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27节

  陈景恪乘坐的是官船,自然不用和商船一起排队。

  找到负责水面秩序的官吏,亮明身份之后,直接就通过了闸口。

  之后一路来到洛阳,见到了一片规模庞大的工地。

  新都到了。

  看着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工地,陈景恪心中非常的激动。

  亲眼见证一座新城的修筑,且还亲自参与的选址和设计,这种成就感实在难以为外人道也。

  也因此,他对这座洛阳城,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徐允恭也同样非常的兴奋,说道:

  “我之前去过凤阳皇城,那里的规模远不如洛阳城啊。”

  陈景恪笑道:“凤阳皇城是按照三十万人的规模修建的,而且还未建成就停工了。”

  “洛阳城可是按照百万人规模修建的,两者自然没有办法做比较。”

  徐允恭赞叹道:“我之前只听说,新都是按照百万人规模修建的。”

  “只是没想到,竟然如此宏伟。”

  “虽然才只起了一圈墙基,我已经看到修成后的样子了。”

  陈景恪说道:“修成后比你想象的还要宏伟无数倍。”

  两人发表了一会儿感慨,就启程去拜见朱标。

  在官吏的引领下,很快就见到了朱标本人。

  他的皮肤比以前黑了许多,但身体壮硕了许多,目光炯炯有神。

  显然在这里他过的很不错。

  想想也是,修宫殿哪需要他这个太子亲自负责。

  只需要抓个总,具体工作自有别的官吏负责。

  而且躲在这里,也等于是躲开了朝堂纷扰。

  每天少了勾心斗角,耳朵根子也清净。

  他来这里,与其说是监工,不如说是来休养生息的。

  当然,这也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本意。

  自从知道朱标得了高血压,两口子就没少操心。

  生怕他太过劳累,导致病情加重。

  干脆就借着修新都的名义,让他到洛阳这里躲躲清净。

  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双方见过礼之后,朱标看着徐允恭的寸头,有些惊讶的道:

  “没想到魏国公竟然决定亲自下场了,这可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啊。”

  徐允恭恭敬的道:“父亲认为短发势在必行,作为勋贵当起表率作用,于是命臣将头发剃短。”

  朱标赞道:“魏国公忠贞为国,乃百官楷模啊。”

  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他才看向陈景恪,说道:

  “给我说说你的具体计划吧,我好决定如何配合你。”

第183章 军队自有军队的规矩

  陈景恪的法子很简单,宣传,引导:

  “……普通百姓即便想剃发,碍于宗族势力也不敢轻易尝试,军户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宗族,是以血缘聚集在一起生活,形成的群体。

  而军户是以家庭为单位,随机分配在一起,管理他们的是朝廷任命的军官。

  所以军户没有宗族关系约束,他们唯一要在意的,就是军官们的意见。

  而明朝初期的军官,尤其是基层军官,基本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

  对什么长发短发就更不甚在意了。

  况且,陈景恪可是得到了徐达和蓝玉的支持。

  徐允恭往那一站,大多数军官都会主动配合他们的工作。

  “所以,我们要让展开宣传,让修筑新都的二十万军户,明白长发的缺点,知道短发的好处。”

  “然后,再由我们这些剃了短发的人,亲自去做引导。”

  “我相信,他们会做出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的。”

  朱标眉头微皱,他觉得这么做就是多此一举,军官下令谁敢不剃发?

  脸上刺字都没人敢说话,更何况只是剃发。

  但他也明白陈景恪的意思,让将士们理解这么做的原因。

  否则等新都修好回到家,他们又会将头发蓄起来,到时候一切都是无用功。

  “这二十万将士,就是最好的宣传员……”

  “他们的家人,已经被打散安置在河南各地。”

  “将他们分成十组进行轮休,每个组休息一个月,让他们回家去看看……”

  “如此,也可以让他们每年,都能和家里人团聚一些时日。”

  “等他们回到家,就会向家里人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影响到更多人剃短发……”

  “所有迁徙来的军户都剃了短发,就能影响到更多的普通百姓。”

  “再加上周王府的配合,不出两年就能完成改风易俗工作。”

  朱标点点头说道:“虽然你的办法有些麻烦,但胜在稳妥,我同意了。”

  陈景恪欣喜的道:“谢殿下。”

  朱标又问道:“不需要我下令,让河南各地方衙门配合你吗?”

  陈景恪说道:“暂时不用,等这二十万军士剃了发开始轮休,殿下再下旨效果会更好。”

  朱标不再说什么,写了一道手谕: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吧。有这道手谕,你可以随意调动这里的人和物。”

  陈景恪接过手谕,说道:“谢殿下,臣告退。”

  从朱标这里出来,徐允恭问道:“现在怎么做,召集将士们?”

  陈景恪摇摇头,拿出自己编写的新版《防疫手册》,说道:

  “宣传需要教材,先找工匠将这份手册印刷出来,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这份手册主体内容和之前的没区别,只是更加的详细,更加的贴近于生活。

  重点讲了长发的不便和危害,提倡剃短发。

  为了吸引更多人主动阅读,甚至还写了鸡舍、猪圈、羊圈要怎么垒,怎么搞卫生。

  还有一些简单的技术,比如榨油。

  现代知识普及,大家都知道榨油就是蒸熟、磨碎、挤压。

  剩下的就是工艺和出油率高低的问题。

  这玩意儿就是常识啊,有什么可普及的。

  然而在古代,这技术也同样是保密的,不是专业榨油的,很少有人知道原理。

  可以说,写这本书陈景恪是煞费苦心。

  修建新都,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工匠,搞印刷的自然也有。

  陈景恪拿着朱标的手谕过去,没人敢不听。

  没几天,带着松墨香的新版《防疫手册》就出炉了。

  陈景恪一口气让印刷了两万册。

  在这个过程中,周王朱橚也赶来洛阳会合。

  他变得愈发成熟稳重,只是那一双眼睛有点渗人。

  看人的时候,总感觉是在研究,哪里比较好切一般。

  一见面,朱橚就说道:“老师,这次你可是让我大吃一惊啊。”

  陈景恪笑道:“怎么了?”

  朱橚说道:“推行剃发,不符合你一贯低调的性格啊。”

  陈景恪开玩笑的道:“总要有人去做的,本来以为你这个徒弟会站出来,可等了这么久也没见你有什么动静。”

  “没办法,为师只能亲自出手了。”

  朱橚故作委屈的道:“我倒是想出手来着,只是没有你这么聪明,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这不是一听到你的召唤,就赶紧过来了吗。”

  陈景恪笑道:“还算你知道尊师重教……”

  师徒俩寒暄了几句,就聊起了医术方面的事情。

  朱橚确实有天赋,进步很明显。

  就外科实操方面,已经远远将陈景恪甩在了身后。

  陈景恪唯一比他强的,也就内科和现代医学理论方面了。

  不过他也只是对人体方面,有了一定了解。

首节 上一节 227/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