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29节

  屋外跪了一排人。

  姬思忠跪在最靠近石阶的位置,已有两个多时辰。

  他满头大汗,双腿发麻,却也只能强自忍耐。

  他很清楚自家姊姊脾气,这次若不能打动她,以后更加不可能了。

  上玄月缓缓升起,月光清幽似水。

  不知过了多久,“吱呀”一声,大门被人推开。

  一名四十多岁的宫装女子走了出来,五官端丽,眼角有明显的鱼尾纹,正是周国夫人姬揔持。

  姬思忠大喜,正要开口,忽然瞧见姬揔持手中拿着一根绳子。

  姬思忠急道:“阿姊,你想做什么?”

  姬揔持板着脸,道:“你既来求我,肯定犯了事,我要将你捆到圣人跟前,听凭发落!”

  姬思忠急道:“阿姊,我只是收了人家一点钱,帮他们改了年底考评,您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姬揔持怒道:“闭嘴,别污了我的耳朵!”

  姬思忠颤声道:“您别忘了,阿耶、阿娘死的时候,让您照顾我的。”

  姬揔持怔了怔,露出迟疑之色。

  便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没过多久,庭院闯进一群衙役,将姬思忠围住。

  姬揔持皱眉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我府邸?”

  衙役们分开,一名青年官员走了出来,朝姬揔持拱手道:“本人薛元超,奉刘相公之命,捉拿姬思忠!”

  姬揔持怔了怔,手中绳子落在了地上。

  薛元超见她不说话,一挥手,道:“拿下。”几名衙役冲上去,抓住姬思忠。

  姬思忠一边挣扎,一边大喊道:“阿姊,救我!”

  姬揔持脸上露出不忍之色。

  薛元超挥手道:“带走。”

  姬揔持忍不住道:“且慢。”

  薛元超转头望着她,淡淡道:“周国夫人,您一向颇有贤名,不会想要包庇令弟吧?”

  姬揔持咬了咬牙,道:“能不能等我入宫一趟,再行审问他?”

  薛元超冷哼道:“您这是想利用与圣人的关系,徇私情吗?”

  姬揔持急道:“他是我胞弟,我为何不能帮他说话?”

  薛元超沉声道:“您身份特殊,若是借此惑上乱法,不怕受天下人指责吗?”

  姬揔持怒道:“你无礼!”

  薛元超哼道:“您请自重。”

  姬揔持跺脚道:“我不与你理论,我入宫找圣人说话。”命人备了马车,朝皇宫而去。

  ……

  长乐门外,张多海见姬揔持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上前拱手道:“下官张多海,见过周国夫人。”

  姬揔持微微皱眉,道:“你是在此处等我?”

  张多海微笑道:“卑职奉皇后之命,在此处等您多时,还请您随我入宫吧。”

  姬揔持心中一沉。

  她很清楚武皇后的手段,当初四大乳母之一的薛氏,就是得罪了武皇后,被贬为郡夫人。

  对方特意派人等候,显然已算定她会入宫,更令她心中难安。

  姬揔持怀着沉重的心情,随着张多海进入立政殿。

  武媚娘正坐在寝殿凤榻上等候,见她进来,起身笑道:“保傅,您来了,快请坐。”

  姬揔持看了武媚娘肚子一眼,敛衽一礼,道:“妾身拜见皇后殿下。”

  武媚娘拉着她在凤榻坐下,微笑道:“您是长辈,不必多礼,来人,看茶。”

  在后宫之中,当有人对你冷脸以待时,并不可怕。若是笑脸相迎,热情有加,反要格外小心。

  这是姬揔持在后宫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她心中暗暗警惕,道了声谢后,端坐不语。

  武媚娘轻轻道:“姬保傅是为令弟来的吧?”

  姬揔持知道瞒不过去,低声道:“妾身自知不该入宫,然而他毕竟是妾身一母胞弟,骨肉之情,实难割舍,妾身这才冒昧入宫。”

  武媚娘感叹道:“您的心情我能理解。然而,我还是要劝您一句,您入宫只会害了令弟。”

  姬揔持皱眉道:“殿下何出此言?”

  武媚娘道:“最近宫中发生了几件大事,您可知晓?”

  姬揔持摇了摇头。

  她是道教徒,离宫之后,在家清持自修,并不问外事。

  武媚娘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道:“赵国公之事,您可听说了?”

