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306节

  但洪寿毕竟是在江南经营日久,即使不是总督,只怕江南左右布政使在一些大事的决策上面,要听洪寿所言。

  也就是说,洪寿依旧是江南总督,依旧是江浙地域的一把手。

  说起来,嬴渊倒是有些佩服胡永忠。

  世人说胡相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起初,嬴渊是不信的。

  但自从走到地方上多了,随便一个人拉出来,都与胡永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文臣也就罢了,甚至就连江南许多武将,都曾受过胡永忠恩惠。

  说句不好听的,这要是搁在乱世,老胡振臂一呼,只怕天下响应者多如牛毛啊。

  “洪总督,其实在来江浙地界之前,我就有个困惑,洪总督毕竟是武将,如何做得胡相公的门生?”

  嬴渊不说江浙灭倭之事,态度就已经很明确了。

  江浙存不存在问题,发现问题要不要解决,如何解决,不能仅由洪寿一人说了算。

  “听闻将军曾收过一名弟子,乃是我江浙人士,名叫于节庵。”

  “京中各卫指挥使都称其为于先生。”

  “将军不也是武将?因何收了读书人为弟子?”

  洪寿年逾五十,满头白发,说话语气听起来倒是和蔼可亲,只是让嬴渊觉得有几分刺耳不适,

  “洪总督远在江南,倒是对京城的事情颇为了解。”

  洪寿笑呵呵道:“将军可是我大周炙手可热的人物,关于您的事,只怕想不知也难啊。”

  说罢,他缓缓起身,面朝不远处官道,感觉到地面沙石抖颤,忽而摇了摇头,抚须道:

  “将军,看来你给你我二人今日之议,并未留下太多时间。”

  嬴渊道:“我奉皇命来此,与地方官吏接触太深,总归是有些不好。”

  洪寿点了点头,“将军可给江南留有时日?”

  嬴渊道:“万骑营练兵少说也要半年,至于半年后如何,就不是你我能够决定的了。”

  洪寿大笑道:“嬴将军,实不相瞒,老朽年轻可不愿留在这江南偏安一隅,也想纵马驰骋,看一看那广袤草原。”

  “只是,老朽没有嬴将军的这份运气而已。”

  嬴渊轻叹一声,“想做什么、要什么,向来都需自己争取,我常说,生逢此世,就是要看谁比谁更能豁得出去。”

  “将军不敢豁出去,留在了江南,护佑一方百姓安宁,倒也不错。”

  洪寿缓缓转身,摇头道:“我与将军所走的道路始终都不相同,您有陛下庇佑,自可随心所欲,可是老朽...顾及的事情,难免多了些。”

  嬴渊正色道:“洪总督正当年,若是像胡相公那般,动不动就将‘老朽’二字挂到嘴边,总归是有些不妥。”

  与洪寿聊了那么久。

  有一件事情,嬴渊可以确定。

  那就是,洪寿对于京城中的胡相公,并无太多敬畏。

  要不然,这江浙五府灭倭方略,不会就那么赤裸裸的递给嬴渊。

  也就是说,这洪寿表面看起来是与胡相公乃师生关系。

  实则,二人已算是离心离德,不过背后牵扯的利益集团太过广泛。

  因此,二人不可能彻底分崩,仍然会保留一份体面。

  再说,江南离不开洪寿,否则,倭寇对于江南的侵染,只怕会愈加严重。

  可是,江南无战事,那些倭寇,总不能是因为‘洪寿’二字,便就畏惧了他,不寻江南商贾的麻烦了吧?

  谁不知,江南之富,可甲天下?

  再提那抗倭方略...

  思来想去,嬴渊也只想到了一点儿,那就是,就连这位江南柱石,都与倭寇有染。

  江南情况如此,福建、两广呢?

  若不将内部问题解决,何以解决倭寇呢?

