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43节

  萧氏当年对顾氏见死不救,所以顾氏想甩锅萧氏,元修业却想甩锅薛仁贵。

  两边商量之后,便决定双管齐下。

  顾氏在长安市井之中,流传谣言,说此事是萧氏所为。

  元修业亲自前往松州,找上一名忠于他的松州旧部,带上伪造好的信,让他将一部分赃款带到薛仁贵府中。

  另外再让他蛊惑崔神庆,盗取兵部急奏。

  倘若查到这名旧部,便可牵扯出薛仁贵,让他顶锅。

  这案子并不复杂,只因牵扯到薛仁贵,才麻烦了些。

  无论如何,案情终于在正日前告破。

  长安城,也即将迎来新的一年。

第243章 算无遗策

  正日初二,群臣一起来到东宫,朝拜太子,向太子恭贺新年。

  整个朝拜过程中,长孙诠都心神不宁,思绪早已飞到其他地方了。

  今天一大清早,他就听到公主府中有人在议论徭役之事,询问之下,才知此事早已传遍长安。

  长孙诠大吃一惊,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他也一直小心翼翼,绝不轻易向人提起,就是怕消息传开后,让群臣有了防备。

  在他看来,正月初四的朝会是一个战场,他必须帮助皇帝,推进徭役取消。

  群臣就是他的敌人。

  若是能出其不意,打众大臣一个措手不及,他们来不及想出理由反对,胜算就很高。

  如今消息传开,群臣必定都会仔细研究此事,到时候他将面对的就是有准备的群臣了。

  正思索之间,流程终于走完,众臣拜别太子后,各自离开皇宫。

  长孙诠一路急行,很快来到长孙府,被门子带到了大书房。

  “大兄,情况不妙,消息也不知怎么泄露,传的满朝皆知了。”他一进屋就飞快的说道。

  长孙无忌正站在一张桌案后面,手中拿着一支宣笔,手臂挥动,幅度很大,似乎正在作画。

  “不必惊慌,消息是我传出去的。”长孙无忌微笑道。

  长孙诠愕然道:“是您?”

  长孙无忌招了招手,道:“四郎,过来瞧瞧,我这幅画画的怎么样?”

  长孙诠走了过去,发现长孙无忌正在画的是一幅山水图。

  虽然他画的不错,但长孙诠此刻哪有心思欣赏画作?

  “大兄,你为何要将此事泄露出去,如此一来,朝臣们都有了准备,两日后的朝会上,再想免除徭役,就十分不容易了。”

  长孙无忌抬了抬手,道:“你先别急,等我画完此画,再跟你说。”

  长孙诠无可奈何,皱紧眉头,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默默思索着长孙无忌的用意。

  一刻钟后,长孙无忌一幅画终于画完,他还用力吹了吹,似乎想要将墨迹全部吹干。

  长孙诠耐性再好,也忍不住了。

  “大兄,你画完没有?”

  长孙无忌笑道:“画完了,你拿个扇子过来帮我扇一下,墨迹干了才好装入画筒之中。”

  长孙诠愣道:“为何要装入画筒?”

  “因为咱们要去大慈恩寺,参加尉迟乙僧的画会。”长孙无忌回答。

  这个时期并无画展,一些书画大家要想出名,也只能和那些耍百戏的伶人一样,在热闹的地方免费展览。

  道观寺庙便是这种地方,展示画作的集会,便被称为画会。

  长孙诠愣道:“那位与阎立本齐名的吐火罗裔画师?”

  长孙无忌拿着本书,在画面上扇着风,道:“正是此人。”

  长孙诠皱眉道:“大兄,我现在只想知道徭役的事,没心思参加什么画会。”

  长孙无忌缓缓道:“年轻人要学会沉住气,我带你去大慈恩寺,就是为了徭役之事。”

  长孙诠还要再问,长孙无忌挥手道:“还不快过来帮忙?”

  长孙诠心知长孙无忌没道理骗自己,况且皇帝放他出来,就是想让他帮自己,所言应该不假。

  于是按住好奇,过去帮忙。

  不一会,画上墨迹干了,被装入画筒之中,两人拿着画筒,坐着一辆马车,朝着大慈恩寺而去。

  沿途之上,长孙诠又问起他为何要泄露消息。

  “我知道你的想法。”

  长孙无忌微笑道:“你想在朝会上突然提出此事,趁群臣反应不过来时,推进徭役的取消。”

  长孙诠点了点头,道:“这样不妥吗?”

