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55节
可你要是给百姓解释这个道理,他们听不听得懂且不说,主要是不爱听。
他们更喜欢听简单、肯定的。
理学派就是坏,因为他们包庇孔家。
总之就是,老朱他们布了这么久的大局,在这一刻终于成了。
理学开始被民间质疑否定。
这篇文章还造成了一个后果。
那就是很多读书人看到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原来还能这么干。
于是也加入了保卫圣人之后的行列。
有些人是真的出于心中道义,去保护孔子后人的。
更多人则是为了求名。
这么大的事件,要是参与一下,那就是一辈子的资历啊。
至于危险……富贵险中求吗。
更何况,这么多人过去,难道太上皇还能都杀了不成?
于是,前前后后有一万余人前往曲阜,保卫所谓的圣裔。
在老朱的步步紧逼之下,刘敩等人也知道不能再拖了,于是给出了一份审讯结果。
然后老朱当场发飙,拿出锦衣卫收集的证据,询问为何少了足足六成的恶行。
刘敩等人给出了两个理由。
其一锦衣卫多有夸大之言;其二负责审讯的官吏多有包庇,他们也被骗了。
老朱被气笑了:“寡廉鲜耻至极,咱真是瞎了眼,竟被你们这些无耻之辈混入朝堂。”
“陈瑛,你来告诉群臣,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之前逼宫的‘功劳’,陈瑛在理学派的保举下恢复了官职,有资格上朝了。
刘敩等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陈瑛?他背叛了?
尤其是左川,更是不敢置信的看着站出来的陈瑛。
自己如此器重的后辈,竟然背叛了?
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必须要想办法应对。
陈瑛可是全程参与了他们所有的重大决议。
于是,赵叔才出声说道:“陈御史,很多事情你可也是参与者,这条船翻了,你也难逃一死。”
能当场说出这句话,可见他是真的慌了。
陈瑛讥笑道:“赵学士何出此言?”
“下官心中从始至终只有一艘船,一杆旗帜,那就是太上皇。”
闻听此言,反应快的已经有所猜测。
这人,是太上皇安插进来的?
一旦产生这个想法,那陈瑛之前种种奇怪行为,都有了解释。
而且,这也符合太上皇的做事风格。
毕竟是能创造出锦衣卫的人。
在理学内部安插一枚钉子,是很正常的。
而且大家有理由怀疑,钉子不只是陈瑛一个。
这让一众理学官吏,心中更加惶恐,总感觉身边谁都是可疑的。
接着,陈瑛就将这些人的算计全都说了出来。
就是断尾求生。
孔家出几个背黑锅的,罪名能隐藏的就隐去,隐藏不了的就推到背锅侠身上。
至于理学派官吏……
让太上皇自己看着办吧,他处置谁谁就去死,不要攀咬他人。
剩下的人,要照顾死者的家人。
其实都在大家意料之中。
然而这都是私底下的事情,是见不得光的。
此时被陈瑛当众说出来,那就是欺君之罪。
果不其然,老朱大怒:“来人,将刘敩、赵叔才、左川……全部下诏狱。”
他一口气点了三十几个人的名字,全都是理学派在朝堂的中坚力量,也是之前逼宫的主力。
一群锦衣卫冲入殿内,将这些人全部拖走。
朝堂直接空出了一大块,群臣皆瑟瑟发抖。
所有人都知道。
杀戮,开始了。
第466章 族诛
三十余人被下诏狱只是开始,接着锦衣卫四处出击,将京畿地带的理学官吏全部缉拿入狱。
可以说,理学中的京官和京畿地区要员,全部被下狱。
这也意味着,理学派彻底失去了中央代言人。
一个学派,一旦无法在朝堂发出声音,那离没落也就不远了。
儒家其他派系,则只抓了跳的比较厉害的领头人。
剩下曾经参与过逼宫的人,则只是给予警告。
所有人今年的考核一律是下等。
按照大明律,连续三年考功下等,最轻降职,严重的会被罢官。
而且三年内有一次下等,哪怕其余两年全是上等,也只能平调无法升迁。
这意味着,三年内他们没了升迁的希望。
对有志于官场的人来说,是个非常严重的处罚。
但所有接到处罚的人,却都放下了心中的石头,跪地叩谢皇恩。
盖因,同罪不二罚。
现在老朱给了他们考功上的惩处,就不会再给予别的处罚。
意味着,他们的命保住了。
宫里,看着这个处理结果,以及群臣的反应。
陈景恪叹服:“太上皇的手腕太高明了啊。”
“先是摆明了只针对理学,并对其余学派宽大处理,彻底将理学孤立。”
朱雄英与有荣焉的道:“何止啊。”
“这一手宽大处理,既得了人心,又确保了不会因为缺员太多,导致国家行政系统停摆。”
“但考功下等,也决定了这些人三年内不可能升迁。”
“那么空出来的职务,就和这些人无关了。”
“朝廷可以光明正大的启用革新派官吏。”
“此举过后,大明的官场面貌将焕然一新。”
陈景恪竖起大拇指道:“高,实在是高啊。”
老朱被俩人吹的有些飘飘然,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面去了:
“这才哪到哪,当年咱将天下群雄戏耍的团团转的时候……你们是没见到啊。”
一高兴,老朱就开始讲起了自己的光辉岁月。
老年人吗,就有这个习惯。
更何况他也确实不是吹牛,人家当年是真的牛。
而且通过老朱的讲解,也能让人更加详细的了解当时的细节,以及参与者的心理状态。
所以陈景恪和朱雄英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与皇帝一家子不同,外面依然是风声鹤唳。
通过这种区别对待,大家都明白,太上皇这是冲着理学去的。
理学是保守势力的核心,正是他们明里暗里的阻挠,导致第一次国家计划的全面失败。
太上皇在算总账。
有些反应比较快的,已经想到为何太上皇不把权力移交给太子了。
不是他恋权,而是要为太子扫清最大的障碍。
看明白这一切之后,尚羲韶苦笑道:“太上皇的计策……高明啊。”
邱广安也深以为然的道:“以前我只知道太上皇杀伐果断。”
“今日终于领教了他老人家的手腕,难怪能得天下。”
自上次两人达成共识,私下交往就频繁了许多。
本来他们想的是,太上皇要是一退再退,就入宫劝谏。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