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31节
那几人十分惊慌,来到御辇前,立刻跪下叩首,有两个年纪小的浑身直打颤。
李治道:“你们拦御辇是要告御状吧,有什么话,起来说吧。”
几人依然不住叩首,没有说话。
李治皱眉道:“王卿,你把他们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害怕?”
王及善忙道:“陛下,臣并没有恐吓他们,只不过,他们拦驾前并不知您的身份,只当是位官员,所以才如此害怕。”
李治点点头,这其实也不奇怪,普通百姓其实也分不出天子仪仗和官员仪仗的区别。
更何况李治经常往返温泉宫,下令出行从简,他们自然更加分辨不出。
李治当即下了御辇,想要过去扶起老者,王伏胜急忙抢步上前,先将对方扶起来了。
“老人家,几位郎君,你们都起来吧,不必害怕。”李治温言道。
那老者见李治一脸和善,畏惧之心去了几分,弯着腰,低首道:“草、草民不知是圣人经过,冲撞了圣驾,请圣人降罪。”
李治笑道:“老丈别怕,你们既然在官道上拦车驾,是有什么冤情吧,尽可以跟朕说说。”
老者依然低着头,道:“我、我们……我们……”
李治道:“但讲无妨,若是真有冤情,朕会帮你们做主。”
老者抬头瞄了李治一眼,终于咬了咬牙,道:“启禀圣人,我们都是附近马家庄的田舍农,十几日前,村庄附近来了一群恶少,他们纵马在田地随意踩踏,有人过去阻拦,他们竟用弓箭射人,射伤了好几人。”
李治脸色一僵,沉声道:“知道他们姓名吗?”
老者道:“不知姓名,只是听他们交谈之时,提到贺兰两字,应是其中一人的姓氏。”
此话一出,原本坐在马车上旁听的武皇后顿时坐不住了,快步下了马车,问道:“他们年岁多少?”
老者道:“最大者应该二十左右,年小者约莫十五六岁。”
武媚娘脸色一白,侧身朝李治敛衽道:“陛下,妾身有罪。”
李治只抬了抬手,没有看她,朝那老者道:“老丈,您可去万年县报官?”
那老者迟疑不答。
另一名青年鼓起勇气,道:“圣人,我们去报过官了,每次都被轰出来了,实在没法子,才……”
李治抬手道:“无妨,朕不怪你们,是朕的过失,才让你们遭受这些损失。你们去大理寺,找大理寺卿狄仁杰,让他给你们做主。”
那青年愣道:“圣人,您不能直接给我们做主吗?”
那老者一巴掌甩在他后脑上,低声训斥道:“你这娃子,圣人多忙呐,哪有功夫处理我们这些小事,大家快跪下给圣人叩头。”
众人当即跪在地上,不住叩首。
李治抬手道:“都起来吧,你们赶紧去大理寺,狄仁杰一定会帮你们做主。”
众人又叩了几个头,才起身离开,李治命王及善派几个人跟着他们,防止出现意外。
御辇继续朝着长安城返回,一路上李治阴沉着脸,一言不发,一旁的武媚娘低头垂目,显得颇为委屈。
李弘和高安公主都察觉到气氛不对,老老实实坐在车上,相互打着眼色,都不敢说话。
御辇很快回到太极宫,李治与武媚娘只说了句“媚娘,这事你别插手”,便朝着甘露殿返回。
武媚娘望着李治的背影远去,默默带着李贤和李显,回到了立政殿,让人把两个儿子带走,随即命人关上了殿门。
张多海已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恐惧,他最清楚武皇后的性子,只怕她现在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你们可知罪?”武媚娘面墙而站,背对着众人,声音中听不到一丝感情。
几乎是一瞬间,立政殿所有内侍宫人,齐刷刷跪倒在地。
“臣等(奴婢)知罪!”
武媚娘冷冷道:“吾多次问你们,武府中人在宫外是否规矩,你们都是怎么回复吾的?”
众人脑袋都贴在地板上,谁都不敢吱声。
张多海感受到巨大的危机,因为武媚娘问的最多的就是他,每次他都说武氏中人非常规矩,并未惹事。
这并非他信口雌黄,他也没那胆子欺骗皇后。
根据他手下打听到的消息,武三思和武承嗣都很规矩。
贺兰敏之虽有几分骄纵,时常跟人冲突,但对象都是贵胄子弟,从未听说他欺凌普通人。
难道是手下的人在敷衍自己?
