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70节

  老朱不耐烦的道:“何必多此一举,咱的儿子咱还能不知道,老四没那个心眼。”

  陈景恪相当无语。

  刺猬夸它儿子身上光,黄鼠狼夸它儿子香。

  朱老四这么诡计多端,在老朱眼里就是没心眼。

  不过有一说一,嫡兄弟五个里面,除了老五朱橚之外,还真就属朱棣心眼最少。

  其他三个,包括朱标在内,那都是心眼上长个人。

  对比一下,可不就是心眼少的实在人吗。

  朱标却很支持陈景恪的提议:

  “燕国这个杨璟出现的太突兀,能力也是大将之材,惹人怀疑也是正常的。”

  “查一下也好,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拿此事做文章了。”

  陈景恪摇摇头,故意打岔说道:

  “主要身毒人战斗力太差,打他们体现不出能力。”

  “是不是大将之才不好说,但确实挺有能力的。”

  能调动数万大军而不乱,这本身就是能力。

  “说起来,这些年燕王在北平发掘了不少人才啊,晋王那边更是人才济济。”

  “咱大明的新一代,都快被他们给掏空了。”

  老朱得意的道:“咱的儿子,能力那是没的说。”

  “不过你小子别危言耸听,大明人才辈出,他们才能带走几个。”

  朱标果然不再关注杨璟的能力问题,笑道:

  “他们都是要做大事的,手下没点人才怎么能行。”

  “这几年朝廷发掘的人才更多啊,沧海省和淡马锡那边的培训班,都人满为患了。”

  陈景恪心中一动,说道:“再有半年,第一批去学习的观政士,就可以授予正式官职了吧?”

  朱标说道:“是啊,虽然不能如之前那般,一上手就是县一级的主官。”

  “但这些人都学过新政,眼界是不一样的,去了地方当能带来不一样的风气。”

  朱元璋却没那么看好,说道:“就怕他们成了当地的异类,处处被排挤。”

  这种情况他巡查地方的时候经常见到。

  接受了新政思想,摩拳擦掌准备干一番事业,结果开头就被敲了一记闷棍。

  陈景恪很乐观,说道:“新旧思想碰撞,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

  “只要朝廷的大方向不变,这股风早晚能吹遍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这一点,不论老朱还是朱标都不怀疑。

  根本原因还是朱雄英和陈景恪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去推行新政。

  这时,老朱忽然问道:“你之前说的那个什么蒸什么机的,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着手开始打造?”

  陈景恪迟疑了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说道:

  “抽调一百名能工巧匠给我,这就着手尝试打造。”

  老朱高兴的道:“你小子墨迹了这么多年,终于肯开这个口了。”

  “早就让你打造,总是推三阻四,也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也就是咱相信你,否则一准认为你在骗咱。”

  担心什么?

  陈景恪苦笑,担心思想跟不上,工业化反而变成普通人的灾难。

  前世有句话说的好,思想不对,越努力越反动。

  就以前的那种社会制度,前脚搞出工业化,后脚那些人就能把老百姓弄成工厂的奴隶。

  还不是他杞人忧天,前世的种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西方工业化之后的羊吃人、机器吃人事件。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就古代这种制度下,会发生什么简直不敢想。

  所以穿越这么多年,他除了稍稍改良了一下火器和纺织技术。

  弄了一下玻璃和钟表,就再没有搞过别的东西了。

  不是不想搞,而是不敢搞。

  先从制度上进行改革,至少出台一定的人身权益保护法案,才能去搞工业化。

  现在他依然不认为是攀科技树的好时机。

  至少也要等到大同世界发布,并被人接受才行。

  只是很明显,老朱等不及了,必须要想办法安抚一下他。

  不过,就算知道结构图,想弄出实用的蒸汽机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想把它实用化,更是需要大量研究,至少三五年内是不用担心的。

  有这个时间,足够他进行新一轮的变革了。

  主要是经过方孝孺的折腾,唯物学已经被世人熟知。

  为他的大同世界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否则,他想推广自己的这一套理论,没有那么容易。

  此时回想起来,他也不禁为当初的选择感到庆幸。

  还好引导了方孝孺,否则光靠自己……难。

  言归正传。

  先把实验室弄出来,弄个蒸汽机的原型机。

  再弄个抽水机和织布机,让老朱他们开开眼也好。

  至于别的,以后再说吧。

  事情敲定之后,老朱比陈景恪还着急。

  立即喊来工部尚书和侍郎,让他们挑选一百名最可靠手艺最好的工匠,给送到洛下书院去。

  至于实验室的地点,这个倒不用担心。

  陈景恪要搞学城,在那边圈了一大片地,建了许多建筑。

  直接找个启用就可以了。

  陈景恪这边也没闲着,回来后就让杜同礼给朱棣去了一封很公式化的信,询问杨璟的事情。

  朱棣接到信之后,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果然如我所预料,太子和陈景恪帮我们把这事儿掩盖住了。”

  徐妙云淡淡的说道:“他们两个肯定没少在心里骂你。”

  朱棣毫不在乎的道:“嘿,骂我就是骂他们自己,随便骂去。”

  “杨璟表现不错,这么快就拿下了潘地亚国,没有愧对我这一番冒险。”

  徐妙云瞟了他一眼,说道:“你真以为太上皇和皇上就没有丝毫怀疑?”

  朱棣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家媳妇,说道:“不可能吧?”

  徐妙云说道:“我看你是得意的有点糊涂了。”

  “世间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

  “同名同姓,年龄相仿,还是你燕王的部下。”

  “之前名声不显,却突然获得重用,成为燕王府军事统帅。”

  “换成任何人都会产生怀疑。”

  朱棣越想越觉得可以,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嘶……那可怎么办才好?这事儿可经不住查啊。”

  徐妙云白了他一眼,说道:“现在知道怕了?”

  朱棣讨好的道:“哎呀,妙云你就别说我了,快想想办法吧。”

  徐妙云笑道:“什么都不用做,照常回信就说此杨璟非彼杨璟就可以了。”

  朱棣担忧的道:“可你不是说爹和大哥都产生怀疑了吗?”

  徐妙云摇摇头,说道:“我看你啊,是真打仗把脑子打糊涂了。”

  “如果他们真的想追究,来的就不会只是一封信,而是锦衣卫百户了。”

  朱棣不敢相信的道:“这……这么大的事情,他们竟然不追究?”

  徐妙云叹道:“怎么追究?把你调回去北境怎么办?处置了杨璟燕国怎么办?”

  “此事还会牵连到我爹,动他会造成勋贵集团动荡。”

  “还会牵连到妙锦,你可知道为了培养她,娘娘和陈景恪费了多少心血?”

  “就算再找出一个天赋比她还好的,也没那个时间去培养了。”

  “况且太子和陈景恪都参与了,也把他们两个一并处置了?”

  “所以,难得糊涂。”

  朱棣挠了挠头说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自己的计划多高明,没想到谁都没有瞒得住。”

  “等会儿我就写信向爹和大哥请罪。”

  徐妙云摇摇头说道:“别,太上皇和皇上也只是怀疑,并没有就此笃定此事的真假。”

  “只是他们出于种种顾虑,选择了不过分追究。”

首节 上一节 670/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