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4节

  将他们揪出来,九族灭了,家产全部充入国库。

  到时候不但假钞造成的损失能补回来,还能大赚一笔。

  事情有了解决的办法,他也终于松了口气。

  这是,陈景恪问道:“殿下,之前提议的,组建专门的宝钞管理衙门,不知可有准备好?”

  朱标点点头回道:“已经有了计划,准备等三月份开通宝钞兑换时,再正式组建。”

  陈景恪沉声道:“提前组建吧。”

  朱标疑惑的道:“为何?”

  所谓的专门管理宝钞机构,就是陈景恪之前提议的,管理宝钞发行、流通情况的衙门。

  该衙门会在各大城镇开通分部,以便于更好的完成任务。

  还要观察统计当地的经济情况,比如百姓主要靠什么为生,有多少大地主,多少大商人等等。

  将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可以推测货币发行量。

  还能帮助朝廷,更详细的了解地方经济情况。

  总之,用处很大。

  朱元璋和朱标,对这个衙门很感兴趣。

  之前还让陈景恪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货币、经济类的书。

  陈景恪对这方面了解也有限,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非常超前了。

  朱标找了一帮子人进行研究。

  最近几个月,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

  越研究他就越觉得,经济一道的学问深奥无比。

  对经济一道了解的越多,他就越觉得大明现行政策漏洞百出。

  而对于提出全新经济理论的陈景恪,也就越是佩服。

  此时,陈景恪要提前组建宝钞管理衙门,他第一时间不是反对,而是问为什么。

  陈景恪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新衙门的建立,需要一把火,才能更快的获得世人认可。”

  “就用那些造假钞的人的血,来为新衙门扬名吧。”

  朱标心潮澎湃,但也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想让新衙门掌握一支武装力量?”

第102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

  陈景恪的画外音,是让这个新机构自己去查这个案子。

  可是敢造假钞的都是亡命徒,没有一定的武装力量,是查不了他们的。

  武装力量在任何时候都是敏感的,给宝钞管理衙门一支这样的力量,那意义就完全变了。

  朱元璋的表情也凝重起来。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殿下可知私铸钱币之事为何屡禁不止?”

  朱标回道:“利润巨大。”

  陈景恪却说道:“不尽然,朝廷对此事不够重视,或者说治理不得法,才是私铸泛滥的根本原因。”

  朱标皱眉道:“大明律规定,私造宝钞者斩,私铸钱币者绞……这还不够严厉吗?”

  陈景恪摇头道:“有法而不执行,约等于无。朝廷只制定了律法,却并没有想过如何更好的执行。”

  “我知道,朝廷每隔几年都会督促各衙门,打击私铸钱币之事,每次都收获颇丰。”

  “可是衙门的主要职责是治理地方,而不是打击铸私钱。”

  “这属于他们职务之外的工作,朝廷督促的时候他们就去做一下,朝廷不督促他们就不管了。”

  朱标沉默了,因为真相确实如此。

  朱元璋缓缓点头,道:“所以你想组建一个机构,专门用来打击铸私钱是吗?”

  陈景恪道:“陛下英明,就是如此。新衙门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打击铸私钱,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权力。”

  “而他们的升迁,也只看打击铸私钱的成绩。”

  朱元璋和朱标都陷入了沉思,这个思路他们之前从未想过,但确实很有道理。

  可一个新机构,尤其是掌握武装力量的机构,太敏感了。

  他们要好好衡量一下其中的得失。

  陈景恪也知道他们的担忧,于是又抛出了另外一个砝码:

  “陛下、殿下,还记得之前我们讨论过的赋税问题吗?”

  父子俩愣了一下,赋税问题?

  想起来了,大户会想办法将自己该交的税,转嫁到百姓头上。

  在土地兼并的情况下,百姓很快就会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到时候百姓活不下去,朝廷收不上来税也难以为继。

  可是,为何他突然重提这个问题?

  和这个管理宝钞的新机构有什么关系?

  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的道:“让新衙门暗中调查地方大户,确实有助于朝廷了解地方情况。”

  “但他们没有行政权,也无法阻止大户转嫁赋税问题吧。”

  朱元璋却露出了然之色,说道:“你想让这支武装力量去问大户收税是吗?”

  陈景恪惊讶不已,这么快就想到了,果然不愧是老朱啊。

  “陛下英明,就是让他们去问大户收税。”

  “还是那句话,他们没有任何行政权,只有收税的权力,而且只能问拥有一定资产的大户收税。”

  “朝廷可以规定,他们追缴的税款,一半归他们自己,一半上缴国库。”

  “如此,我相信他们会拼了命的去查那些大户。”

  朱标恍然大悟,他也终于明白了陈景恪的真正谋划,不禁说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原来如此。”

  如果朝廷直接说,我要建立一支武装力量,专门用来问大户征税。

  那必然会引起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

  就算朝廷强行组建了,估计这个新部门的成员,连衙门大门口都出不来。

  敢出门就会被人弄死。

  现在先以打击铸私钱的名义,将这个机构组建起来。

  这是个很正当的理由,打击铸私钱历来是一件大事。

  没有人会怀疑。

  等机构组建完成,并将当地的情况基本掌握,再摇身一变。

  俺们不装了,俺们是收税的。

  到那个时候,地方势力再想针对他们也晚了。

  而且这里面还存在一定心理因素。

  这个机构突然出现,大家会出现应激反应,集体针对。

  当习惯了它的存在,就算再怎么恨它,也很难组织太多人一起去针对。

  这一点老朱是最清楚的,锦衣卫一开始也不是干这个的。

  等大家慢慢习惯了这一支力量的存在,突然就挂牌成立了。

  群臣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自从上次和陛下谈过赋税难题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解决……”

  “后来在汉武帝身上获得了灵感……汉武帝其实就是武装收税……”

  “只不过他并未将这种模式,变成制度保留下来。”

  “等他驾崩,这种模式也就被继任者给放弃了,甚至被后世认为是恶政。”

  朱元璋不屑的道:“但他确实用此法,逼的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说是恶政也不为过。”

  陈景恪没有反驳,因为这是事实。他顺着老朱的话,说道:

  “所以我们若行此法,就要吸取其中的教训。”

  “问百姓收税,是地方衙门的事情。”

  “这支武装力量只问大户收税,若敢向普通百姓伸手,不但无功反而有罪,要重罚。”

  “如此,既能限制他们的权力,又能有效杜绝汉武恶政的出现。”

  朱标赞道:“好办法,再以重利驱使,他们会发了疯一样的找大户的麻烦。”

  毕竟查到一家,就能获得一半的奖励,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笔钱啊。

  比辛辛苦苦压榨百姓,利润大了无数倍。

  当然,朝廷不可能给这么多奖励,但即便是给两三成,那也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

  至于会不会有无辜大户因此受害……

  对不起,作为朝廷我们打击的就是大户。

  就像是圈养的豕(猪),养肥了就杀一批。

  只要百姓不乱,天下就乱不了。

首节 上一节 94/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

4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