不对,他们应该没有这个胆子。
这时,他听到一阵脚步声朝着自己慢慢靠近,武皇后的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他的心口上。
张多海从脚步声中,已能感受到武皇后的愤怒。
刚才的事,相当于是当着皇帝的面,狠狠扇了她一耳光,她绝不会轻易放过。
脚步声很快停下,张多海已能看到武皇后的鞋尖,随后他感觉自己脑袋被踢了一脚。
“张多海,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头顶传来冰冷的声音。
张多海一咬牙,道:“殿下,臣觉得此事有蹊跷。”
武媚娘没有做声。
张多海急忙道:“那帮田舍汉未免出现的太过巧合,陛下经常往返温泉宫,若是有心人……”
武媚娘冷冷打断道:“你觉得陛下是好糊弄的吗?”
李治没有当即处理此事,而是派狄仁杰调查,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张多海急忙道:“就算不是阴谋,仅凭那老头一面之词,也不能证明就是贺兰小郎君所为,”
“你是想说,那老丈在说谎?”
张多海硬着头皮道:“也有可能是那老头听错了,并不是小郎君所为。”
武媚娘的脚步声慢慢远去,过了半晌,远处传来她威严的声音。
“那就去查清楚,如果真是贺兰敏之所为,你这个少监就不用当了。”
张多海急忙道:“是,是,臣这就去查!”快步起身。
走到门口时,又听武皇后说道:“只准调查,不准干涉。”
张多海低头领了旨,快步离去。
武媚娘此时已恢复冷静,她很清楚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如何补救。
她沉吟片刻,朝江尚宫道:“你去一趟武府,告诉母亲,倘若大理寺的人来抓捕贺兰敏之,让她不要阻拦。”
江尚宫应诺道:“是。”退出大殿,
武媚娘又朝宫人玉屏道:“去把太子请过来一趟。”
第232章 武府抓人
李弘是至孝之人,方才瞧见父亲和母亲似乎不大和睦,回到东宫后,便有些坐立不安。
便在这时,内侍来报,皇后派人请他过去一趟。
李弘快步朝着立政殿而去,很快来到殿外,通传之后,进入寝殿。
殿内,武媚娘侧躺在榻上,闭着双眼,凤眉紧蹙,轻轻揉捏着额头,显得非常忧虑。
李弘快步过去,拉着她手,道:“母亲,您没事吧?”
武媚娘睁开眼睛,瞧见他一脸担忧的模样,心中宽慰了几分,缓缓道:“弘儿,母亲需要你帮个忙。”
李弘道:“母亲有何吩咐,只管交代孩儿便是。”
武媚娘叹了口气,道:“刚才的事你也瞧见了,你父亲这次动了真火。母亲没能约束好族人,被他斥责两句,也没什么,只是担心他什么都不说,气坏了自个身子。”
李弘急道:“那孩儿去劝劝父亲。”
武媚娘摇头道:“弘儿,你要记住,一个人在盛怒的时候,旁人越是劝他,他只会越恼怒。”
李弘愣道:“那孩儿该怎么做呢?”
武媚娘道:“待会我熬一碗药膳汤,你帮我端过去给你父亲,什么话也不用说,他若是问你我为何不去,你就说我自知有罪,无颜见他。”
李弘点点脑袋,道:“孩儿知道了。”
一个多时辰后,武媚娘亲自熬好药膳汤,便让李弘端走了。
她静静坐在榻上,眉间依然带着忧愁。
李治那边安抚过了,然而家中还有一位老母亲,需要她去安抚。
倘若贺兰敏之的事属实,她知道李治绝不会徇私情。
原本李治对贺兰敏之印象就不好,最近稍稍转好一些,他就惹出祸来,李治肯定不会轻饶他。
贺兰敏之是她母亲的命根子,倘若被判一个严重的罪名,她母亲必定伤心欲绝。
武媚娘虽贵为皇后,面对此两难情况,此刻也感受到一丝无力感。
便在这时,她身前忽然传来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
“母亲,您很难受吗?”
武媚娘睁眼一瞧,身前站着一名小童,正是她的次子李贤。
也不知他何时来到屋中,一脸关切的望着自己。
武媚娘心中一暖,这儿子平日虽然叛逆,关键时候,还是知道体贴人的。
她把李贤抱在身上,微笑道:“母亲没事,只是在想点事。”
李贤笑嘻嘻道:“母亲骗人,您一定是在为贺兰表兄的事烦恼。”
武媚娘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李贤道:“刚才您和阿兄说话时,我躲在窗外听到了。”
武媚娘没好气道:“你这孩子,才多大年纪,就知道偷听别人说话了。”
李贤振振有词道:“孩儿是见您和父亲分开时都不高兴的样子,担心母亲,才过来偷听。”
武媚娘表情一柔,摸了摸他的小脸,道:“母亲并不担心贺兰敏之,而是担心你外祖母。”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