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26节
阎立本摇头道:“不必,兄长临死前,依然一心为公,我若因他之故,耽误公事,兄长反会怪我。”
卢承庆点点头,不再多劝。
两人一同穿过朱雀门,又过了承天门,沿着宫道很快来到甘露殿外通传。
不一会,王伏胜走了出来,微笑道:“陛下有旨,传两位觐见。”
一刻钟后,李治快步从殿内走出,朝着宫门方向而去,阎立本和卢承庆紧随其后。
此情景恰好被远处的张多海瞧见了。
张多海原本找皇帝有事,见皇帝面色凝重,步履匆匆,似乎有什么大事,便不敢过去了。
等李治走远,他快步来到甘露殿,只见大殿之内,小吉正在整理御案上的奏章。
张多海朝他招手道:“小吉子,你过来。”
小吉走了过去,道:“拜见张少监。”
张多海低声问道:“我刚才看见圣人匆匆离开大殿,你可知道是什么缘故吗?”
小吉道:“阎大监卒了,陛下说要亲自去阎府,祭拜阎大监。”
张多海点点头,转身离开甘露殿,快步朝立政殿返回。
大殿之内,武媚娘正在换衣服,见张多海一个人回来,便问:“怎么,陛下还在忙公务吗?”
张多海道:“回殿下,阎立德卒了,陛下前往阎府祭拜去了。”
武媚娘感叹道:“他才刚过六十吧,可惜了,我大唐又少一位能臣了。”
“您要等陛下回来吗?”
“不必了,吾自己去园子逛逛吧。”
武媚娘如今有三个多月身孕,御医建议她每天适量走动一会。
除常朝外,每天这个时候,李治都会过来陪她散步,今日没来,她才派张多海过去瞧瞧。
她出了立政殿,刚在秋谧园逛了一刻钟,江尚宫便来汇报,武顺来了,而且找她有急事。
武媚娘吩咐道:“让她直接来园子里吧。”
不一会,武顺便来到秋谧园,朝武媚娘肚子看了一眼,笑道:“好像又大了点,长的可真快,我看这孩子肯定是个皇子。”
武媚娘笑道:“胡说,长得快也不一定是儿子。你来找我,又有什么事吧?”
武顺道:“哎,别总一幅把我当做麻烦的样子呀,我也不想来,是母亲让我来的。”
杨夫人已经回武府了。
几日后,玄奘要在大慈恩寺讲三天佛法。
杨夫人是虔诚的佛教徒,武媚娘知道母亲很想去听佛,就让母亲回府住几天。
武媚娘道:“母亲有什么交代?”
武顺笑道:“还不是武元庆他们的事,他们三天后就要离京了,母亲的意思是,武元庆和武元爽离开无妨,最好把武三思、武承嗣留下来。”
武媚娘凤眉一挑,道:“是那两小子,又去找母亲求情了吧,你为何不阻止?”
武顺叫屈道:“我要照看两个孩子,哪有那个功夫啊,而且我琢磨着,他们俩留下也好。”
武媚娘一言不发望着她。
武顺陪笑道:“我可不是为自己啊,你想想,那么大一个武府,总要人顾着不是?我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照顾母亲,哪有功夫打理家事?”
武媚娘沉声道:“你现在说也晚了,我已经上了表,倘若反悔,岂不是惹朝野笑话?”
武顺叹道:“那没办法了。哎,敏之还小,到时来了客人,也要我和母亲去接待,只怕也会惹人笑话。”
武媚娘默然半晌,道:“让他们留下来也有个法子。”
武顺大喜,道:“好妹子,我就知道你有办法。”
武媚娘没好气道:“你就等着我这句话吧?”
