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出笑傲,睥睨诸天 第160节
可惜,神丹难寻,少林寺现在也不知还有没有。
纵观整个金庸世界,大还丹也没出现过几次。
但见裘图忽的翻身下榻,步履沉稳,随手一拂,案几便滑至墙边。
当即站在屋中间,运转辟邪魔功,导引药力化为至阳内力。
魔功催动,立见奇效。
初时身形尚可辨,继而愈转愈疾,斗室中残影重重,衣袂翻飞间劲风四起。
体内如蕴微火,气血奔涌却井然有序。
药力冲刷之下,隐脉显形,断脉新生,相互之间飞速联结稳固,内力汩汩而生,在坚韧拓宽的经络中奔涌如潮。
至阳内力源源不绝,周天循环恍若惊涛。
四月山巅,室外寒风刺骨,室内却如置炎夏烘炉。
桌上凉透的墨汁碗沿凝出水珠,烛光摇曳间更显灼亮。
裘图肌肤泛红,每一次吐息都喷薄出炽热白雾,周身蒸腾起带着药香的汗气。
一遍、两遍、三遍......
裘图平日不饮血酿,一日最多修炼五遍辟邪魔功。
而今却似不知疲倦,反复运转。
二十遍......
三十遍......
......
百遍......
日升月落,日复一日。
寻道不知岁,恍若经年。
十日后。
左冷禅正在书房批阅派务,忽将账本重重一放,沉声道:“那裘千屠还未出关?”
陆柏垂手侍立,低声道:“据门下弟子所言,其一直门窗紧闭不知在做些什么,每日放在门口的膳食也原封未动。”
左冷禅闻言轻抚长须,双目微眯道:“看来他已服下大还丹,此番闭关怕是要两三月光景。”
陆柏眉头紧蹙,忧色浮现,低声道:“师兄,此人先前便能与丐帮解帮主斗个旗鼓相当,如今又得大还丹相助,待其出关......”
左冷禅侧目斜睨陆柏一眼,嘴角微扬,轻笑道:“你是觉得左某在资敌?”
陆柏默然垂首,以作应答。
左冷禅拂袖而起,负手踱步道:“左某原也未打算赠此神物,但那日我与他以杯为介,内力相较一番,却是输他了一筹。”
“既非其敌,何不结个善缘?且看他与天下群雄争锋。”
“更何况,他与天门有如此渊源,不许以重利难以打动。”
“左某反倒是庆幸,此人贪得无厌,唯利是图。”
左冷禅行至窗前,远望层峦叠嶂,长叹一口气道:“江湖之大,英才辈出,强于左某者不知凡几。”
“他既非魔教又非我五岳中人,两派远隔千里,何必处处设防?”
“况且,哪怕他无大还丹相助,不出数载,此子修为亦非左某所能企及。”
陆柏趋步近前,小声道:“可这枚大还丹一经服下,他怕是能与方证大师一争正道第一高手之称。”
“若再假以时日,天下恐无人能制。”
左冷禅忽然冷笑一声道:“此子虽有天资,但要说能胜过方证,还需至少十年打磨。”
“方证大师易筋经已臻大成,修行岁月远胜于他。”
“当年为突破瓶颈,亦曾服食过大还丹,内力之浑厚,当世罕见。”
“更兼精通数门七十二绝技,尤其是那千手如来掌早已出神入化,臻至圆满。”
但见左冷禅目光忽然深邃几分,声音渐低,“昔年任我行何等猖狂,却也不敢轻撩少林虎须。”
“纵是东方不败,亦不敢言有十成把握能稳胜方证大师。”
“若非如此,我正道何以与魔教周旋至今?”
