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02节

  别管这个理想世界能不能实现,仅从文章本身来看,他的文学功底是相当深厚的。

  对百家学问都有极深的研究。

  之后的几篇文章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而且这位陈伴读对经典有着独到的理解,往往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来解析先贤之言。

  当然了,新颖的角度就意味着争议。

  陈景恪的几篇文章,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不过还好,他的观点比较温和,多是以探讨的语气提出的。

  对先贤的学问,也多持肯定态度。

  并未如唯物学那般,一上来就直指理学命脉。

  所以,大家的态度都比较克制。

  就算是不认同他观点的,也是讲事实摆道理,没有多少攻击性。

  当然,之所以没有人攻击他,很大一个原因是唯物学吸引了火力。

  杨士奇翻看这篇文章,发现其内容是从‘仓廪实而知礼节’,提出了一个名为人性需求的理论。

  并且还借用了一部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所谓天理,就是吃饱穿暖,就是娶妻生子。

  所谓人欲,就是穿金戴银,就是三妻四妾,就是奴役他人。

  文章直言不讳的承认,借鉴了一部分‘存天理’的思想。

  这套需求理论,让杨士奇叹为观止。

  难怪人家的政治制度弄的这么好,就这份认知就超过了大多数人。

  文章的后半部分,则将话题扯到了大同世界上面。

  认为一口吃不成胖子,人类也不可能一步进入大同世界。

  应该划分不同的阶段,一步步去实现。

  划分阶段的标准,就是人性需求理论。

  看到这里,杨士奇陷入了深思,许久之后脸上露出敬佩之意。

  “大同世界,成矣。”

  以前大同世界不被认可,就是因为无法实现。

  可这个分阶段,解决了所有问题。

  而且阶段划分的出现,也让大同世界在思想上做到了圆润自洽。

  “不愧是陈伴读啊。”

  不过紧接着,他又说了一句:“恐怕文坛又要热闹了。”

  当下哪还有心思吃饭,合上报纸在桌子上丢下几两个铜板就转身离去。

  摊位老板有些遗憾,这个书生表情太吓人,一看就不是好说话的,他没敢上前打听消息。

  不过看到桌子上那一碗分毫未动的饭食,他脸上又浮起了笑容。

  白赚两个大子,也不错了。

  杨士奇找到一家书店,还没进门就见几名儒生拿着一份报纸,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

  “锦衣卫扩编一倍,以后百官的日子更难过了。”

  “是啊,这个建议竟然是陈伴读提的,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我倒是觉得他提才正常,他力主革新,利用锦衣卫打击……”

  “嘘,这话也能公开说吗,你想害死大家吗?”

  几名儒生都被吓了一跳,连忙阻止他。

  然后左右打量,似乎生怕哪里突然冒出一个锦衣卫将他们锁走。

  那名儒生也反应过来,脸色有些不自然。

  不过年轻人都好面子,他还是嘴硬道:

  “怕什么,他还能堵住天下众生之口不成。”

  放在平日里,杨士奇肯定懒得理会这些争论。

  但他才看过陈景恪的文章,还沉浸在高山仰止的情绪之中。

  听到有人抨击陈景恪,就忍不住驻足反问道:

  “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若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为何要惧怕锦衣卫?”

  那名年轻人没想到会被人怼,脸色顿时就红了。

  他的几名同伴也不乐意了,纷纷上前指责。

  “锦衣卫劣迹斑斑,多少人被他们残害……”

  “你竟然为他们说话,到底还是不是读书人?”

  其中一人心细,见杨士奇气度不凡,有些担心他的出身不凡,就问道:

  “有胆子就留下姓名,看我不号召大家批判与你……”

  杨士奇不屑的笑了一声,说道:“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宜春杨士奇是也。”

  杨士奇?完全没有听说过,看来不是什么有名气的人。

  当即就放下心来,准备好好教训对方一番。

  一旁看热闹的书店掌柜,听到这个名字愣了一下,连忙来到存放报纸的地方翻找起来。

  很快就找到了目标,拿起一看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于是就走过来客气的道:“原来是东里先生,久仰大名。”

  那几名儒生脸色不禁一变。

  虽然不知道东里先生是什么人,但能被别人叫出名号,显然是有一定名气的。

  莫非真踢到铁板了?

  杨士奇心下也惊讶不已,没想到这里竟然有人认识自己,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

  “不敢当先生之名,某正是杨东里,不知掌柜是如何得知在下之名的?”

  那掌柜的一听确实是本人,就更客气了,说道:

  “先生谦虚了,您刊登在周报上的文章我拜读过不知多少遍……”

  “不成想今日竟见到了本尊,实在三生有幸。”

  杨士奇心道果然如此,同时也再次确认自己选择的道路没错。

  听到他竟然能在周报上刊登文章,几名儒生脸色大变。

  再也不敢说什么,趁两人寒暄的时候悄悄溜走了。

  杨士奇自然也看到了他们的小动作,只是已经懒得理会了。

  自己对京城两眼一抹黑,正好借这个机会找书店掌柜打探一些情况。

第388章 太子长子

  陈景恪站在书店不远处,看着杨士奇的背影,很是意外。

  没想到竟然偶遇了这位历史名人。

  朱雄英看出他表情的异常,问道:“这个人你认识?”

  陈景恪随口回道:“他在周报上写过一篇批判唯物学的文章,非常有见地,没想到竟然遇到了本人。”

  朱雄英心下失望,有气无力的道:

  “哦,原来如此,能上周报看来还是有点实力的。”

  陈景恪笑道:“这个人很有意思。”

  朱雄英眼睛一亮,追问道:“怎么了?”

  陈景恪说道:“从文章可以看出,他对唯物学是有过研究的。”

  “他不是针对某一点进行批判,也不是断章取义批判,而是系统性批判。”

  “虽然批判的还很浅显,但能看得出他是真的懂了。”

  “仅此一点,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儒生。”

  朱雄英也有些惊讶,说道:“这般看来,这杨士奇确实是个能人啊,上去认识认识?”

  陈景恪摇头道:“没必要,如果他真的有能力,早晚有一天我们能在朝堂看到他的。”

  “如果他没能力,去见他也没什么意思。”

  朱雄英却更加重视起来:“以我对你的了解,你若是不看好一个人,是懒得说这么多的。”

  “每次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对这个人其实是抱有一定期待的。”

  “能入你的法眼,这个叫杨士奇的人不简单啊。”

  陈景恪倒也没有反驳,说道:“期待确实有那么一点,但也只有那么一点。”

  “那就足够了。”朱雄英点点头,对身后的杜同礼说道:

  “回去把这个人的详细资料给我送过来。”

  杜同礼恭敬的道:“是。”

  陈景恪也没阻止,虽然现在大明不缺人才,没必要迷信前世的大佬。

首节 上一节 602/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