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33节

  一个怪模怪样的半成品发动机,在实验室的正中央,周围一群技术人员。有人在计算数据,有人在画图,还有人在进行数字模拟。

  “这就是传说中的爆震发动机。”

  马山想要摸一下,结果被科研人员给阻止了。

  “不要随便摸,这玩意儿很危险的。”

  马山纳闷的问道:“你都没有启动怎么就危险了?”

  “这是我们整个实验室的宝贝和指望,您要是摸坏了,我们整个实验室都要抓狂,到时候可是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您说危险不危险?”

  孙光明哑然失笑:“确实挺危险的,不过动手的时候,你们得手下留情啊,他这老胳膊老腿儿的,还真不一定是你们的对手。”

  “试验过吗?”马山好奇的问:“这玩意儿跟那个五代机的发动机有什么不同?”

  “不要拿我们的宝贝跟那么落后的玩意儿相提并论。”研究员骄傲的说:“那玩意儿说破大天,它还是涡扇发动机,我们这可是爆震,而且还是全世界第一款成熟的产品。”

  孙光明不敢置信的问道:“你们这款产品已经成熟了?”

  研究员立刻改口:“我的意思是,我们这款产品一定会是全世界第一款成熟的爆震发动机,舍我其谁。”

  马山拍拍他的肩膀:“不错不错,后生可畏,有志气。”

  孙光明问道:“你们大概什么时候能拿出成熟的设计?”

  研究员摇摇头:“这可没个准儿,毕竟是全世界第一款爆震发动机,根本没有先例可以借鉴,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能拿出成熟的事情,说不定哪一天我们我们当中某一个人想通了某一个问题,技术就突破了。”

  孙光明满意的说道:“不错,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去钻研,我看好你们,你们肯定能拿出全世界第一款成熟的爆震发动机。”

  过了没有一个星期,全国各地来了好几位专家,都是各个顶级研究所的头部专家,学科带头人。

  相同的是,这些专家都或多或少的在琢磨爆震发动机,只不过一直没有立项研究而已。

  这些专家都曾经发表过关于爆震发动机的一些论文,被有关部门记录在案,为的将来要是研究爆震发动机的时候,就请这些人参与。

  现在帝俊公司开始研究了,这些琢磨好些年的专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申请前来参观学习。

  听听人家这个词,是多么的谦虚,参观学习,一群已经功成名就的老专家,来向一群二三十岁的毛头小子学习。

  当然不能让人家专家真的跟个学生一样,跟在诸位研究员的屁股后面发问,然后再拿个小本门记上,这样也太侮辱人家了。

  刘华让实验组的人干脆搞一个研讨会,做个PPT,把自己的得意之处拿出来讲一讲,把自己的疑难之处也拿出来分享一下,跟诸位大佬讨论讨论。

  本来是准备举办半天的研讨会,最后举办了两天,实在是太受欢迎了,大佬们问的很细,分享的也很彻底。

  他们的十几二十年的思考,不是白思考的,肯定有自己的得意之处,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帝俊研组的人得到了新的灵感。

  最让刘华高兴的是,有几位大佬在这边交流的高兴了,直接给自己的研究所挂了个电话。

  “我暂时先不回去了,跟这群孩子交流的挺好。准备在这这里工作三个月半年的,带一带他们。”

  这可把他们原来的工作单位给急坏了,这些人可是他们研究所的顶梁柱啊,突然间不回来了,那么研究所现有的科研工作怎么办?

  但是着急也没办法啊,大佬就是这么率性而为,尤其是看到研究所当中都是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俊杰,这个提携之心就按耐不住了。

  刘华自然是高兴啊,吩咐后勤在一定要照顾好这些老专家。

  不过马山和孙光明就没那么高兴了,爆震发动机的事情是他们说出去的,现在这些老专家暂时不回去了,人家研究所自然找到他们头上了。

第521章 指甲盖大小

  孙光明埋怨道说:“刘华,刘院士,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我好心好意的喊了几个老专家来给你指导一下,你怎么把人给扣下了。”

  “哎,你说话可要小心哦,小心我告你诽谤,我可没有扣人,是人家专家不愿意走,想要在这边带一带我们研究所的孩子们,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传帮带,薪火相传的精神。”

  “你别跟我说这些。”孙光明不耐烦的说:“反正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人家研究所的学科带头人不回去了,你让人家研究所怎么办?你让我怎么办?”

