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28节
“姨娘,儿回来了。”
抬头的间隙,瞟了一眼,只见郑贵妃正在跟一名四十多岁的妇人说话。
那妇人满脸微笑的朝高安公主行了一礼,道:“妾身见过公主。”
她长的非常丰腴,笑起来连眼睛都看不到了。
高安公主回了一个晚辈礼。
因高安公主并非郑贵妃女儿,郑贵妃便没有给她认辈分,直接让她喊那女子郑娘子。
高安公主站在一旁,听着郑娘子与郑贵妃说话。
那郑娘子也不知为什么,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了。
高安公主一脸困惑,郑贵妃让她回来,不就是让她陪客人说话?
她刚回来,客人怎么就走了?
待宫人将郑娘子送走后,郑贵妃侧躺在榻上,打了个哈欠,朝高安公主笑道:“累死我了,高安,姨娘可得多谢你。”
高安公主奇道:“姨娘,那大娘子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郑贵妃笑道:“当然是因为你呀。”
“我?”
郑贵妃笑道:“她来找我,其实是为人求情的,弯弯绕绕说了一大堆,我可受不了,只好喊你回来。”
“为何我回来了,她就走了呢?”高安公主依然一脸迷糊。
郑贵妃道:“你知道她夫郎是谁吗?”
高安公主摇了摇头。
郑贵妃道:“她夫郎是宰相李义府。她来找我,是想让我在大家面前,替李敬玄说话,你在场的话,她就不好继续说了。”
高安公主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问:“那您帮她吗?”
郑贵妃摇头道:“傻孩子,这种事可帮不得,陛下最不喜后宫干政。她先去找的皇后,连皇后都拒绝她了,我何必触那个霉头呢?”
高安公主呆呆道:“那我是不是也要注意,不能干政?”
郑贵妃噗嗤一笑,道:“你又不是后宫,不必在意。”
高安公主皱着小眉毛,点了点头。
郑贵妃忽然问道:“你手上抱着什么?一直拿着不累吗?”
高安公主这才想了起来,将卷轴拿过去,递给郑贵妃。
“姨娘,这是徐姨娘让我给您的。”
郑贵妃接过一看,只见卷轴上写着一首诗词。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郑贵妃笑道:“这首诗词倒有些意思,初看大俗,再看俗中有雅,倒也不凡,也不知是何人……”
目光挪到角落时,忽然呆愣住了。
高安公主眨了眨眼睛,道:“姨娘,怎么啦?”
郑贵妃盯着卷轴角落处,只见上面写着“郑鸣玉”三个字。
“高安,这首诗词,你徐姨娘是从哪里得来的?”郑贵妃一脸紧张的问。
高安公主道:“我不知道呀。”
郑贵妃坐起身,问道:“你还想去蓬莱殿吗?”
高安公主点头道:“想,刚才都没怎么玩,就被您喊回来了。”
郑贵妃道:“那好,我们一起去蓬莱殿。”
两人一起来到蓬莱殿正殿,只见徐槿正在教义阳公主读书。
她似乎猜到郑贵妃要来,朝义阳公主笑道:“和你妹妹去玩吧。”
两个小公主一起出去了,殿内只剩下徐槿和郑贵妃。
郑贵妃在徐槿旁边坐下,忙问:“妹妹,鸣玉那首诗词,你从哪里得来的?”
徐槿笑道:“这是翰林院的待诏们,从长安城收录的,听说与高有道有关。”
郑府家人早就派人传讯入宫,说郑鸣玉与新科状元高有道私交不错。
郑贵妃听说与高有道有关,更加好奇了。
“到底什么情况,你可得跟我仔细说说。”
徐槿笑道:“听那待诏说,昨日新科进士们,在芙蓉园举办文酒会,席间斗诗,高有道念出此诗,说是荥阳郑氏的郑鸣玉所作。”
高有道作为新科状元,又是天子近臣,如今正炙手可热。
这番话显然是在帮郑鸣玉扬名。
“难得高校书有心了。”郑贵妃感慨道。
第134章 周国夫人姬揔持
五月天,清晨的空气清新而温暖。
长风徐徐,秋谧园内的牡丹花都已盛开。
牡丹花的香味浓郁宜人,馥郁持久,令人如置香海。
对孕妇来说,牡丹花的香味却过于浓烈了。
李治陪武媚娘在园中走了没一会,便拉着她返回立政殿。
武媚娘命人端上药膳汤,趁李治喝汤的时候,笑道:“陛下,这两日,可有不少命妇入宫,您可知原因?”
