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30节

  高有道参与机要,自然知道后勤艰辛,听杜复语气,似乎主动接过这苦差,所以才忙碌到这么晚。

  “杜兄,你接下此事,不会是因杜正伦的关系吧?”高有道试探道。

  杜复冷冷道:“你说对了,我就是为了对付他,才主动接下此事!”

  高有道盯着他,道:“你想造成后勤混乱,让陛下处置杜正伦?”

  杜复哼了一声,冷冷道:“杜某身为大唐吏员,怎会干出这种事来。高有道,你这是在羞辱我!”

  高有道听他如此说,心中反而松了口气。

  “既非如此,你如何能利用此事对付杜正伦呢?”

  杜复将一根柴火放入灶内,缓缓道:“前段时间,我遇到一名商人,从他口中,得知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高有道目光闪动。

  杜复道:“据他说,安西都护府最近发生一件怪事,有很大一批物资,从长安输送过去,却离奇失踪了。”

  “失踪?”

  “不错,那批物资有大量粮草、数万马匹、骆驼,进入安西都护府后,便失踪了,所有州县、军镇,都没有接收到这批物资。”

  高有道道:“这和杜正伦有什么关系?”

  杜复哼道:“户部负责运调这批军粮马匹之人,就是杜正伦。”

  “所以你怀疑是杜正伦贪污了这笔物资?”

  杜复厉声道:“不是怀疑,而是肯定!我趁着与户部对接的机会,想尽办法,从户部令史口中套出话来。”

  “他们果然知道此事,然而,却无一人知道物资到底去了哪里。一个个鬼鬼祟祟,讳莫如深,显然是被警告过,封了口!”

  “你怀疑他们是被杜正伦封口?”

  “不错,难道还有其他可能吗?”

  高有道沉默了一会,缓缓道:“杜兄,你不觉得奇怪吗?一个西域商人,为何会知道如此机密之事?”

  杜复道:“他说自己从安西过来的路上,听安西百姓们议论的。”

  高有道冷冷道:“这话你信吗?如果真是杜正伦所为,会闹的人尽皆知?”

  杜复变色道:“他没理由骗我!”

  “我来问你,你认识他后,他可向你打听过什么消息?又或者对什么情报很感兴趣?”

  杜复脸色陡然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

  高有道缓缓道:“杜兄,你本是个聪明人,只是被仇恨冲昏头脑,你现在应该已经明白了吧?”

  杜复阴沉着脸,道:“你是想说,他们故意利用杜正伦为借口,从我这里探听情报?”

  “你觉得呢?”

  杜复沉默良久,咬牙道:“难怪他们总在打听中书省的事,高有道,他们到底是谁?吐蕃细作吗?”

  “不,他们是大食细作。”

  ……

  十月初三,小雪。

  温泉宫,九龙汤。

  只听“噗通”一声,李勇跳入池中,溅起一大片水花。

  不一会,他从水中冒出脑袋,朝李治看了一眼,见父亲并没有斥责自己,顿时欢快的玩起了水花。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全国放假。

  李治带着一家人来到温泉宫泡温泉。

  皇子们跟自己一起泡,公主们则跟着武皇后、嫔妃们一起。

  帝王之家,亲情最是难能可贵。

  李治也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发生骨肉相残的事,至少趁他们年纪还幼小,给他们留下些美好和睦的回忆。

  李治正在替李贤洗身子,一旁的李显由李弘抱着,好奇的望着这边。

  不一会,李贤洗完后,李治又帮李显洗。

  李贤年纪太小,不能独自下水,王伏胜等内侍在他身上绑好几个羊皮球,这才让他下池。

  在羊皮球的浮力下,李贤漂浮在水面,玩的十分欢快。

  这时,也不知李治给李显洗头时,哪里把他弄得不舒服,小李显哇哇大哭,哄半天也没哄好。

  李治没法子,只能让王伏胜把他抱到武媚娘那里去,让武媚娘哄他。

  不得不说,带这么多孩子过来,光顾着照顾他们了,自己都没怎么泡温泉。

  李治正准备下水泡一会时,又有内侍来报,王及善在外面求见。

  李治摆手道:“让他等一会。”

  说完下入水中,闭上双目,整个身子浸在温暖的泉水里,只露出一颗脑袋。

  李弘小小年纪,已颇有兄长风范,陪在李贤旁边,防止弟弟出现意外。

  李忠则老老实实待在李治旁边,学他一样,身子沉入水下,只露出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李勇三人拿着一个羊皮球,在水上玩耍着,他们也不敢太吵到李治,在很远的地方玩着。

  一个时辰后,李治起身离开了池子,披着一件大丝巾,来到一间暖室,召王及善觐见。

  不一会,王及善来到暖室,见礼之后,说道:“陛下,臣已查出大食细作的目的了。”

  李治道:“哦,他们什么目的?”

