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71节

  “如果你主动坦白,他们就算想不处置都不行了。”

  朱棣恍然大悟,说道:“险些又犯错,妙云你真是我的贤内助啊。”

  之后朱棣写了一封信,什么都没说,也没过多解释。

  而是直接对锡兰岛的锦衣卫破口大骂,说他们想坏燕国大业云云。

  果不其然,看到这封信之后,老朱和朱标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这才符合朱棣的性格,要是他细心解释,反而证明有鬼。

  老四果然没有骗咱。

  这件事情就此揭过,而且朱标还让朝廷给燕国的君臣进行了奖赏。

  其中就有杨璟的,而且还拍在奖赏的前几名。

  看到这份名单,陈景恪和朱雄英等人都放下心来。

  事情终于过去了。

  陈景恪特意找到徐达,警告他以后不要再整这样的幺蛾子。

  否则别怪他不讲情义。

  这是真正的警告,不是开玩笑。

  徐达也知道这次的事情有多严重,郑重的表示以后绝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事实上他也有些后悔,当初不该那么冲动。

  当时那种情况,让杨璟自杀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可以保全他的家小,徐达也不亏欠他什么,还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但反过来说,谁又能料到后来会发生这么多事情呢。

  在当时的情况下,他选择保杨璟也不算错。

  还帮朱棣留下了一个人才。

  前世靖难,杨璟就立下大功,他的儿子杨洪也是靖难功臣。

  一家子为朱棣鞠躬尽瘁。

  这一世杨璟成了燕国的军事统帅,帮助朱高炽打下了潘地亚国。

  只能说,大家都在凭良心做事,莫要问那么多未来。

  谁都预料不到未来会发生什么,想的太多反而什么都不敢干了。

  锡兰岛那边的锦衣卫,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见总部回信,说经过调查此杨璟非彼杨璟,他们也没有怀疑什么。

  毕竟大家都是人,搞错了也不奇怪。

  倒也不是没有人起疑心,可朱雄英的亲笔回信,却让他们打消了继续追查的念头。

  没人敢和实权太子对着干。

  紧接着朝廷的赏赐到达,杨璟名列其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更是让他们彻底将此事埋在了心底。

  燕国方面也是一样,看到朝廷对杨璟的赏赐,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这件事情终于瞒过去了。

  杨璟自己也非常高兴。

  虽然没有办法恢复本来身份,但能用本来姓名公开活动,对他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对燕王府也更加的忠诚。

  朱棣冒那么大险帮他,这个恩情他永远都还不完啊。

  -----------------

  且说,此时的燕国已经控制了潘地亚全境。

  在攻破潘地亚王都之后,燕军入城三日不封刀,王都人口减少了六成。

  朱高炽毕竟年轻,且受到陈景恪影响极大,对这种人间惨剧有些接受不了。

  姚广孝没有安抚他,而是严肃的说道:

  “您必须收起自己多余的仁慈之心,否则对燕国军民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我下令屠城不是因为嗜杀,而是必须要这么做。”

  朱高炽不解的道:“为何?”

  姚广孝解释道:“其一,为了激励军心。”

  “这里是异国他乡,将士们缺少归属感,这对士气的影响非常大。”

  “这种时候,和他们说什么家国天下思想是没用的。”

  “只有最实在的利益才能打动他们的心,只有释放他们兽性的一面,才能让他们保持心中的战意。”

  “屠城劫掠,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朱高炽听的很认真,尽管这种思想与他所学相悖,他依然没有质疑。

  对此姚广孝非常满意,世子谦虚能听的进去谏言,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君主了。

  “其二,立威。”

  “我们是外来者,靠仁义是无法统治人心的,能依靠的只有杀戮。”

  “只有将他们杀怕了,才不敢反抗。”

  “其三,消灭潘地亚国原有的统治阶层。”

  “身毒采用的是种姓制,潘地亚的高种姓大部分都聚集在王都。”

  “这里的平民,也大多都是第三种的吠舍,他们是潘地亚的精英阶层。”

  “我们利用屠城的机会,将他们中的大部分清除,剩下的也不成气候了。”

  “然后我们再将剩下的收编,利用他们将我们塑造成高种姓。”

  “如此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来实现对潘地亚的统治。”

  朱高炽一副受教的模样,说道:

  “原来如此,多谢大师教诲,高炽受教了。”

  姚广孝谦虚的道:“世子太客气了,其实这也是陈伴读的计划,我不敢居功。”

  朱高炽看了一眼大明的方向,说道:

  “景恪……哎,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见。”

第425章 奇观加信仰

  年轻人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更何况朱高炽本也不是伤春悲秋的性格。

  现在他满脑子都是建功立业,哪会把时间浪费在个人缅怀上。

  转头就和姚广孝谈论起了,如何实现对潘地亚的有效统治。

  事实上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几乎什么都不用做。

  那些被征服的身毒人,已经主动把脖子里的缰绳递到了他们手上。

  逃过大屠杀的潘地亚高种姓人,在得知燕国招降他们的消息后,毫不犹豫的就跪了。

  然后还不等朱高炽说出自己的计划,他们就已经主动把燕国高层塑造成了高种姓人。

  非但如此,他们还积极号召原潘地亚国各地的高种姓人,接受燕国的统治。

  各地的高种姓者正惶恐不安,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喜,纷纷派出家族重要成员前来王都朝觐。

  同时也是一种试探。

  面对这种情况,朱高炽和姚广孝都有些目瞪口呆。

  他们知道身毒人没骨头,但没想到竟然还能如此主动。

  朱高炽再次感叹:“我终于知道,为何随便一支军队就能征服这里了。”

  姚广孝表情却非常凝重:“必须尽快把汉地建立起来,并严禁身毒思想传入汉地。”

  所谓汉地,就是迁徙汉人百姓居住区。

  朱高炽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说道:“好,就按照原计划,以高韦里河为界限,河南部为汉地。”

  “嗯,再叫高韦里河已经不合适了,就改名叫汉河吧。”

  高韦里河……现在叫汉河,是次大陆最南部的一条大河。

  将次大陆南部的那个尖角给隔离开了,地理位置大致是前世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所在。

  面积大约是十余万平方公里。

  这条河水力充沛,拥有肥沃的三角洲平原,又有天然良港。

  除了这条大河,这一地带还拥有多条河流,以及肥沃的冲击平原。

  不论是发展工商业还是农业,条件都非常优渥。

  就这么说吧,前世这里生活着六七千万人,粮食还能用于出口。

  先天条件真的是让人眼红。

  当初陈景恪制定分治计划的时候,就圈定这里作为汉地。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计划。

  随着汉地人口增多,会逐渐往北扩张的。

  之后朱高炽主持了燕国第一次全国大会,与会人员见到他如此年轻都非常吃惊。

首节 上一节 671/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