李治道:“是来陪你说话解闷的吧?”
武媚娘摇头道:“她们可不止来找妾身一人,还有不少人去找贵妃、充容、充嫒。”
李治愣了一下,道:“是不是端午节的缘故?”
今天是五月初四,再过一日便是端午节。
唐朝的端午节也要放假,皇帝还要在端午节举办端午宴。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属于大臣的节日。
宴会之上,皇帝会给大臣们赐扇、赐衣、赐物,命妇们趁机进宫见妃嫔,也说得过去。
武媚娘正色道:“她们平日端午节,从来不进宫。这些人入宫,是为吏部之事。”
李治放下汤碗,眉头皱了起来。
他知道刘仁轨最近在调查吏部,而且遇到很大的阻碍。
每日都要大量奏章,弹劾刘仁轨和清流官员以公谋私。
若不是李治全力支持,刘仁轨早就查不下去了。
“她们进宫是为了替夫郎求情?”
武媚娘点点头:“她们是这个意思。不过陛下不必忧心,贵妃她们都很有分寸,不会因为这些事,来打扰陛下。”
李治点点头,最近与徐槿她们见面,确实无人向他提起这些事。
武媚娘又道:“陛下可还记得,您当初把李敬玄派到吏部?”
李治道:“朕自然记得。”
武媚娘道:“如今他也被查了。他夫人和李义府夫人一起入宫,找上妾身,想让妾身帮忙说话。”
李治看了她一眼,道:“媚娘,你想让朕下旨,阻止刘仁轨对他的调查吗?”
武媚娘笑道:“妾身并无此意,也无此必要。”
李治道:“哦?”
武媚娘道:“陛下您想,吏部官员多是世家派系,不知多少眼睛盯着李敬玄,他若犯错,早被弹劾了。”
李治笑了笑,道:“有理。”顿了一下,道:“那你为何忽然提起此事?”
武媚娘道:“妾身在意的不是李敬玄,而是姬思忠。他的夫人也入宫了?”
“姬思忠?”李治脑海中开始搜索关于此人记忆。
不一会,便想起了此人,原来他是周国夫人姬揔持的弟弟。
姬揔持正是李治四大乳母之一。
这名女子的经历非常传奇,与上官婉儿有几分类似。
姬揔持是隋朝大臣姬威的女儿,嫁给义安王李孝常的儿子。
后来李孝常造反,她受到牵连,被打入掖廷。
姬揔持凭着自身才华,获得长孙皇后赏识,担任李治保傅。
因她忠顺勤勉,连唐太宗都对她赞赏有加,封她为三品郡夫人。
李治继位后,她又被晋封为周国夫人。
因夫家不在,李治赐给她一座周国夫人府,让她居住。
李治想到此处,说道:“媚娘,你担心姬揔持被她弟弟说动,也来求情吗?”
武媚娘点点头,道:“周国夫人虽素有贤名,但夫家不在,如今只有两个弟弟。妾身担心她把持不住,也来令陛下为难。”
李治摆手道:“媚娘你多虑了,就算她是朕的乳母,朕也不会因她而徇私。”
武媚娘微笑道:“但愿她能在此事之上,保持清醒。”
心中寻思:“陛下一向对乳母孝顺,这句话应该言不由衷,我得想个法子,不让他为难才是。”
……
深夜,周国夫人府。
屋子里亮着灯,却听不到任何动静,看不到任何人影,有一种诡异的阴森之感。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