左冷禅说罢,转身踱回座前,沉声道:“五岳大会在即,并派之事刻不容缓。”
“我这寒冰真气尚需精进,当闭关些时日,江湖终究以武论尊。”
“着你费师弟去裘千屠院外守着,待其出关,告知泰山之约具体时日。”
落座后,左冷禅翻开账册,续道:“封不平来信言道,华山之行有七八成把握胜过岳不群。”
“可着费师弟问那裘千屠,是否愿上华山做个见证。”
“若他还要讨价还价,此事便作罢。”
陆柏躬身应道:“谨遵掌门之命。”
第164章 功力大增 前往华山
六月廿五,赤日炎炎。
裘图策狴犴过潼关,马蹄踏碎官道尘土,直入华阴县城。
甫至城门,便见告示栏前人声鼎沸。
一个个交头接耳,面色凝重。
但见一老丈拄杖叹息,额间皱纹深如刀刻,“唉,这已是第三个遭难的闺女了。”
旁侧一青衫书生握拳道:“岂止如此!听闻已有两人投缳自尽,仅有一人告官,不知还有多少苦主忍气吞声。”
又一粗布短打的汉子愤喝道:“那采花大盗田伯光,就无人能治么?”
“小兄弟有所不知。”旁边茶摊卖茶的老者斟了碗凉茶递过去,“这田伯光号称万里独行,轻功独步江湖,上月渭南作案,前日又在华州现身...”
话音未落,一背着药篓的郎中插话,“莫非下一个就要来咱们华阴?”
“应当不敢。”书生摇着折扇,却见扇面微微发颤,“华山派近在咫尺,平日多有弟子下山巡视,他们个个身怀武艺......”
对江湖事较为了解的卖茶老者听得书生此言,也不便出言打击,摇头叹息道:“总之我等家中有女眷的,最近还是小心点。”
田伯光?
此等江湖宵小之辈,裘图向来不屑一顾,不过究竟是原著中着墨颇多之人。
忽闻其消息,裘图亦不免心生好奇。
都说这田伯光轻功卓绝,不知有自己几分火候。
想着,裘图轻挽缰绳,胯下狴犴缓步向告示处行去。
“踏、踏、踏....”
人高马大,如岳倾临。
市井百姓见裘图策马而来,纷纷避让,下意识流露出畏惧之色。
裘图近前垂眸一瞥,略扫通缉令上那满脸虬髯的画像。
当即缄默不语,拨转马头离去。
相貌平平且略显粗鄙,难怪只能行那采花勾当。
“此乃何人,竟如此魁梧不凡。”
“方才他观此通缉令,莫非是外来的江湖豪侠。”
“年纪尚轻,岂是田伯光敌手,想必只是随意一观。”
“听闻赵太爷已遣人前往华山派,请岳掌门出手擒拿此贼,我等不必过分忧心。”
马背上,裘图眼底暗流涌动,面上却不动声色。
想来那田伯光定是因回雁楼与令狐冲坐斗落败,心有不甘,欲上华山寻回场子,故而沿途作恶至此。
此举亦为引出岳不群夫妇离山。
那自个儿便在华阴盘亘两日,只要他敢来......
这些江湖鼠辈,生来就是为大侠扬威助名之用。
两月前,裘图于太室峻极峰顶服下大还丹,内力自五年之数骤增至七年,耗时不过十二日。
此后便在新建的河南镖局潜心修行,虽武功招式未有精进,然在大量药膳血酿滋补下,内力又见显著增长。
而今裘图方才觉得,昔日行事还是太过保守,不够极端。
什么根基稳固,虚不受补。
补药当多多益善,肉身自会适应。
内力数量增加虽未使招式威力大增,但耐力方面却是有长足长进。
略作估量,恐怕自己哪怕不卸下铁锡碑,也能将解风耗死。
现如今放眼江湖,能令裘图心生忌惮者,唯原著中任我行所言那三个半人。
若不那么保守估计,实则不过两个半。
方证、东方不败。
余下半个,便是那风清扬。
这就要说说气宗与剑宗的分别。
非是江湖门外汉所以为的,气宗专修内功,剑宗不修内息。
实则二者皆需修炼内力。
只不过气宗只习对应剑招,出招姿态固定,内力循特定经脉流转,以增威势,颇有以拙胜巧之意。
恰似裘图施展辟邪魔功招式,刚猛无俦,势不可挡。
上一篇:恐怖诸天:我直接拜酆都黑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