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62节

  张文瓘在史书中也有几分名气,而且和狄仁杰一样,有断案之能。

  李治当即点头,道:“那就召张文瓘入京,担任虞部郎中!”

  便在这时,王伏胜走了进来,低声道:“陛下,刚刚传来消息,崔相卒于家中。”

  李治怔了怔,轻叹一声,道:“知道了,传旨礼部,厚葬崔公。”

第165章 后宫例会

  正日大朝会这天,太极宫又是一片热闹。

  李治在前朝接受百官朝拜。武媚娘在后宫给嫔妃们赏赐岁例。

  与去年相比,前朝发生很大变化,这其中,宰相就换了一大半。

  崔敦礼死后,李治并未再添新的宰相,而是把尚书左仆射于志宁,迁为了侍中。

  尚书省左右仆射虽位高权重,然而实际职能,已被六部长官所替代,就算不设置也没有影响。

  就比如李勣这个右仆射,从来不去尚书省坐衙,也没有任何妨碍。

  李治这番安排,就是为了减少宰相的数量,从而加强皇权。

  永徽八年,大唐的宰相只剩六人,分别是:李勣、刘仁轨、于志宁、李敬玄、辛茂将、阎立本。

  这六人除于志宁外,全都是李治亲手提拔拜相,不会再有人跟他明着唱反调了。

  去年由长孙无忌押班,代表群臣向李治拜年,今年则换成了李勣。

  这一年多来,李勣一直默默支持着李治,真正称得上劳苦功高。

  而且他十分低调,只会在李治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平日是看不到他的人影的。

  李治当然要给予回报,让他享受一下和长孙无忌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臣尊荣。

  与前朝相比,后宫就没什么变化了。

  嫔妃依然是三个,连个新才人、美人都没有,九嫔就更不用提了。

  后宫的女人都很有默契,皇帝既然不主动扩充后宫,谁也不会没事找事,给自己找个分宠的。

  武皇后虽然强势,然而一年下来,只要大家安分守己,她也不会刻意针对谁。

  有过之前武氏斗萧王的那段诡谲动荡的后宫经历,大家都对现在的平和日子很满意。

  除嫔妃外,命妇们去年都没有参加例会,今年却不同,周国夫人姬揔持一大清早就来到后宫,成为立政殿内唯一的一品国夫人。

  原本徐槿还担心姬揔持是来惹事的,后来见她与武皇后言谈甚欢,甚至带着几分巴结,才知她是来为皇后站台的。

  其实哪用得着她站台?

  武皇后三子在手,后宫嫔妃们早就熄了跟她争宠的心思,只求安安稳稳过日子便行。

  例会在一片平和中度过。

  大家都很满意,因为今年贡品多了,尤其是西域国家的贡品,比往常多了一倍。

  去年还是抢手货的乌膏,今年已经人手十盒了。

  郑贵妃拿着一只白玉观音像把玩了一会,笑道:“今年倒是有很多祈福的东西呢。”

  武媚娘手中也拿着一串宝缨络,微笑道:“都是天竺那些国家送来的,你们都多拿一点,好早点给陛下诞下子嗣才好。”

  皇后有三个儿子,故而这话说的格外大气。

  众女正有此心思,也不再客气,纷纷选中心仪的祈福饰物。

  其中有三物最为珍贵,分别是:象牙佛塔、舍利宝塔、菩提子佛珠。

  三女各自选了一样,刘充嫒因为有儿子了,所以最后选。

  姬揔持也带了几件道门求子的平安符,给每人送了一个。

  这一批贡品选完后,武媚娘拍了拍手,又有一队宫人端着一盘盘光鲜夺目的贡品过来了,竟有大半都是乐器。

  徐槿侧头一笑,道:“这回郑姊姊可要欢喜了。”

  郑贵妃笑道:“这些乐器好看是看好,却并不适合演奏,只能拿来当装饰品。”

  原来这些乐器要么是金银所制,要么镶嵌着珍珠宝石,光鲜亮丽,却并不实用。

  随着宫人们走近,众女都发出赞叹之声。

  原来其中有两件乐器十分奇特精致,一种看起来像只凤鸟,另一种看起来像龙。

  刘充嫒走到那只凤鸟乐器旁,感叹道:“天下竟还有如此奇特的乐器!”

  此器似琴,面饰虺皮,弦有十四根,项有轸,凤首向外,轸有鼍首。

  武媚娘道:“郑妹妹是器乐大家,可知此为何物?”

  郑贵妃轻抚鼍首,道:“听说骠国有一种乐器,名为凤首箜篌,不知是不是此物?”

  武媚娘拍手赞道:“说对了,不愧是咱们后宫第一音律大家。”

  姬揔持望着那似龙之物,笑道:“还请贵妃再告诉我们,此物又是何器?”

