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14节
李灵夔吃了一惊,道:“我没想到这一层,兄长,那我赶紧返回隆州?”
李元嘉缓缓道:“无妨,益州的内领卫都在我监视下,暂时不必担心,不过你离开益州后,一定小心。”
李灵夔忙道:“小弟记住了。”
李元嘉凝视着他,道:“皇帝改田制,后面一定还会改军制,只要他犯错,失去军队的拥戴,那才是咱们真正的机会,明白吗?”
李灵夔目光一亮,道:“我记住了!”
李元嘉笑了笑,道:“我私库里还有些金饼银锭,你走的时候带上,那些白田都低价卖了吧。”
李灵夔怔怔道:“那怎么行,兄长你留着自己用吧。”
李元嘉笑道:“我这个人节省惯了,平日用不了几个钱,你我同胞兄弟,就不必婆婆妈妈了。”
李灵夔感激道:“多谢兄长,小弟以后都听您的安排,再也不冲动了。”
李元嘉拍了拍他肩膀,笑道:“你性子耿直,说的又都是心里话,我怎会怪你,去吧,路上小心些。”
李灵夔用力点了点头,将椅子上的黑斗篷披上,大步离开了书房。
待他离开王府,李元嘉把王府长史喊了过来,沉声道:“派人盯着松州都督府,有任何动静,立刻来报。”
长史应诺道:“是!”
……
松州城地势极高,三面环山,城西那座高山最为陡峭,后山有一片瀑布。
薛仁贵最喜欢在瀑布旁边的草地上习练武艺,练完之后,便泡在瀑布形成的潭水中。
红日西斜,此时已近酉时。
薛仁贵刚练了一个时辰箭术,正在潭水中浸泡,几名戎装将领从远处快步而来。
为首将领颇为年轻,脸上却已有几分坚毅之色,瞧见薛仁贵后,欣喜道:“薛都督!”
薛仁贵瞧见那人后,也微微动容,游到岸边,“挂啦”一声上了岸,道:“程将军,你怎么回来了?”
那年轻将领正是程务挺,他脸上掩不住喜色,道:“薛都督,我们成功了,苏毗部两大部落,娘波首领、达波首领,都向我大唐归降了!”
薛仁贵半惊半喜,道:“当真?”
程务挺笑道:“娘波金鸟和达波吾,都已经随我来到松州,您说会是假的吗?”
薛仁贵沉吟半晌,说道:“你立刻带她们前往长安。”
程务挺愣道:“您不见见她们吗?”
薛仁贵道:“我见了也无用,还是尽快让陛下见见她们,我会召集诸羌部落,做好战争准备,等候陛下的命令!”
程务挺点点头,沉声道:“那好,我立刻带她们入京!”
一匹快马沿着官道疾驰而来,从春明门进入长安,一路奔向御史台。
没过多久,便有御史台官员前往甘露殿面圣。
半个时辰后,御史面圣的消息在宫中传开。
张多海原本在内侍监查一本账册,手下一名内侍快步而来,向他低声说了几句话。
张多海脸色微变,快步离开内侍监,一路回到立政殿。
殿内,武皇后正坐在一张榻上,教导六皇子李贤礼仪。
张多海不好过去打扰,只好侍立一旁。
半个时辰后,武媚娘道:“今日就学这些,教你的都记住了吗?”
李贤笑嘻嘻的道:“回母亲,孩儿都记住了,孩儿告退。”说完转身就要走。
武媚娘沉声道:“告退时的礼仪呢?”
李贤呆愣了一下,这才转过身,朝武媚娘拱了拱小手,道:“母亲,儿告退了。”转身离开。
武媚娘望着儿子远去,眉头皱的很紧。
她教导李贤的方法,和当初教导李弘时一模一样。
李贤已经三岁,和三岁时的李弘却完全不同,虽然在机灵聪慧上,还要胜过李弘,骨子里却有一股叛逆,完全不把她说的话当一回事。
这让她颇为恼怒。
然而李治多次告诫她,让她教导孩子时要耐心些,她也不好打骂,一股怒气憋在心口,极不舒服。
便在这时,她注意到一旁的张多海欲言又止的模样,满腔怒火朝他发泄了过去。
“有话就说,别总等着我问!”
张多海吓了一跳,跪在地上,道:“殿下,苏州出事了。”
“何事?”武媚娘冷冷道。
“苏州的司法参军以权谋私,借着审办萧氏的机会,贪污了萧氏不少产业,还故意给萧氏添加了诸多罪名。”
武媚娘定了定神,道:“可是真事?”
张多海道:“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已经查清,证据确凿,这才送到了长安城。韦御史刚刚带着证据面圣了。”
武媚娘沉默了一会,道:“陛下怎么处置的?”
