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368节

  外观大气,尤为奢华,

  可靠近城墙的百姓住的还是土房子。

  朝廷只是对其外观稍加遮掩,

  让它看起来没那么突兀,但差别终究存在。

  这种差别对实质或许没有太大影响,但对人心的影响却很深远。

  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

  日子久了,难免会有人产生‘人不如我,我为何不如人’的想法,

  到那时,礼乐崩坏就不远了。

  混凝土修筑的房子虽好且便宜,

  但在本官看来,这类房舍样式单调,只能用来遮风挡雨。

  而富商权贵以及你我,会去住这等房子嘛?

  住的仍是奢华而不失内敛的宅院、宽敞、舒心。

  如此一来,人为地划分高低贵贱,这可不好”

  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所有人的视线都在李原名身上,

  他坦然自若,声音醇厚:

  “现在的应天城,高低贵贱实质虽存在。

  但至少放眼望去,面上过得去,宅子和屋子看起来相差不大。

  而这混凝土修筑的房舍太过扎眼,一眼就能看到,

  百姓住在里面固然遮风挡雨,但来到外面看到权贵所住的宅院,

  岂不是在时刻提醒自己?我不如人?”

  李原名滔滔不绝,但在场的大人们都听进去了。

  礼部就是这样。

  说能干的事不一定能干,但说不能干的事,那一定不能干。

  毕竟在礼乐、人心方面,礼部最为擅长。

  许多事情初期看似影响不大,但长此以往就是国朝崩坏的根源,

  而礼部之所以尊贵,就在于它负责处理最为复杂的“人心”,也就是宣传工作。

  陆云逸也听进去了,眉头微微皱起,

  仔细思索后他确定,

  李原名不是无端生事,而是在切实履行职责。

  顿了顿,陆云逸沉声道:

  “李大人,下官并非要在城中建房,

  而是在城外的诸多村落建房,此次商行的奖项就是一种宣传。”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想起了那个“村庄重修”的奖项,

  不少人面露诧异,心中震惊。

  原本以为这只是商行内部的奖励,

  再往远了想,是为了吸引村庄加入商行体系。

  但真正目的竟然是另起炉灶?

  想明白这点后,不少人看向陆云逸的眼中多了几分忌惮,

  草蛇灰线、一举多得,这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李原名陷入沉思,看向身旁的右侍郎张智,眼神中带着询问。

  张智沉思片刻,轻声道:

  “陆大人是想把应天八县所有村庄都建成混凝土房屋?”

  陆云逸摇了摇头:

  “这是个宏大目标,建房必须有钱,

  可现在即便应天的诸多村庄,哪有钱?

  这需要时间!

  其中参与商行的诸多村庄,日后或许会有钱,

  那时他们就可以整修村庄,实现居住、劳作一体化的理想场景。

  按照预想,村庄之间的‘差异’会相互激励,

  促使其他村庄寻找赚钱和做工的机会,

  从而完成村庄的改造与重修。

  而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外出做工,还是开设工坊、或者与城中诸多商行合作,

  都会产生经济效益,也就是会有充足的资金流动。

  对朝廷而言,这种场景意味着数不尽的银钱。

  对诸多村落来说,日子至少能过得好一些,

  房舍能得到修缮,足以遮风挡雨。

  本官这些日子走访了许多村落,加上雇员们调查后发现,

  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有些余钱,逢年过节能买些肉食就行。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是有力无处使。

  缺少能让他们做工的工坊,没有适合他们干的活。”

  张智面露思索,沉声发问:

  “陆大人,您的意思是,以工代赈式的做工?”

  陆云逸挑了挑眉,轻轻点头:

  “在场诸位大人想必都知道,

  无论是生产水泥还是混凝土的工坊,日后都要在整个大明铺开,

  这其中涉及采砂、采石、工坊烧制、道路运输,

  还会衍生出诸多衣食住行等‘生计’。

  据工部初期测算,仅水泥工坊,上上下下能创造的就业岗位,也就是做工机会,

  至少

  一千万!

  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数以万万两计。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百姓不用为种地劳心劳力也能吃饱。”

  话音落下,屋内安静到了极点,

  在场的诸多主事发现,桌上的大人们怎么都一脸凝重。

  难道他们没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吗?

  不种地怎么可能吃饱?

  但在场的尚书、侍郎、都督们都明白,

  这并非不可能实现的壮举,

  以甘薯的特性,日后真有可能做到。

  但这不是重点,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最后一句话。

  一千万个就业岗位,数以万万两的经济效益。

  所有人都清楚,

  在整个大明,能产生如此效果的,

  只有一种,那就是军队。

  三百万卫所兵以及常备军,关乎至少三千万人的生计,

  产生的银钱何止万万两。

  而如今,有人告诉他们,

  混凝土工坊能让一千万人依靠其生活,

  这可比宋元时期的漕运厉害多了。

  屋内安静了许久,大概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李原名才缓缓开口:

  “改建村庄、一起建房,是为了推广水泥、混凝土工坊?”

  在场众人眉头微皱,怎么还有这一层考量?

  混凝土推广之后呢?他还想做什么?

  但陆云逸面色如常,轻轻点头:

  “正因如此,陛下和太子殿下才准许下官开展改建村庄之事。”

  李原名听后,脸色又凝重了几分,

  心中思索良久,最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世间事难有万全策,能有这样的结果已实属不易,

  此事还需再商议,不可贸然行事。”

  话虽如此,但在场几位都督和堂官都明白,

首节 上一节 1368/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