  此器如龟兹制,项长二尺六寸,腹广六寸,二龙相向为首;各有三根轸柱,弦随其数,两轸在项。

  郑贵妃微笑道:“骠国以两件乐器最为有名,其一是凤首箜篌,其二是龙首琵琶。此物定然是后者了。”

  武媚娘道:“这就叫千里马遇上了伯乐。几位妹子,姬夫人,我将这两物赐给郑妹妹,大家可同意?”

  徐槿微笑道:“您给我们,我们也不会弹呀,还是让郑姊姊拿去弹给陛下听吧。”

  除了骠国的两件乐器外,其他乐器都是六诏国上供而来的。

  众女各自挑选了几件乐器,命随身侍女装好。

  贡品大家很快都分完了,便坐着一起说起了闲话。

  妇人之间的话题,关注点往往不同,她们不会去关心朝堂换了哪些宰相,也不会关心六诏、天竺等国为何来朝拜。

  她们关注的都是一些琐碎之事,比如哪两个家族又联姻了,哪位命妇的女儿到了嫁人的年纪。

  郑贵妃忽然问道:“对了,殿下,常山公主呢,她怎么没有来参加例会?”

  武媚娘道:“她去了新城公主府,驸马今年不回来,新城公主孤孤单单,常山公主便请了旨,去公主府陪妹妹。”

  郑贵妃微笑道:“要说咱们这位公主殿下呢,年纪也不小了,也不知有没有个中意人。”

  徐槿道:“听说倒是出宫了几次,也不知有没有相中谁家良人。”

  刘充嫒道:“陛下没有帮她安排婚事吗?”

  在她看来,公主的婚事应该直接由皇帝指配便是。

  武媚娘道:“我倒是和陛下提过此事,不过陛下说让常山自己挑选,我们不必过多干涉。”

  众女听到皇帝如此说,也不好再帮找良配,于是转移了话题。

  临近午时,例会结束后,众女全都满载而归。

  大年初三,又是禁苑的狩猎比赛。

  上次的狩猎,薛仁贵一鸣惊人,再加上李勣、程知节这次也参加狩猎,外国小队已不指望能击败大唐。

  然而这并不代表这次狩猎没有悬念。

  大唐内部的竞争,比往年都要激烈。

  李勣、苏定方、程知节、尉迟恭。

  这四人嘴上不说,心中却都较着劲,想试一下全力以赴,能否超过薛仁贵。

  除此之外,裴行俭、周智度、萧嗣业、任雅相等人也都想要角逐大唐内部的五个名额。

  再加上上次成绩不错的高侃,以神射闻名的契苾何力。

  李治也不好直接任命,不得不先举办一次内部大赛,选出代表大唐参赛的五个名额。

  内部大赛在初二下午进行,地点在飞龙院,规则简单,射靶取人,只不过标靶有点远,有一百步。

  唐朝时期的步,指的并非一步,而是左右各一步,有1.5米左右。

  军中射靶都是六十步为标准,八十步能射中标靶者,就属于神射手。

  这次选的是大唐最优秀的射手,所以定百步距离,差不多一百五十米,相当于普通弓箭的最远距离了。

  参赛之人,用的全部是特制的硬木长弓,弓力比普通弓更强,射程也更远。

  每人射十箭,取中靶最多的五人。

  这一场比赛,不仅关乎能否替大唐出战,还因李治赛前对左右笑曰:“此次获胜的五人,可称得上朕的五虎上将军。”

  这句话给每个人都打了鸡血,谁不想成为皇帝青睐的将领?

  比赛开始前,他们就开始活动身体,从而让状态达到最好。

  经过一场激烈角逐,最终由五人取胜,代表大唐参赛,分别是:薛仁贵、苏定方、李勣、尉迟恭和程知节。

第166章 禁苑冷箭

  离开朱雀门后,裴行俭与苏定方一起朝着苏府而行。

  苏定方最近已开始将自己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心得,悉数传授给裴行俭。

  正日沐假结束后,裴行俭就要出发前往安西。

  时间不多,所以他这几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苏府。

  两人牵马步行,苏定方忽然道:“守约,你刚才故意留手了吧。”

  刚才射箭比赛时,有四个人十箭全部中靶,分别是薛仁贵、苏定方、李勣和尉迟恭。

  另有四人十箭中九,分别是程知节、契苾何力、裴行俭和高侃。

  裴行俭和高侃主动退让,只剩下契苾何力跟程知节争。

  原本契苾何力一步不让,嚷嚷着再比一场,也不知程知节和他说了什么,契苾何力这才主动退让。

  然而苏定方却很清楚,裴行俭的箭术并不逊色自己,刚才最后一箭,他是故意射偏。

  裴行俭笑道:“还是瞒不过您,学生确实故意射偏。”

首节 上一节 162/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