  刘华只能安慰道:“不是不回去,只是在这儿做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而已,过两三个月,我保证全须全尾的把这些老专家给送回去,而且我保证身体健康,还能胖个几斤。”

  得到了保证以后,孙光明图穷匕见:“人家研究所的学科带头人给你们研究所培养学生,你总不能没有表示吧?”

  “得,这句话才是重点。”刘华哈哈大笑:“这我肯定要有所表示啊,已经跟几位专家说过了,每个研究所我捐五百万,聊表心意。”

  “嚯,你这个心意够重的呀,五百万够他们立一个小项目了。”孙光明笑着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好交差了,省得那些研究所的负责人天天来烦我,我头都大了。”

  “那是啊,投桃报李嘛。”刘华得意的说:“这几位老专家的作用,可不是这区区五百万可以体现的,最起码缩短了我们爆震发动机一年的研究进度。”

  “那你这几千万可真是物超所值了。”

  刘华笑着说道:“绝对的物超所值,你要知道为了这款爆震发动机,我一年就要烧掉一个多亿的经费,这下子省大发了,最重要的是时间,一年多的时间,时间可是千金不换啊。”

  “不管怎么说,最后是我们空军得利。”孙光明得意的说:“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别等着我的好消息呢,机体设计你们得跟上啊。”刘华玩笑的说:“别等我的发动机拿出来以后,你们没有适配的飞机,那就玩笑大了。”

  孙光明直接语塞,这倒是实话,据他所知,各个飞机制造公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六代机的立项,因为五代机还没有搞利索。

  以前咱们都是飞机设计好了,等一款有用的发动机。现在好了,发动机有了,飞机没设计好,简直是倒反天罡。

  马山这两天比较忙,虽然一直被各大研究所找麻烦,但是马山没空理会这些,因为刘华的一番话,他现在忙的不可开交。

  之前刘华跟他说过,彩色始皇兵马俑的颜料是一种纳米涂层,他刚开始没有在意,但是他到搞研隐形涂料的研究所去办事的时候,把这个事情当成笑话说给了那位总师听。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位总师就上心了。

  因为他们现在在隐形涂料的研究上陷入了僵局,就想着触类旁通,研究一下其他的材料是否对隐形涂料有所帮助。

  就在马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总师突然冒了一句:“真的是纳米涂层吗?”

  马山愣住了,三五秒之后回过神儿来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是刘院士说的,应该不是无的放矢吧?”

  “马山同志,能不能给我们搞一点过来研究一下?”

  “什么,什么就搞一点过来。”

  “就是那个兵马俑身上的纳米涂层。”

  马山都快疯了,兵马俑那可是国宝,自己去国宝身上刮一点儿纳米涂层,那个颜色本身就很难保存下来,自己现在主动去破坏,马山觉得自己的将军梦好像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本来五道机发动机成功了,其中就有他的一份功,今年或者明年再升一级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是破坏了兵马俑,那估计就遥遥无期了。

  “那可是兵马俑,是国宝,我去破坏国宝,我长几个脑袋了。”

  总师笑着说:“我知道啊,本来那玩意儿也就斑斑驳驳的,稍微搞一点过来就行了,哪怕小手指甲盖一半大小都行,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咱们的隐形涂料可能会得到突破。”

  “就因为那个纳米涂层?”马山不敢置信的说:“行,谁让你们是大爷呢,我就是个跑腿的小二,这种事儿我不干,谁来干?”

  马山虽然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军人,但是当他来到始皇兵马俑研究所的时候,他也是很忐忑的。

  “同志你好,我叫马山,来自空军。”

  兵马俑研究所的,所长有点不知所措,他跟很多人打过交道,但还真没有跟空军的打过交道。

  “啊,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马上想脱口而出,但是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最后鼓足了勇气说道:“那什么。你们不是出土了一具紫色的兵马俑吗?”

