步奔来,说道:“驸马,长孙府派人过来,请您过去一趟。”

  长孙诠原本就打算入宫前,再去见一趟长孙无忌,当即去马厩牵了匹马,朝着长孙府方向去了。

  来到长孙府,随着家丁进入书房,长孙无忌早已在屋中等候。

  长孙无忌挥手让家丁退下,表情凝重,道:“四郎,准备的怎么样了?”

  长孙诠道:“话术我都想好了,只是能不能说服陛下,实在没有把握。”

  长孙无忌挥手道:“尽力去做就是,不必想太多。我找你过来,是想托你做另一件事。”

  “何事?”

  长孙无忌请他坐下,自己也在桌案后落座,沉声道:“李君羡的儿子李义元来了长安,明日朝会时,他可能会击登闻鼓,告御状。”

  长孙诠微微一惊,道:“那岂不是又要将那则谶言掀起来?”

  长孙无忌当初就是因此事被罢官削民,此事闹大,对长孙一族绝没有好处。

  长孙无忌缓缓道:“你待会入宫后,把此事告诉陛下。”

  长孙诠提醒道:“大兄,陛下若为李君羡翻案,只怕有人会借题发挥,对你不利!”

  长孙无忌靠在椅子上,悠悠道:“你可知我在昭陵的一年多来,除著书之外,还在做些什么吗?”

  长孙诠摇了摇头。

  长孙无忌道:“我在想自己为何会输给宫中那位。”

  长孙诠心中一凛,没有接话。

  长孙无忌缓缓道:“我将她当上皇后之后的每一件事,都仔细分析了一遍,发现她很喜欢用一个手段。”

  “什么?”

  “她喜欢故意拿些诱饵,诱我犯错,而她则坐镇中宫,紧盯着我,以静制动,如此立于不败之地,我自然胜不过她。”

  长孙诠劝道:“大兄,事已至此,以前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长孙无忌感叹道:“我也不想再跟她斗,只可惜,她似乎不打算放过我。”

  长孙诠变色道:“您是说?”

  长孙无忌沉声道:“李义元的事,知道的人应该不多,然而我一个家仆出门买点东西,就听到此事,你不觉得巧合吗?”

  听到这里,长孙诠也明白过来。

  武皇后故技重施,又用李义元的事引诱长孙无忌犯错。

  “那咱们不理就是了。”

  长孙无忌摇头道:“就算不理,李义元也会在朝会告御状,既然如此,不如由我们说出来。”

  如果由长孙诠说出来,便仿佛告诉皇帝,长孙一族已经为当初之事忏悔,任凭皇帝发落。

  也许皇帝会看在这一点上,不再追究往事。

  况且,他兄弟二人正在替皇帝效力,皇帝也会多顾念几分。

  “我明白了,待会狩猎时,我就将此事告诉陛下。”长孙诠沉声道。

  午时刚过,长孙诠便前往皇宫,从掖庭宫与太极宫之间的长长甬道,来到禁苑。

  林外的营台处,已经来了许多官员和外国使节。

  因为吐蕃战事的缘故,这次出使大唐的外国使节比去年少了很多。

  六诏国、西羌诸部几乎都没有派人来。

  不过西域方向,倒是来的整整齐齐,臣属大唐的西域国家十一月就提前来到长安。

  在大食的威胁下,唐朝对他们的庇护前所未有的重要,谁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长孙诠虽然官职低微,却依然挂着驸马的身份,故而坐在第二层观台上。

首节 上一节 247/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