  长孙无忌缓缓道:“你这种做法,只适合劣势时使用,如今大势握在你手中,没必要遮遮掩掩。”

  “大势?”

  “不错,陛下的心思,就是大势!朝中大臣都不傻,你在鲁城县做什么,你以为别人不知吗?如今陛下忽然召你回来,他们表面不说什么,其实都暗中盯着你呢。”

  长孙诠心中一凛,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接着道:“你手握大势,表现的越是谨慎畏缩,群臣就会觉得,陛下并未完全支持你,所以你底气不足。”

  “反之,你若是公开此事,他们反而会觉得,你已经获得了陛下的完全支持,他们也就会多思量思量了。”

  “照您这么说,公开消息后,群臣就会知道陛下的心思,不再阻拦此事了?”长孙诠问。

  “哪有那么容易。”

  长孙无忌摆手道:“公开消息,只是让那些普通官员,知道大势在哪边,从而做出正确选择。至于两省六部的主官,还需要花些心思。”

  长孙诠道:“您指的是卢承庆他们?”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笑道:“卢承庆是户部主官,只要你将鲁城县财政情况说明,他反而最容易被说服。”

  长孙诠想了想,道:“那还有谁会阻拦此事呢?”

  “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不必担心,上官仪也不会反对。最麻烦的人有三个,只要说服他们,一切便迎刃而解。”

  长孙诠心中一紧:“哪三个?”

  “第一个。”长孙无忌伸出一根手指,道:“于志宁。”

  长孙诠道:“于公会反对吗?”

  长孙无忌淡淡道:“他身为三朝元老,当然会反对。不过此人意志不坚,只要让他知道另外两人都同意了,便不会阻拦,所以倒不必浪费功夫去管他。”

  “您说的另外两人又是谁?”

  长孙无忌沉声道:“第一人便是李勣。”顿了一下,补充道:“准确来说,是整个武将阵营。”

  长孙诠眼皮一跳:“他们都会反对吗?”

  长孙无忌道:“当然了,打仗的时候,必须征调民力输送粮草,徭役取消,他们还怎么打仗?”

  长孙诠急道:“可也能招募民力,运送粮草啊。”

  长孙无忌凝视着他,道:“征调民力,是根据户籍公验,不易混入奸细,招募的话,你怎么保证应招之人中,没有他国细作?”

  长孙诠怔住了,这个问题他并没有想过。

  长孙无忌道:“你也不必担心,此事老夫心中已有一个构想,可以稍后再解决。”

  长孙诠道:“那是要先解决最后一人吗?”

  长孙无忌缓缓道:“正是,最后一人,便是中书令兼工部尚书,阎立本。”

  阎立本擅长绘画。

  直到此时,长孙诠终于能将徭役之事,与尉迟乙僧的画会联系在一起了。

  “您是觉得阎尚书会来参加画会,才带我去大慈恩寺?”

  长孙无忌笑道:“算是答对一半吧。”

  “那您准备如何说服他呢?”

  “法子就在你没答对的另一半里。”

  不多时,马车终于来到了大慈恩寺。

  大年初二,来寺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通往寺门的长长石阶上,冠盖如云,挤满了人。

  两人顺着人群,好不容易进入大慈恩寺,绕过光明堂、般若堂,来到大雁塔南边的一片广场。

  广场一带插着很多竹竿,竹竿之间用墨绳相连,围出一片风雅之地。

  无数白衣书生、文人墨客穿行在广场之间,将自己的画作挂在墨绳之上,相互间微笑着品评画作。

  好一场清悠风雅的画会。

  长孙诠远远就能闻到墨香味,走近之后,目光及处,尽是一幅幅优秀的画作。

  长孙无忌带着他来到一处人少的地方,将自己那幅画挂了上去。

  参加画会的人中,也有不少官员,这些人很快认出了长孙无忌,却并未过来跟他说话。

  过了好半晌,只听广场中心处传来阵阵喧哗声和惊叹声。

  长孙无忌二人也走了过去,只见广场最中心处,摆了四张屏风,围成一个正方形。

  每张屏风之上,都挂着四五幅画作,正是尉迟乙僧的作品。

  地上画了隔离线,众人都站在线外,观赏着屏风上的画作。

  尉迟乙僧的画,被称为“屈铁盘丝”,这是为了赞赏他的画作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极有立体感。

  长孙诠瞧着这些跃然纸上的画作后,瞳孔微缩,侧头看向长孙无忌。

  “大兄,这是你安排的?”

首节 上一节 243/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