  姬揔持心中一惊。

  长孙无忌的事,影响巨大,传遍全城,纵然是她,也颇有耳闻。

  她更加明白,长孙无忌与武皇后是死对头,心中暗想:“她忽然提起赵国公,莫非是在吓唬我?”

  武媚娘又道:“去年十一月,徐充容自请将兄长外放,就在上个月,吾也请命,外放了两位兄长。”

  姬揔持微微变色,隐隐察觉出这其中有什么关联,想了半天,却依然想不出头绪。

  “还请殿下明示。”她轻声问。

  武媚娘道:“您请想想,赵国公与陛下是什么关系?”

  姬揔持愣了愣,心中猛地一惊。

  长孙无忌是圣人的亲舅舅,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圣人却迫他致仕归隐,这在重视孝道的唐朝,很容易被人诟病。

  圣人为了大局,对待亲人如此绝情,肯定对此非常敏感。

  这时,若有人在他面前表现骨肉情深,很容易刺激到圣人。

  所以徐充容请旨外放兄长,武皇后也请旨外放两位继兄。

  两人皆以国事为重,将亲情放在一边,都是为了让圣人的面上能好看一些。

  姬揔持苦笑一声,道:“多谢殿下提醒,妾身险些犯下大错。”

  武媚娘柔声道:“您与圣人的关系不同,相信圣人也不会怪您,顶多自个伤心难过。”

  姬揔持摇头道:“妾身险些置圣人于不孝之境,实在不该。”

  武媚娘轻轻道:“我命人打听过,姬员外郎的罪名并不大,顶多贬官,不会因此革职流放。”

  姬揔持低声道:“皇后殿下有心了。”

  武媚娘正色道:“您是陛下乳母,便是大唐功臣,妾身自然不能让您受了委屈。”

  姬揔持瞧出武皇后在故意笼络她,话虽如此,心中却非常受用。

  “殿下过誉了。”她低头致谢。

  武媚娘微笑道:“我琢磨了一会,也帮您想了个主意,您要不要听听?”

  姬揔持忙道:“正要请殿下指教。”

  武媚娘缓缓道:“陛下让刘仁轨调查吏部,如今阻碍极大。您回去之后,可向陛下上表,请求重处令弟,有您带头,那些抗拒之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姬揔持是聪慧之人,立刻明白了武媚娘的用意。

  此时她挺身而出,帮圣人分忧,圣人嘴上不说,心中肯定会非常感激,对姬思忠也会多些好印象。

  姬思忠虽会被暂时惩处,但只要有这样一份好印象在,圣人将来迟早会重新启用他。

  姬揔持站起身,朝武媚娘行了一个大礼。

  “妾身叩谢皇后恩德!”

第135章 威慑四方

  五月五,端午节,群臣沐假,中书省只有一名官员值班。

  不料,一大清早,这名官员就收到一份奏章,赫然是周国夫人姬揔持上的表章。

  姬揔持上表,将姬思忠收取贿赂之事上禀,请求对自家兄弟严加处置。

  此事很快传遍长安,令很多朝臣极为失望。

  吏部与户部不同,虽然只是尚书省一个部门,却影响到朝野内外、甚至各道州县。

  很多官员虽不属于吏部,却因为某个吏部官员徇私,将历年考评拔高。

  故而,每一个吏部官员受到调查时,影响的是一大群曾受过其考核的官员。

  这些官员官职不高,多是中层官员,然而他们也有人脉,族中也有高官。

  就比如姬思忠只是个小小员外郎,姊姊却是一品周国夫人。

  这么多人的人脉加起来,形成的是一股极为庞大的力量。

  正是这股力量的暗中阻碍,导致刘仁轨每一步调查都极为艰难。

  比调查户部还难。

  今日是端午节,这些官员本打算联合起来,趁着端午宴,向皇帝求情。

  结果姬揔持这一份表奏下来,彻底封死了他们的路。

  连圣人乳母都大义灭亲,他们这时候再去求情,皇帝恼怒不说,他们名声也必受到极大损害。

  给同族朋友帮个忙求情可以,但如果牵扯到自己切身利益,那就只能说对不起了。

  到了晚上的端午宴,再无人提到吏部之事。

首节 上一节 129/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