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25节

  “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差,巧彤小时候我不带过吗?”

  “她皮糙肉厚的,随你怎么折腾,你看这孩子,跟瓷娃娃似的。”

  刘巧彤脸上的欣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塌,所以爱是会消失的,原来我也是家里的小公主,现在我变成皮糙肉厚的了。

  柳霏霏抱着孩子在胡同里转悠,这孩子一脸兴奋,周围邻居看见小孩都打趣:“吆,这是刘家老三啊,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啊,夸擦一下就出来了。”

  “胡说八道,这是亲戚家的小孩。”柳霏霏笑着说:“家大人有事,放我这儿待一会儿。”

  在外面转悠了一会儿,柳霏霏就抱着孩子回来了。

  “现在人是有钱了啊。”柳霏霏笑着说:“外面的人乌泱乌泱的,一看就是外地来旅游的,你说这南锣鼓巷有什么好玩儿的?要玩儿不去紫禁城,去长城玩儿,挤胡同有什么意思。”

  “胡同文化也是京城文化吗,我听说上面有想法,考虑把咱们这儿划归为景区。”刘华微笑在解释道:“要是正式划成景区的话,到时候外面的人还要更多,还要更乌央乌央。”

  “要不咱搬家吧,搬去亚运村那边儿。”柳霏霏开口提议:“这要是以后成了景区,成天人来人往的,一天到晚也没个安宁,长此以往,我非得神经衰弱不可。”

  刘华点点头:“也行。”

  亚运村那边的别墅买了好久了,他们家平常偶尔没事的时候回去住一住,换一换环境,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四合院。

  当天晚上,关家小宝贝儿被就给接走了,家里保姆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搬家。

  刘华搬家就简单的多了,这时候还没有很专业的搬家公司,于是刘华直接从公司调来了几辆卡车,三四十个搬运工。

  自家保姆负责收拾,工人们负责搬运,小半天儿的工夫,偌大的一个四合院儿又搬的干干净净。

  要是他们全家搬到亚运村,谁最高兴,当属关之琳了。

  她在亚运村也有一栋别墅,平常不住在刘华家的时候,她就自己一个人住在亚运村,周围邻居的关系也算不上多好,所以偶尔也会心里空落落的。

  “太好了,姐你搬过来,以后我就有伴了,省得有的时候晚上心里空落落的。”

  柳霏霏没好气的说:“你早点儿结婚,找个踏实的老公,你心里就不会空落落的了。”

  关之琳对这个话题无感,早年她的感情经历丰富多彩,后来虽然有所收敛,但是自从成了企业家以后,眼光就高了很多,一般男人还真入不了她法眼。

  “我也想结婚啊,但是没有合适的。”

  柳霏霏对这个妹妹也是无语了,她对自家亲妹妹都没有这么上心,她想的是关志林一个人从香江到大陆来打拼,离乡背井,无依无助的,自己一定要多关怀爱护。

  可惜了,自己所有的关怀爱护,都被这个妹妹抛诸脑后,倒不是说关之琳白眼狼,主要是没个定性,实在不适合家庭生活,这两年她已经很少再催关之琳结婚了。

  刘巧彤其实是不大乐意的,她喜欢的那些小吃在南锣鼓巷,自己出了家门,走几步就有了。

  现在换到高档社区,出门都是高级餐厅,反而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开心自在了。

  于是在她的软磨硬泡之下,刘华给他做了一个小电动车,不是市面上卖的那种大路货,把安全做到了极致,所以他就可以骑着这个小电动车到处晃悠了,远比之前的大几万的进口公路自行车要轻松。

  刘华搬进亚运村别墅区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因为他的行为很低调,但是他这个人,本来就不是低调的存在。

  这两天儿他在家里面画图,累了就在别墅区里面散散步。

  这一抛头露面,就被很多人注意到了,这个别墅区住的人大部分都是非富即贵。

  虽然他们不认识刘华,但或多或少从很多渠道都知道刘华这么个人。

  “原来咱们别墅区楼王里面住的是刘院士。”有个富商跟好友喝茶的时候闲聊起来:“我说,当初我要买楼王,销售说已经有主了,我让他们帮忙联系,销售也不肯,感情这位这么大来头。”

  “咱们有福了,那位从事的可都是我们国家最高精尖科技的生产和设计。”好友兴奋的喝了一口茶:“这要是跟他打好交道,那以后我们的买卖就不愁了,说不定也能转型高科技,现在没点技术含量,混不下去啊。”

  “正有此意,我准备挑个合适的时机去拜访一下。”

  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他们俩人还在筹划,挑个合适的时机,就已经有人上门拜访了。

  “叮咚。”

  保姆打开门,看见门外面站着一个不认识的人,就谨慎的问道:“你好,请问你找谁?”

  “你好,我是这你们家周围的邻居,看见有人新入住了,就过来拜访一下。”

  所谓过门都是客,人家手上还提着见面礼,保姆只能把人让进来,还给他泡了一杯茶。

  “你稍等一下,我们家先生正在工作,我去跟他说一声。”

第503章 谁不想光宗耀祖

  有客登门,刘华这个主人自然要见一见,乍一看不认识,仔细一瞧还是不认识。

  “您好,您是?”

  刘华客气的伸出手,跟对方握了握手,然后才问道:“请问我们认识吗?”

