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305节

  确保在决定铲除各地倭患时,能够做到知己知彼。

第295章 江浙五府灭倭方略

  嬴渊心里很清楚,即使东南之事进展的再顺利。

  待到迎春生产时,他也赶不回京城。

  于是在松江府期间,就将未来诞下子嗣的名字取好。

  若是女子,便取名为嬴姝,若是男子,便取名为嬴武。

  希望未来男丁,可以继承伯府传承,不至于像那些老牌勋贵一样,中途弃武从文。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要建立在当时皇帝的想法上。

  若任由忠勇伯府子承父业,那么在军中,嬴家的名望甚至要盖过皇家了。

  届时,皇家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不过,嬴渊的心态一直不错,将来的事,就要留待将来再说。

  次日,出发前往宁波府。

  江南、东南一带的军方大佬,此刻几乎都已聚集在宁波府一带,准备迎接嬴渊的到来。

  两南总督以及两广、福建各地总兵等,要属最聪明的,还是江南总督洪寿。

  此人已在嬴渊前往宁波府的途中等了数日。

  就是要在第一时间见到嬴渊。

  在九月二号左右,洪寿就在绍兴与宁波府的官道上等到了嬴渊。

  对于这位江南总督,嬴渊也早有意要结识。

  每年,东南各地域卫所,都会汇报与倭寇的战绩,虽说是有夸大的成份,但基本是与实际情况靠拢。

  唯独洪寿此人,嬴渊有些看不穿。

  因为自洪寿镇守江南以来,与倭寇的对决中,几乎无败绩。

  甚至有时候,就连嬴渊都觉得,常胜将军这个名号,应该要让给洪寿。

  一位是北方的传奇将领,一位是镇守江南多年从无差错的总督,他们二人的见面,必然让世人浮想联翩。

  认为这是南北双雄的会晤,也预示着军中新老一代的更迭。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洪寿来见嬴渊,可谓极其低调。

  甚至都未着甲胄,只是带了两名随从,着一身布衣,日日都在官道旁的亭中烧好茶水,等待嬴渊。

  后者得知此事后,当即一马当先,来到了洪寿等待的亭子这边。

  “敢问来人可是骠骑大将军?”

  洪寿虽已年过五旬,但中气十足,即使站在亭子里,与嬴渊相隔甚远。

  但是所言,依旧能清晰落在嬴渊耳中。

  前来相见洪寿,嬴渊也只带了陈大牛一人而已。

  “大哥,此人声如洪钟,想必内家功夫极其了得!”

  “还望大哥小心则个。”

  坐在马背上的陈大牛向嬴渊开口说道。

  自从跟着嬴渊来到京城以后,这位被军中将士都誉为莽夫的陈将军,不仅见多识广,就连武艺都是更上一层楼。

  所以能够轻易辨出对方功夫高低。

  然而,站在亭子里的洪寿,却让陈大牛看不清深浅。

  犹如他看嬴渊一般。

  “无妨,这个洪寿乃是朝廷命官,不至于害我,再则,咱们来南方,与他是敌是友,还尚且说不清。”

  说罢,嬴渊便孤身前往凉亭处。

  见状,洪寿也将身旁两名随从赶到一旁。

  嬴渊来到洪寿跟前,翻身下马,笑呵呵道:

  “洪总督特意在此地等我,是有什么话要说?”

  他一向直来直去惯了。

  洪寿一愣,伸出一手,道:“嬴将军还真是快言快语。”

  二人一前一后,步入亭中。

  待嬴渊刚坐下,洪寿便为他倒了一杯茶,笑道:

  “早闻嬴将军英姿,可惜你我一南一北,始终不得见。”

  “今将军奉旨来江南,我这个东道主,岂有不来迎接的道理?”

