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264节
当然,马哈木做此让步,是要与大周商谈通商事宜。
他们看重的,是大周那具有蓬勃生机的大小集市。
嬴渊与姬长商谈了此事,姬长很快就答应下来。
不过,这一次的通商,不仅仅是在双方战略缓冲地带,建立一座大型集会那样简单。
而是允许双方商队,都可以自由出入彼此境内来做生意。
并且,可以允许鞑靼与瓦剌商队在大周经商时,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
或者是在大周各省首府,用物品向府衙换取一定数额的钱财。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创举。
也是胡永忠仅剩的在任几年里,做的一次较为大胆的尝试。
算是开创未有之先河,既然是开先河,那就不可避免的,摸着石头过河。
对此,私底下,嬴渊曾询问过胡永忠,
“如果这条路走到最后,发现是错的,且损失无可弥补,该当如何?”
后者答道:“好不容易找到一条路,不去走,怎知对错?”
如果这次中原与草原通商成功,无异于是将民族大融和的历史步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只是,步子迈的越大,越容易扯到淡。
且先不说,大周的商贾,愿不愿与草原合作。
单说那以物换物的方式,就极容易对大周固有的市场模式,产生不小的冲击。
一旦失利,国家信用何存?
国家的铜钱、纸币能否保证正常运行?
一旦功成,利益也是能够看到的。
那就是,除非是政治因素,否则,中原与草原,就再难爆发大规模战役。
不过,在嬴渊、汪朝宗、茹瑺、姬长等一些政治家眼里看来。
胡永忠做此大胆的尝试,是要在短期内,提振江南的经济状况,为以前的事情而买单。
允许与草原以物换物,就要允许国内商贾,跨省、跨行当以物换物。
物的标准是什么?
如若户部与各地都转运盐使司、市舶提举司、同知等,压不住物价,使物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均衡。
就会直接导致衡量物价的铜币上涨或是下跌。
以嬴渊穿越者的目光来看,这种做法,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毕竟,能保证一年两年不出问题,但能保证,长久不出问题吗?
前世,嬴渊历史上,发生的明朝银两膨胀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明朝开拓海运,用物品来换购银两,本质上,也是一种以物换物的方式。
大量白银与铜器的流入,导致基本生活用品短缺,尤其是绸缎、粮食等价格居高不下,发生粮比金贵的现象。
按理说,这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种地,快速实现暴富,使全国的民众,同时跨进中产阶级。
也是资本主义诞生的萌芽。
但坏也坏在这个萌芽。
有多少百姓,经过上百年的变故,还能真正掌握土地?
又有多少人,因为一些急事,就将开国平摊的土地,卖给了大户人家,成为大户人家的佃户?
这就直接导致,有钱人更有钱,穷苦人更贫困。
所以,对于开创以物换物的先河,嬴渊是持反对意见的。
但他不知道,为何姬长偏偏就同意了此事。
还让他亲自派人保护去往草原的使臣,让使臣与鞑靼和瓦剌,就以物换物的通商模式,达成初步共识。
按照常理来说,中原与草原的通商,对草原来说,绝对是利好的一件事。
但是马哈木还有野心在,试图控制乃至一统整个草原。
所以,就有来自宁夏那边的锦衣卫来报,说是有不少瓦剌势力中
所谓的勇士与杀手。
要在大周使臣去往鞑靼境内时,截杀使臣。
以破坏大周与鞑靼的合作。
届时,在国内舆论的影响下,哪怕是身为皇帝的姬长,也不能刚愎自用,独断乾坤,选择继续与鞑靼合作。
这样一来,即得利益者,就变成了瓦剌一人。
因此,使臣的安危,必须要得到全面保障。
为何不让瓦剌派人来?
除非是在动用军队的情况下,否则,鞑靼使臣,根本就出不了草原。
战争刚刚结束,大周的军队,也不能深入草原去保护鞑靼使臣。
思来想去,姬长还是决定,由大周派遣使臣出关。
原本姬长是打算派京城内锦衣卫。
不过这差事既然落在了嬴渊头上,他还是选择,让比较亲密的金陵锦衣卫与京城锦衣卫合作护送。
金陵锦衣卫指挥使纪禳,算是嬴渊阵营的人。
而嬴渊又欠着京城锦衣卫的人情。
思来想去,倒不如让二者相互竞争与合作,确保护送使臣的计划万无一失。
派遣明面上的人去护送还不算完,最好,再征集一些江湖好手。
此刻,漕帮大当家曹石,已广发英雄帖,请了江湖上较为有名的上百高手护送使臣。
参与此役的江湖好手,一时间,也被世人称之为‘护使义士’。
如今,曹石正带着几名在江湖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侠客与金陵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禳来到忠勇伯府。
嬴渊亲自接见,向众人阐述了护送使者的整个详细计划。
他打算兵分三路。
第一路,北上经榆林卫出关,这支队伍里的使臣,是嬴渊临时找人假冒。
第二路,出宁夏卫,使臣也是假冒。
第三路,出陕西,绕道贺兰山,经阴山出关入草原,只有这支队伍里的使臣,是朝廷派遣的正使。
如此大费周章,主要还是担心使臣一旦在国内出事,又会多生一些事端。
嬴渊需要时间,来平定江南倭患,短期内,不愿再与草原生出什么争执。
随后,纪禳就向嬴渊介绍起几名江湖上的好手,
“这位是南阳府‘乘风快剑廖无锋’,承平元年,鞑靼入侵,这位义士,曾一人一剑,深入大漠,连取鞑靼一十三名高手头颅。”
“这位是杭州府‘判官笔诸葛丹’,最擅刺杀,曾扮做江南丹青师傅,深入草原,为瓦剌贵族画像,成功刺杀瓦剌三名贵族子弟,全身而退。”
“这位来自大理府‘烈石刀陈青河’,年幼时曾助朱都督守蜀地。”
“这位是...”
“...”
一连介绍了足足八位豪侠。
都是江湖上响当当的高手。
当中还有位来自福建、广州一带的剑客,曾诛杀七名袭扰劫掠沿海村落的倭寇,一时江湖上人人无不称赞。
且送给他个名号——南侠江朝。
此人还曾前往阴山一带,配合锦衣卫,护送过阿禄台将死的消息。
期间,杀了数名来自草原的密探。
算是当中武功造诣最高者。
除以上所述,还有一人,嬴渊不曾关注,但此人曾教过京中一位贵公子武艺。
那贵公子叫做冯紫英。
第255章 究竟是谁的江湖?!
就连嬴渊都未曾意识到。
只是他对漕帮众子弟简单说的一句话。
却让江湖上堪称最顶尖的那批高手齐来助阵。
对于廖无锋、江朝这样的高手来说。
他们能来,并非是看在漕帮的面子上。
而是嬴渊。
如今,嬴渊不仅在朝中地位极高,就连在江湖上,都有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赛冠军。
以前的他,被江湖人称作小赵云。
但自草原一役结束后,那江湖称号,就直接变成‘赛冠军’了。
虽然念起来并不是太好听。
但‘赛冠军’这三个字,在江湖上,却拥有着比曹石还重的份量。
他们一听是嬴渊的号召,便以最短的时日,从大江南北,齐聚于此。
“见过赛冠军!”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