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出笑傲,睥睨诸天 第192节
须知元神之说,乃唐末五代内丹道派方始兴起的玄理概念。
这泰山之地,裘图第一时间猜到的便是这二人。
不过,裘图也并未因此大惊小怪。
实乃近年来遍览武林各派秘典,深知古人著述中,不乏有夸大其辞、故弄玄虚之辈。
这总纲纵是写得直指大道,惊世骇俗,也需观其内容方知是否真有妙诣,还是徒托高深、内里空虚的假大空言。
但见裘图身形微顿,于塔心空旷之地,缓缓踱起步来。
铁指轻捻,不疾不徐地翻开了泛黄书页上墨痕深邃的序章:
余幼窥南华,以鲲鹏之志游心于无何有之乡。
始知琴棋书画皆砥心砺神之术,待神思凝练如汞,自可通贯百骸,醒元神而合天道。
三十二载,弈局叩玄关,忽觉身与泰岳共呼吸,星斗随念转,方知元神初醒,天人合一非虚言。
然元神既成,琴棋书画反若稚子戏沙,再难撼神思分毫。
遂踏九州烟水,访道藏千卷。
自《淮南》鸿烈至太平青领,诵《黄庭》玉章,研抱朴丹诀,诸经皆止步于元神初醒。
嗟乎!天资竟成桎梏!前路茫茫,如处云封雾锁之绝壁。
唯以己身为炬,照彻幽冥,冀窥一线生机。
遂遍寻杂家异术,或效餐霞法,捕虚影于镜花;或求不老方,寻仙草于枯涧。
余试尽诸法,空掷百岁光阴,唯见青丝化雪。
然仙道渺渺,孰能忘情?大道岂能有穷?
百七十岁至,携小徒栖息于泰山绝壁。
坐忘玉皇顶,目送黄河月,袖揽北斗光。
观日月经天六十秋,察星河倒转,草木荣枯。
甲子轮回之期,忽见群星皆算,草木尽数。
忽悟通天之路,不在云端在脚下,唯叹贫道行之未远!
昔年琴棋书画破凡思之桎梏,贵在穷极思虑;今元神通明如电,俗艺怎缚蛟龙?
当寻无极之器以磨此神锋。
唯数算之道,其理无穷若天道,其变莫测似阴阳,正堪为磨剑之石。
恰逢紫阳张君踏云来访,坐论龙虎之秘,金丹大道。
共参元神当分阴阳二境:阴神洞彻幽微,阳神照临八极。
惜吾鹤寿将尽,难证云外玄真。
念后世求道者万中无一,多溺于拳脚刀兵,似吾座下四痴儿。
特融数理于剑锋,留脉于人间,名曰《岱宗如何》。
此术三重天:
以指为筹——身形作天尺,剑路化流云,起落藏玄机。
掐指可破三寸绽,心念可穿九重关。
指掐乾坤者,可成天下至巧之剑。
以心为筹——若舍指诀如蜕茧,以心剑断阴阳,破招如庖丁解牛,其人心海必耀元神清辉。
以神御道——当纳天光流转、地气升降、四时寒温、星斗明灭入算,则草木枯荣可卜,山河气脉能筹,渐次阴神得铸。
臻此境者,可借晨光辨秋毫,嗅松风知虎迹,抚南风判潮信。
至若阳神之妙,六合未履,焉知其然?
可谓:岱宗夫如何?未睹其巅!
后世若有奇才,当知剑锋所指非敌非器,实乃天道运行之纹。
算天算地算苍生,方是《岱宗如何》真意。
然此道孤绝,万勿效吾四徒舍本逐末。
此诀刻于绝顶石,留待有缘观。
莫道长生渺,薪火焚身照夜寒。
后来者登临岱岳时,见云海翻涌处,便是贫道推君上青鸾!
——逍遥子绝笔于泰山绝顶茫茫云海之间。
上一篇:恐怖诸天:我直接拜酆都黑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