张多海道:“陛下让大理寺依法处置此事,还下旨刑部,派人去苏州处理萧氏之案。”
武媚娘眯着眼道:“萧氏毕竟是大族,萧嗣业也没倒,一个小小的司法参军,也敢惹萧氏?”
张多海愣道:“您怀疑里面有蹊跷?”
武媚娘抬手示意他起来,淡淡道:“小事罢了,不必理会。我听说狄仁杰又升官了?”
张多海站起身,笑道:“是的,陛下还给他授了爵,封阳曲县男,本阶官升为正四品下阶,通议大夫,守大理寺卿。辛茂将升为侍中,任雅相调到门下省,担任门下侍郎。”
武媚娘心情总算好了点,微笑道:“三十岁不到,就担任大理寺卿,看来陛下是真的看重他。”
张多海陪笑道:“除了薛仁贵,陛下最看重的官员,只怕就数狄县男了。”
武媚娘挥手道:“行了,若是没别的事,就退下吧。”
张多海拱了拱手,告退离开。
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216章 承香殿的宫人
李治这两年多来,虽从未冷落任何一个嫔妃,然而在他心中,嫔妃们也是存在着区别的。
武媚娘是最讨他喜欢的女人,这不仅因为武皇后生的好看,还因她博学多才,见事透彻。
与武媚娘相处时,他总会身心愉悦。
在他心中排第二的嫔妃是郑贵妃,她精于音律是一方面原因,还因她颇懂情趣,李治去薰风殿时,方能感受到帝王的乐趣。
再然后便是徐槿,她其实也非常聪慧,又识大体,李治对她更多的是敬重。
刘充嫒的承香殿,是李治去的最少的宫殿,一个月大概去个三五次。
王伏胜身为李治的随身内侍,李治无论去哪个宫殿,他都会随侍身边,住在其偏殿。
王伏胜和李治相反,他最不喜欢的是立政殿,最喜欢的是承香殿。
当然,他的喜好也只能深埋心底,皇帝决定去哪个宫殿,他没有能力去影响,也从未尝试过影响。
今日运气不错,下午的时候,陈王李忠来甘露殿请安。
可能是李忠的原因,晚膳之后,皇帝便朝着承香殿而去。
王伏胜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正行之间,忽听李治道:“对了,伏胜,刚才忠儿说要从自己府中的属官中,挑选两个,送到吴王府中,吴王府的属官还没配置好吗?”
王府开府,也会配置属官。
只不过与东宫不同,这些属官用不着李治亲自过问,通常由宗正寺和吏部协调安排。
王伏胜忙道:“陛下,嗣王的属官,通常都会配置的慢一些。”
李治道:“李吉年纪小,府中也没个长辈,应该优先给他配几个能干的属官,你去吏部打个招呼。”
王伏胜应诺一声,转身朝吏部方向去了。
来到吏部,他亲自来到徐孝德的办公房,将李治的吩咐说了。
徐孝德忙道:“王大监请放心,十日之内,我一定将吴王府的属官配齐。”
王伏胜笑着拱手道:“那就有劳徐侍郎了,本人告辞。”
徐孝德微笑道:“王大监留下来坐一会吧,我这里有湖州刚采摘的紫笋茶。”
王伏胜微笑道:“多谢徐侍郎,我还要去向陛下复命,就不多留了。”
离开吏部后,王伏胜一路来到承香殿,只见内殿中,李治正在指点刘充嫒画素描图。
王伏胜见了,便不急着回报,凑近看了一眼,李治正以刘充嫒画的一幅山水图为蓝本,重新画一幅。
他知道李治画此图至少要半个时辰以上,便悄悄离开了内殿,来到殿外。
不一会,刘充嫒的侍女雨珠也出来了,站在他旁边,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了微笑。
王伏胜喜欢来承香殿的原因,就是因为雨珠。
他是阉人,并无男女冲动,他只是单纯的喜欢和雨珠说话,因为两人都是蜀人,家乡也隔的很近,天然便亲近几分。
以王伏胜的身份,后宫想要讨好他的宫人内侍,数不胜数,其中也有不少蜀人。
王伏胜之所以对雨珠青睐有加,还是因对方忠心护主的原因。
后宫中的一草一木,都逃不过王伏胜的眼睛。
他自然知道刘充嫒性格过于懦弱,导致承香殿的宫人非常放肆。
若不是雨珠冒着危险,将事情捅到皇后那里,杖毙了一名宫人,承香殿早就一片混乱。
后来有一阵子,李治一整月没有去承香殿。
刘充嫒只知道半夜抹眼泪,却也不敢主动来找皇帝,甚至不敢告诉儿子。
还是雨珠鼓起勇气,找上了王伏胜,向他询问原因。
王伏胜当时已经暗暗欣赏雨珠,所以没有为难她,将原因告诉了她。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