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45节

  连兵甲都不给,就让他们拿着木棍石头,去攻打别的土人部落。

  被攻打的部落,可分不清他们是自愿还是被迫。

  再加上流言四起,想不怀疑都难。

  于是原本就很松散的联盟,彻底分崩离析,再也无法组织起大规模反抗。

  明军往往只需要少量兵力,就能轻易打败数十倍于己的土人军队。

  可以说,使节团能如此顺利拿下吕宋,两人功不可没。

  所以,在战后两人一同被派往应天报捷。

  船上。

  看着渐渐远去的吕宋岛,望着广阔无际的海面,许柴佬只觉海阔天空。

  岑信通慢慢的走过来,道:“许老弟看起来很开心啊。”

  许柴佬笑道:“岑兄难道不是吗。”

  岑信通双手撑住护栏:“那不一样,我来此本就是为了建功立业,现在得偿所愿自然开心。”

  “你本就属于这里,离开就没有一点惆怅不舍?”

  许柴佬说道:“以后或许会有,但现在我只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岑信通赞道:“好男儿志在四方,许老弟你将来必有一番大成就的。”

  许柴佬谦虚的道:“还需岑兄指引啊。”

  岑信通没有接这个话,而是问道:“听说你和家里人闹翻了。”

  许柴佬脸色变得有些无奈,更多的是气愤。

  谋划一个国家,自然需要保密,所以一开始他谁都没有告诉。

  等明军控制住吕宋,他才回家将此事告知。

  本以为会成为家人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事情和他想的完全相反。

  他得到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质疑责备。

  就连他的父亲都对他的行为痛心疾首。

  为什么要帮大明灭亡吕宋?

  当他听到这个质问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我身为明人帮大明怎么了?

  就算我不是明人,咱们被吕宋欺负的还少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为什么不能帮?

  等他搞明白这些人的想法,彻底沉默了。

  在这里天高皇帝远,我们想做啥就做啥。

  不用缴纳赋税,不用被朝廷打压……多么的自由自在。

  给吕宋交点保护费又咋了?

  吕宋人最多就是口头威胁几句,不会拿我们如何。

  大明不一样,他们会吃人。

  当年他们舍家弃业到南洋漂泊,是为了什么?

  你现在这么做,就是引狼入室。

  听到这些话,许柴佬不再试图解释,因为他们说的也是事实。

  被大明欺负和被土人欺负,有什么区别吗?

  相对来说,土人只是要点钱财,朝廷要的是他们的命。

  站在这个立场上,他们没有错。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被说服。

  一想到自己堂堂华夏后裔,竟然被一群猴子一样的土人欺凌,他宁愿去死。

  于是,他正式和家族决裂。

  许家怕被别的南洋豪族排挤,请了许多见证人,将他的名字从族谱去除。

  这个处罚可以说非常严重,比直接处死也好不了多少。

  甚至比直接杀死带来的后果更严重。

  因为死刑只需要死他一个,从族谱删除,他的儿孙也一并会被删除。

  在古代的宗亲关系下,这就是断了一家的生路。

  许柴佬也非常震惊,他没想到家族竟然会这么做。

  家族将某个族人除名,这确实很常见。

  可他不是一般人,之前为家族带来了那么多财富。

  现在又攀上了大明的高枝,还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前途不说多么远大,至少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朝廷随便给点赏赐,对他们这些流落南洋的商人家庭过来说,那都是天大的好处。

  可就算如此,他们依然将自己除名了。

  对此,他自然非常气愤,但更多的是哭笑不得。

  更让他无语的是,他爹许光宪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家族这么做也是迫于无奈,实在是你做的事情惹了众怒。”

  “希望你不要记恨家族……”

  “哎,说这些你也不喜欢听,罢了罢了,走吧。”

  “去大明吧,南洋已经没有你的立足之地了。”

  换成别人,或许真的被他给哄骗了。

  可许柴佬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正因为了解,才觉得有些作呕。

  内心反而更加坚定了离开的想法。

  难怪世人多鄙视商人,是有原因的啊。

  然后他就将自己积攒的财富变卖,带着家人一起登上了前往大明的船。

  此时,面对岑信通的问题,他很想说说一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句话太符合他的心境了,南洋那些商人,又岂会懂得他的志向和追求。

  但考虑到说这句话的后果,到嘴边换成了:

  “道不同不相与谋。”

  岑信通点点头,也没有再多问,反而安慰道:

  “离开那个家族,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许柴佬苦笑道:“被家族除名,此事传出去恐怕官场也很难混。”

  岑信通摇摇头道:“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你是为大明效力才被家族除名,上面的人是能分得清是非的。”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带你去拜访一个人吧。”

  “若他肯出手,就真的坏事变好事了。”

  许柴佬心中一动,试探道:“莫非是那位陈伴读?”

  岑信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陈伴读是何等样人,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见得到的。”

  “在拜见他之前,我们要先去泉州拜访另外一个人。”

  朝廷报捷的船只,会先去泉州报备,拿到文书后才能进入大明国内。

  而他说的人正是杜同礼。

  税务稽查司组建前夕,陈景恪就找关系,将杜同礼调到了新组建的泉州市舶司。

  干的工作还是老本行,监查缉私。

  这可是一个大大的肥差,一时风光无限。

  公务通行,走的是特殊渠道,更何况这还是报捷。

  泉州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过来露了个面。

  杜同礼自然也来了,当他见到岑信通非常惊讶。

  这位不是去南洋打探情报了吗,怎么出现在这里?

  看样子还立了大功一样。

  莫非当年的穷苦兄弟,抓住机会一飞冲天了?

  正想着私下去见一见,哪知岑信通却先一步到访。

  两人一阵寒暄,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杜同礼既是敬佩又是感慨的道:

  “恭喜岑兄,守得云开见月明。”

  岑信通自己也同样很感慨,更多的是高兴:

  “多亏了杜兄提点,此恩我没齿不忘。”

  杜同礼大笑道:“自家兄弟,说这么见外做什么。”

  岑信通也开心的笑道:“好,是杜兄你先和我客气的啊。”

  两年没见面的隔阂,在笑容中一点点消散。

首节 上一节 345/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