  王及善道:“他们打探的全都是吐蕃消息,比如我朝有多少军队进入吐蕃,还有咱们打下吐蕃后,会有哪些后续政策。”

  李治道:“如此来看,他们还是在打吐蕃的主意?”

  王及善道:“臣琢磨着,他们是想探出咱们出兵吐蕃的战略目标,从而派人来跟我大唐谈判,共分吐蕃领土。”

  李治沉吟了一会,道:“暂时别动他们,如果真如你所言,大食人应该很快会派一支使节团过来了。”

  王伏胜道:“是。”

  大国之间,除了战争,也有外交。

  眼下唐军还未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李治必须留下一条外交解决吐蕃问题的路。

第231章 想杀人的武皇后

  李治在温泉宫歇了一夜后,次日清晨,带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坐着马车,朝长安城返回。

  李治和武媚娘一起坐在御辇之中,另外还有太子李弘和高安公主,也随坐在车中。

  高安公主犯了困,趴在李治腿上,正在打瞌睡,一旁的李弘则拿着本小册子,一脸认真的翻看着,还紧紧皱着小眉毛。

  李治瞥了他一眼,问道:“弘儿,你在看什么?”

  李弘道:“父亲,孩儿在读《春秋左氏传》,正在读羋商臣的故事。”

  武媚娘听到后,脸色大变,急忙问道:“是谁教你读芈商臣的?”

  李弘道:“是郭瑜郭洗马教我读的。”

  武媚娘又惊又怒,朝李治道:“陛下,郭瑜居心不良,想要教坏太子,妾身恳请您下旨处罚。”

  李治还是头一次见武媚娘如此失态,只见她双目通红,浑身气的发抖。

  这也不奇怪,因为芈商臣也是一位太子,春秋时期楚国的太子,楚成王长子。

  因楚成王想要立其他儿子为太子,芈商臣带兵包围王宫,逼自己亲生父亲上吊自杀了。

  李治抬了抬手,道:“媚娘,不必紧张,咱们的弘儿又不是商臣。”

  转头看向李弘,道:“弘儿,你觉得郭洗马该处罚吗?”

  李弘道:“不该处罚。”

  李治笑道:“为什么?”

  李弘道:“其实孩儿刚读到芈商臣时,也非常气愤,询问过郭洗马,为何圣贤经典,要记录如此残忍之事?”

  李治“嗯”了一声,道:“那他怎么回答的呢?”

  李弘道:“郭洗马说了,孔圣人写《春秋》,善恶之事都加以记载,是为褒扬善行,劝谏大众,贬斥恶行,告诫后世。书写芈商臣的恶行,正是令其罪恶遗臭万年,警戒后人。”

  武媚娘听到此处,面色才缓和了一些。

  李治点点头,微笑道:“媚娘,你现在总可以放心了吧。”

  武媚娘面色微红,道:“让陛下见笑了,不过妾身以为,弘儿还小,不必过早学这些,可以先让他学礼记。”

  李治看向李弘,道:“弘儿,你自己怎么想的?”

  李弘看了母亲一眼,道:“孩儿还是想学左传。”

  左传里面记载了很多真实有趣的故事,对李弘这种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

  李治笑道:“既然他喜欢,就继续让他学吧,媚娘,你说呢。”

  武媚娘点了点头。

  李弘欣喜道:“多谢父亲,多谢母亲。”

  便在这时,马车忽然停下了,李弘正站在二人跟前,差点摔倒,幸亏李治眼疾手快给抓住了。

  高安公主身子一晃,睁开双眼,迷迷糊糊道:“父亲,到长安了吗?”

  李治掀开车帘,看向窗外的旷野,皱眉道:“还没。”

  便在这时,王及善快马靠近,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陛下,前方有百姓拦住御驾。”

  李治吃了一惊,他从这条官道上来来回回不知走了多少趟,还是头一次遇到拦御驾的。

  “带他们过来。”

  “是!”

  不一会,几名百姓被带了过来,一人年过六旬,其余之人,则都是年轻人。

首节 上一节 230/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