  “确实有这么一具兵马俑,堪称旷世珍宝。”

  马山咽咽唾沫说道:“那什么,我能不能跟你们申请一点点指甲盖儿大小的紫色颜料回去研究一下。”

  马山直接给所长整不会了。

  “不是,马山同志,隔行如隔山啊。”所长组织了一下词汇:“你们空军研究所应该都是研究飞机导弹的,你要我们这个文物上的紫色颜料干嘛?”

  马山想实话只是说,但是那个项目是高度保密的,又不能说,所以思前想后,他决定隐晦一点。

  “现在空军需要研究一种新全新的材料,有一位院士说过,你们这个紫色原料是一种纳米涂层。”马山慢慢的说道:“所以,空间想借一点点回去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对我们新材料有所启发,毕竟现在纳米涂层还是比较新的课题。”

  “纳米涂层?”所长纳闷的说:“跟我们有合作的那些研究所,目前为止还没有反馈过来这样的信息啊,这个纳米涂层是哪位院士说的?”

  “保密。”马山摇摇头:“因为纪律的问题,我不能跟你透露,我们只申请一点点,小指甲盖儿大小就行了。”

  所长想了想,摇摇头说道:“这事我不能决定。”

第522章 有枪毙的罪过

  “因为你们不是专业对口的文物研究所,所以能否批给你们,我也拿不定主意,我需要开会研究,同时向上级申请。”

  “理解,理解。”马山连连说道:“我也跟您透露一下,这一款新材料关系着我国最新一代的飞机,拜托了。”

  最后三个字重逾千斤,所长叹口气,点点头:“我们这些人讲古、考古,其实是希望咱们能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供现代发展参考,既然历史能够给我们以启发,那我是绝对举双手赞成的。”

  事关咱们的国防建设,也不知道那个所长是怎么说的,反正等待了三天以后,马山拿到了一个小盒子。

  盒子很小,是钛合金的材料,里面有一片小指甲大小的紫色颜料,而且这个小指甲还是小孩儿的指甲大小。

  马山是如获珍宝当天就做的西部军区的飞机飞回京城,把这个小盒子移交给总师。

  “多谢了,其实,我只是一种预感,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非要强人所难的让你去要东西,难为你了。”

  马山摇摇头:“没关系,只要是为了国防建设,我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虽然只有小指甲片儿大小的颜料,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想当初研究月壤的时候,大老美的那个总统顾问卡特就给了咱们一克,但是已经足够咱们做很多实验,并且出了十四篇论文。

  经过多方实验以后,最终大家发现在微观层面下,这个颜料的纳米特性对于吸波很有效果。

  总师笑着说:“果然,我的预感还是正确的,虽然这块原料对我们研究。隐形涂料没有直接的帮助,但是它的结构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的技术又有突破了。”

  马山把这事讲给刘华听,刘华当初也只是在网络上隐隐约约听到这个事情,并不能肯定,没想到还真有用,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你是怎么知道那个颜料就是纳米涂层技术呢?”

  刘华摆出一副很难看的表情,实际上并不是纳米涂层剂。

  “跟你讲,就如同鸡同鸭讲,人家总师已经说了,那不是纳米涂层技术,只不过在微观情况下有纳米特性而已。”

  “是吗,那是不是意味着你说错了?”

  刘华高声说道:“怎么了?我错了又怎么了?有枪毙的罪过,我是人不是神,我就不能错吗?”

  “可以,可以,你别这么激动啊。”

  马山今天来的挺巧的,今天是个大日子,幺五五舰炮起航的日子。

  等这一回无支祁海试回来以后就会进行舾装,第一个要进行舾装的就是幺五五舰炮。

  刘华在现场亲自监督,马山站在旁边看热闹:“不是,这么大个玩意儿是什么东西?”

  “幺五五舰炮。”

  “吆五五口径?”马山好奇的问:“不可能吧,我见过幺五五炮,当年演习的时候,我带领飞机轰炸过敌对手的炮兵集群,不过那时候是吆五二口径的,但是也差不多呀,你这个明显要大太多了。”

首节 上一节 233/2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