武顺讪讪一笑,道:“我知道你孝顺,肯定不会让母亲受委屈。”
武媚娘叹了口气,道:“你去找于志宁吧,他是个聪明人,只要你开口求情,他便知道是我的意思,定会为武三思他们求情。”
武顺喜道:“那好,我现在就去。”转身快步离开。
第132章 拥武派元老
五月初一,沐假日。
这是贺鲁被擒以来,大唐第一个沐假日。
官员们趁着假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
芙蓉园是众官员首选之地,曲江池之上,尽是画舫笙歌。
柳树池畔,也尽是郊游踏春的才子佳人。
一艘画舫顺流而下。
李义府坐在船首,抬头望着烟波浩渺的江面,举杯笑道:“来,李郎中,为我前线大唐健儿,满饮此杯。”
在他对面坐着一名中年男子,和他年纪差不多大,正是吏部郎中李敬玄。
李敬玄比李义府小一岁,也是拥武派元老人物,他和李义府一样,联宗于赵郡李氏。
两人名义上是同族,故而私交也比别人更加亲密些。
李敬玄默默饮了一杯,却没有说话,望着岸边出神。
他生性冷峻,李义府也不以为意,顺着他目光看去。
只见一片水榭内,十几名年轻男子正在饮酒笑谈,有人作诗,有人作画,还有人下棋。
李义府笑道:“这帮小郎君,倒有点意思,莫不是国子监的生员?”
李敬玄沉声道:“他们都是今年的进士。”
李义府微微一愣,仔细一瞧,果然在人群之中,瞧见了高有道、卢照邻等人。
“嗯,不错,是新科进士。”
李敬玄冷着脸道:“李侍郎可知道,为何还有这么多进士逗留长安?”
李义府心中一凛,道:“对啊,都五月了,铨选还没选完吗?”
李敬玄沉声道:“今年是丙辰年,科举二月末揭榜,取仕一百多人。如今已到五月,依然有大半进士,未能授予实职官。”
李义府目光一闪。
历来吏部铨选,有时会比较慢,但那是朝廷官员满额的情况。
如今皇帝正在整饬吏治,尤其是户部,几乎一半官员都获革获贬。
地方上应该会有很多官员补上来。
如此一来,地方缺口极多,铨选不可能拖延这么久。
“李兄,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敬玄抬头望着他,道:“最近柳盛被抓的事,你听说了吧?”
李义府点点头:“听说了,罪名语焉不详,说什么他在家蓄养舞姬,只顾玩乐,怠慢公务,就给送到大理寺去了。”
柳盛的案子,因涉及到王皇后,故而并未对外公开。
李敬玄道:“自此事之后,吏部人人自危,刘仁轨已经在调查吏部了,大家都担心,户部之事在吏部重演,哪还有心思办公?”
李义府笑道:“该担心的是世家派系,你何必操心?”
李敬玄凝视着他,道:“你以为他们就没有调查我?”
李义府变色道:“他们连你也查?”
李敬玄点了点头,倒了杯酒,一饮而尽。
当初废王立武时,世家派与拥武派争斗激烈。
吏部是世家派的地盘。
为了与世家派争斗时占得先机,李敬玄向唐高宗自告奋勇,进入了吏部。
可想而知,李敬玄在吏部的日子多么艰难。
李敬玄是唐高宗当太子时的侍读。
进吏部之前,他的官职是中书舍人。
唐高宗本想升他为吏部侍郎,结果褚遂良强烈反对。
李敬玄最终以吏部郎中的身份,进入吏部。
官职相当于下降了。
废王立武的成功,他可以说是劳苦功高。
结果武皇后上位后,只有李义府一人得到嘉奖。
皇帝启用清流,拥武派官员则被冷落。
皇帝晋升徐孝德为吏部侍郎,仿佛忘了他这个劳苦功高的郎中。
李敬玄原本就抑郁,如今那些刚上位的清流,转头就开始清理吏部,甚至调查到他头上,怎不令他愤怒。
李义府见他默认,一拍桌案,怒道:“陛下只是让他们借机清理世家派系而已,他们查你做什么?”
李敬玄冷冷道:“在清流眼中,我们与世家派系,只怕没什么区别!”
李义府道:“你不必担心,我会将你的事上禀圣人。”
李敬玄苦涩一笑,道:“李侍郎,圣人眼中如今只有清流,你觉得说了就有用吗?”
李义府怔了怔,默然不语。
圣人的变化,他自然看在眼里,甚至看的更加透彻。
圣人如今重用的并非清流,而是废王立武之后,他亲手提拔起来的一批官员。
刘仁轨、上官仪、卢承庆、狄仁杰、杜正伦等。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