  闻言,嬴渊下意识眉头一皱,他没有想到。

  初次相见而已,但是这个洪寿,就已有些不满,在警告自己。

  无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有多高。

  可来到江南,强龙总归压不住地头蛇。

  “离京这些时日,我去过不少地方,沿海一带,几乎皆有倭患。”

  “然而自洪将军坐镇江南以来,这偌大的江南行省,几乎便没了倭寇生恶之事。”

  “想来,洪将军对倭患是有一定钻研,不知可否向本将军指点一二?”

  嬴渊此举,是在故意示弱,是要投石问路。

  意思是说,我初来乍到,不懂规矩,接下来该怎么做,还是要请洪将军指点一二。

  洪寿见嬴渊示弱,但他绝无因此便对嬴渊心生轻视的意思。

  毕竟,宁可相信猪会上树。

  洪寿也绝不愿相信,能深入草原数千里存在的人物,会是蠢材。

  “嬴将军言重,指点可谈不上,我不过就是对江南的地形了解一些,借此抗击倭寇罢了。”

  “所谓对付倭寇的法子...嬴将军去往各地调研数日,想必已是胸有成竹,我便不好班门弄斧了。”

  言外之意是说,只要你别搞事,只是去往各地闲逛一番,我们这些地头蛇,自然会给你一份功绩。

  可若不识好歹,这弄斧一事,怕是避不可免了。

  嬴渊开门见山道:“洪总督在此辛苦等了数日,不会只是要向本将军说这些无用之词吧?”

  言外之意是说,你要是大老远来到这里,只是为了给我一个下马威或是提个醒。

  那就来错了。

  嬴某这辈子,最不怕的,就是下马威。

  洪寿莞尔一笑,并未着急说些什么,只是从怀里拿出一张奏章,上面写着‘江浙五府灭倭方略’几字。

  见状,嬴渊接过奏章,好奇看了起来。

  洪寿缓缓开口道:“得知将军来江南目的之一乃是灭倭,我江南各府各卫,皆愿倾力相助。”

  “将军只需点个头,这份奏章上所述方略,便为将军所写。”

  “日后扫荡倭寇计成,也算为将军了却一桩忧事。”

  嬴渊合上奏章,不解道:

  “江浙各地联合灭倭,这计划看着是不错,能调动这一省兵力的人,只怕也就洪总督能够做到。”

  洪寿摇头道:“除了备倭兵,其余各卫,我无权调动。”

  “但是,将军身为行军总管,若是您下令,灭江浙倭患之日,便也不远了。”

  “在下可以保证,在五年之内,江浙地域,永无倭患。”

  嬴渊若有所思道:“这天大的好处落在我身上,若说不让我做些什么,我却是不信的,不知,我能帮到总督什么?”

  洪寿大笑道:“何须将军做什么?我等从戎所求,无外乎为国为民四字。”

  “于在下而言,要是有所求,那也是希望江浙地域能够风调雨顺,维持现状,便就够了。”

第296章 谁才是天王老子!

  嬴渊来两南地域要做什么,其实洪寿心里是有个大概想法的。

  他在官道上等了嬴渊那么久,也并非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其目的,是要为朝廷与江南之间,找出一条可以共存的道路。

  只是,还要看嬴渊领不领这个情。

  总而言之,嬴渊若是不应,今后他就别想调动一兵一卒。

  “将军,你年少成名,今后是可比卫霍的人物。”

  “若是在江南出了问题,写在史书上也不好看啊。”

  洪寿此言,便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嬴渊心怀忧患。

  倒不是因为惧怕洪寿这个地头蛇的原故。

  只是他觉着,区区一个江南都要这般棘手,那东南、两广之地呢?

  虽说除了江南之外,其余各省不设总督,各卫所自治,但只怕也少不了像是洪寿这样的地头蛇。

  其实朝廷早就将江南总督的职位裁撤,只保留所谓的‘都指挥使’一职。

  也就是说,洪寿其实早已不是总督,而是洪都指挥使。

  此举,意在保证江南粮仓不出问题的同时削减洪寿的权力。

首节 上一节 305/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操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