  任重而道远啊。

  “嬴将军,就此别过,待你来江南时,你我再一醉方休。”

  洪寿心知,已经没有留在此地的必要。

  他亦有预感,将来唯恐会与嬴渊有一战。

  至于是明战还是暗战,还要看将来局势发展。

  总之,嬴渊要动南方的基本盘,哪怕胡相公允许,手底下这些人,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些事情发生。

  洪寿离去之后,嬴渊一直心事重重。

  虽说,他背后有着朝廷的助力,但南方各省,涉及到的人实在太多了。

  如果真要行拨乱反正之事,还真不知,到最后,究竟谁是反谁又是正。

  返回万骑营行军队伍时,陈大牛见嬴渊一直沉默,便是好奇问道:

  “大哥与他究竟聊了什么?”

  嬴渊摇头不语。

  过了片刻,他才开口道:“大牛,这灭倭一事,说到底,与底层的老百姓没有太大关联。”

  “咱们要是揽下这个差事,可能要得罪很多人,还要杀很多人,稍有不慎,万劫不复,你觉着,咱们应该怎么做?”

  陈大牛听了,并未显得太过焦虑,依旧如往日般嘻嘻哈哈道:

  “大哥有句话说的不对,这倭寇之祸,虽是多针对于商贾,但是沿海一带的百姓,也是深受其害。”

  “俺可是听说,那些倭寇经常劫掠咱们大周女子,甚至逼害咱们大周百姓为奴为婢。”

  “冲这个,咱也得让那些倭寇知道知道,谁才是天王老子!”

  听到这里,嬴渊忽的大笑,

  “说的不错,就让此方地界知道知道,谁才是天王老子!”

第297章 呼延守业

  洪寿这种人的存在,本就是为了要保障士族阶级的利益。

  可是,最底层的那些老百姓们,又有谁会去保障?

  洪寿坐镇江南,看似使此地风调雨顺,但这背后,又拿取多少民脂民膏?

  江南是有钱,可有钱的,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士族。

  像是在江南土生土长的人,尽一生力,都不一定能在江南买房安家。

  更遑论外乡人?

  倭寇看似是外患,实则还是内患。

  嬴渊率万骑营将士继续南下。

  在前来此官道途中,他已经见识到了杭州府一带的备倭兵情况。

  与别地却有些不同。

  整座江南,总计有三万备倭兵,杭州府一万,每千人一队,相隔三十里有烽火台。

  宛若一座沿海长城。

  这般部署,可以有效的预防倭寇侵犯。

  但也仅限预防而已。

  至于洪寿这个人,究竟与倭寇是否有染,嬴渊也只是猜测而已。

  待来到宁波府时,除了洪寿之外,几乎东南、两广的高级将领都来了。

  江浙沿海一带,主要是宁波、台州、温州三府,皆归洪寿管辖。

  与杭州府情况相同,各府沿海一带,也都设有烽火台。

  嬴渊与各地诸将官一同巡视宁波海防,对此大为赞赏,

  “洪总督曾常年对阵倭寇,他对付倭寇,是有一套法子的,这一点儿,你们也要学一学。”

  说罢,他看着波涛汹涌的海面,忽然想起泉州水师,问道:

  “泉州备倭兵总兵呼延将军来了没有?”

  泉州府是沿海一带州府,受倭寇侵染最为严重的重镇。

  当时太祖建国时,曾创建下一支堪称天下无敌的水师。

  后来,因建国之后,水师建制无用,几经裁撤。

  如今,已经没有成建制的水军了。

  但泉州那边,因倭寇之乱太重,所以,昔日水军船只,有多半,都停留于泉州。

  因此,泉州也算是惟一有支规模极小的水师。

  但毕竟不是正规水师。

  待嬴渊话音刚落,一众将领里,走来一位年过四十的将军,站在嬴渊身后,作揖道:

  “末将参见大将军。”

  此人正是呼延守业。

  据锦衣卫调查得知,呼延守业是子承父业,而呼延庆的父亲曾参加过开国之战里较为重要的潘阳湖水战。

  也就是说,呼延守业可能懂得一些训练水军的法子。

  嬴渊想要组建水军,离不开这种人才的帮助。

  “去岁三月,倭寇肆虐泉州,呼延将军率兵驱赶,至海上,仅靠战船十艘,便将倭寇数十艘战船驱逐,震惊朝野。”

  “呼延将军,你为我大周在海上作战,起了一个好头,此举就是要告诉世人,海上作战,我大周也可。”

首节 上一节 306/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操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