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28节

  很显然,目前的大明是可以这么做的。

  陈景恪说道:“韩国公老当益壮,重新举起法家大旗,现在法家门徒众多。”

  “之前儒生排挤算学,致使算学另立门户。”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算学体系也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太子主持的抚慰使计划,也在军中培养了大批人才。”

  “这些人做学问或许不行,但能识字懂道理,去地方当个乡令县令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短期内朝廷不缺人才,暂停科举确为釜底抽薪之法。”

  马娘娘提醒道:“话虽如此,但乡令县令也是一方父母官,掌管几千户上万户百姓的生死。”

  “选拔之时还需多方考量才是。”

  老朱说道:“这事咱知道……嗯,这事儿就交给雄英去办了。”

  “咱负责在前面杀敌,雄英负责重建。”

  其实这就是给朱雄英培植势力的机会。

  这次肯定要对官场进行大换血,朱雄英负责此事,那选拔上来的官吏就都可以算作是他的人。

  到时候他对国家的掌控,还将超过朱标,仅次于老朱这位开国君主。

  就算老朱不在了,也没人能兴风作浪。

  “至于景恪你……什么都不要做。”

  “带着人老老实实的制定国家计划,再趁最后这点时间,将大同世界好好完善一下。”

  陈景恪正想反驳,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能不管不问呢。

  马娘娘却赞同的道:“陛下说的对。”

  “是朝廷选择了你和大同世界,不是你和朝廷一起打压儒家。”

  “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所以这次的事情你不能参与,至少表面上要是干干净净的。”

  如果是正常的学术之争,和朝廷联合打压其他学派,是很正常的。

  但这次的手段会异常的激烈,可以预见的是,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将是两极分化。

  如果陈景恪参与了,那关于他的恶评就会非常多。

  既然现在要抬举他做‘圣人’,那他就不适合直接参与进来。

  说白了,现在就是要为他塑造‘神格’。

  小节方面可以有瑕疵,这反而让大家觉得他真实。

  大义方面绝不能有问题。

  否则不光他自己,就连他的大同世界都会被抨击。

  对他自己,对大同世界,对大明的变革,都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陈景恪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对于老两口的维护,心中非常的感动。

  “陛下、娘娘……你们对我实在太好了,我真不知该如何报答。”

  老朱心里很高兴,嘴里却嫌弃的道:

  “都多大人了,别做小儿女姿态。”

  马娘娘则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慈祥的说道:

  “你刚入宫的时候才十二岁,还是个小孩子。”

  “说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也不为过。”

  “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孩子。”

  “你别看陛下嘴上不说,心里最恨的就是你不姓朱。”

  “他不止一次给我说,陈家但凡有两个儿子,他都要把你抢过来改成朱姓。”

  老朱有些不自在的道:“咱啥时候说过这话,你别瞎说。”

  朱雄英眼珠子一转,说道:“咱们虽然不是亲骨肉,但感情胜似骨肉。”

  “况且,他的孩子有朱家血脉。”

  “等将来他的女儿嫁给我儿子,那朱家也有陈家血脉,两家就是一家人。”

  老朱瞬间就忘了刚才的话,笑道:“乖孙这话在理,嘿嘿……希望明年能听到好消息。”

  陈景恪还能说啥,只能暗暗下定决心。

  以后多多努力,争取多生几个,尽快如了两个老人家的愿。

  之后四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比如军队方面如何做出调整。

  北方有朱棡和朱棣在,不用担心。

  陈景恪说道:“南方读书人势力最强,是最容易生乱的地方。”

  “恰好神机营在当地赈灾,可以以此理由,让神机营继续留在当地。”

  “还可以让湘王抽调一部分北上两广,以为威慑。”

  “如此可保南北两地不出问题。”

  朱雄英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是否将徐允恭抽调回来?”

  他是怕徐允恭影响到徐妙锦。

  马娘娘笑道:“你啊,关心则乱。”

  “这么大的事情若是不让徐家参与进来,那才是真的会动摇妙锦的地位。”

  朱雄英恍然大悟,讪笑道:“嘿嘿……一时没反应过来。”

  军队方面是问题最小的,没什么可说的。

  他们主要讨论的,还是计划本身如何展开等等。

  总不能直接告诉理学,来来来,道德制高点让给你们了,快上来吧。

  那样谁都知道有问题。

  必须设计一个让人挑不出毛病法子。

  几个老狐狸坐一块,很快一个完整的套路就被制定好。

  老朱高兴的说道:“这下任他们再聪明,也不得不跳进咱挖的坑里。”

  陈景恪和朱雄英也是高兴不已。

  这法子确实相当完美。

  关键是拿准了儒家的弱点,给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诱饵。

  不只是儒家,换成任何一个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学派,都不可能不上钩的诱饵。

  之后陈景恪还决定,对第二个国家计划做出修改:

  “根据汇总上来的消息看,完成度只有不到两成。”

  “完成的那些,基本都是最简单的那一类。”

  “可见对大多数官吏来说,这份工作计划还是太复杂了。”

  “而且在完成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该有的失误。”

  “我以为,可以将二期计划进行简化,只留下最简单的部分。”

  “然后将这些计划,进行更加细致的梳理和解释,最好是能总结出一些大致的流程。”

  “这样就算不懂如何治理地方的人,也可以按照计划,按部就班的去做。”

  “不说能干出多少成绩,至少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主要还是考虑到,一旦对儒家动手,必然会导致大量儒家官吏离职。

  朝廷需要从其他地方选拔人才填补空缺。

  可这些临时提拔上来的人,不太可能直接就进入状态。

  有了这份细致的工作计划,也有助于他们尽快理解职责,投入工作中去。

  马娘娘和朱雄英自然没有意见。

  老朱却提醒道:“要考虑到地缘差异,因地制宜的制定计划。”

  陈景恪说道:“是,这次制定的也只是一份指导性意见,只有一个大致的思路。”

  “不会写明他们必须要如何如何做。”

  “为了防止有官吏过于死板,我以为朝廷可以组建专门的指导小组。”

  “去各个地方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同时还能起到监察作用。”

  老朱颔首道:“也好,就这么办了。”

  之后几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才各自去忙自己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一切风平浪静。

  朝廷按部就班的忙路着各种政务。

  其中最大的几件事情是,赈灾、秋税、藩属国建设等等。

  不过在文化方面,接连传来几个好消息。

  首先,杨士奇主编的朱元璋反腐集,也就是《蠹虫传》正式完本。

  老朱非常高兴下旨刊行天下,同时以修书有功为由,任命杨士奇为司经局校书。

  这是个正九品的职务,标准的芝麻官。

  但听到这个任命,杨士奇高兴的差点失态,群臣也都羡慕不已。

  原因很简单,司经局是隶属于东宫的机构。

首节 上一节 728/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