  “不认识,我是您的邻居。”来人客气的说道。

  他的客气中还多了几分谄媚。

  “我叫韩家华,做进出口贸易的。”来人递上自己的名片:“我们公司主营业务是。原材料还有加工机械,希望刘总以后多照顾。”

  刘华皱皱眉头:“哦,好的,不过我们公司一般不进口机械,至于原材料嘛,大部分都是铁矿石,现在国内的钢铁企业已经结成了铁矿石进口联盟,可能不会走你们这样的贸易公司的。”

  “您不是有机械公司吗?难道不需要进口那些国外的先进机床吗,我们公司在小东洋和汉斯国都有业务,乐意为您效劳。”

  “谢谢你的好意,能让我们感兴趣的高精尖机床,国外也不出口,一般普通的机床,我们直接就从国内购买就行了。”

  韩家华立刻辩解:“刘老板,国内的机场质量很差,精度也达不到,您的太一重工是国际有名的发动机生产厂商,要求自然要高一些。”

  刘华笑了笑,摇摇头说道:“你要是抱着这个思想做买卖的话,早晚有一天你得讨饭啊,在我面前说这个话,有一点冒犯啊。”

  “啊?”

  韩家华让刘华做的有点蒙头蒙脑,刘华笑着说:“我就是国产机器行业的一员,你在我面前贬低国产机器,是不是有点冒犯?”

  “你说咱们国产机床精度不够,咱们国家数控机床是我领衔开发的,我还是沈机的技术指导,你这也是在贬低我的能力啊。”

  韩家华悔的都想抽自己两巴掌,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对不起,刘老板,我不是这个意思。”

  刘华坐在他对面说道:“当然了,你说的也有一定客观性,咱们的机床有的时候确实不如国外的情况,但是你得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什么意思?”

  韩家华现在感觉自己在面对一个老师,就好像小学时候上学一样,老师问的问题自己永远答不上来。

  “你觉得咱们机床精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是因为什么原因?”

  “因为咱们发展的晚,技术落后。”

  刘华摇摇头:“这是表象问题。以前咱们没有市场支撑,机床厂得不到充分的科研资金,当然研究不出好东西啊,咱们的智商又不差人家的,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的机床有充分大的市场。”

  “市场大,人家外国产品也赚钱啊。”

  “那是他们卖的贵,你看到他们赚钱的时候,你忽略了另一个数据,那就是咱们国产机床在市场占有率当中正在逐年递增。”刘华摇摇头说道:“占有率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数据,占有率越高就代表着国产机床是能卖得动的。只要能赚到钱,把钱投入到研发当中,我们的产品是会越来越好的。”

  “我说了,怎么现在进口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少了。”

  “当然,我们的机床还不是最顶尖的,还需要进口一部分,不过我估计这种机床基本上就不是你一个贸易公司能掺和的,基本上都是直接面对厂家。”

  韩家华使劲的点点头,他觉得刘老板说的太正确了,他是看着这种机床买卖眼馋的很,基本上一台就几千万,甚至上亿,但可惜就是插不了手。

  “刘老板,你们公司还生产碳纤维,不知道我的公司能不能为您效劳?”

  刘华摇摇头:“现在碳纤维生产厂家我一家独大。基本上都是国外的贸易公司找我,不需要我去费劲的推销。”

  韩家华又酸了,这就是技术领先的优势。

  合着他今天提着礼物上门拜访,一点儿便宜都没捞着,但是他又不能发火,无论是从实力的地位还是从社会地位来说,他都不敢在刘华面前有任何的不满。

  这家伙也奸诈,自己吃不到甜头,坚决不能让其他人赚到油水。

  于是他把刘华的话添油加醋的跟周围邻居讲了一遍,意思就是,刘老板太高端了,我们这些人虽然也有钱,但是掺和不上,你们就省省心吧。

  有一说一,第一批住亚运村的人大部分都不怎么高端,虽然其中可能有明星,也有大老板。

  但是大部分人吃的都是时代的红利。他们的产业不见得有多厉害,刘华这种高端局他们确实掺和不了。

  后来虽然也有一些人还是一样的拜访刘华,但是绝可不谈买卖了,都是套近乎。

  因为刘华这样的人很高端,跟他处好关系,将来说不定能就能帮自己的忙,有的时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难题,而刘华只需要动动小手指头就能帮他们解决了。

  他们也见到刘华的排场了,刘华要出门,他们家隔壁的别墅里面立马会出来一个司机,一前一后还有各有辆车。

  车上的人一看就是练家子,而且一看就绝对大有来历,不是一般的人,不像他们出门带个草台班子的保镖。

  有那个当过兵眼尖的人,隐隐约约就能发现这些人身上带着家伙呢,要知道咱们国家可是已经禁枪了,那这些保镖的身份可就不一般了。

  太一重工已经在按照刘华点点头设计生产全电推进系统,这是破天荒的喜头一遭。

  如果太一重工能够搞定这一单,说不定以后咱们的核动力大板砖的推进系统也能花落太一重工。

  刘华没有明说,但是从工人到工程师,心里面都跟明镜儿似的。

  太一重工没少掺和咱们国家的重大工程,所以有这个资质,再加上这一次做的是核动力全面推进系统,再加上太一集团的太一新能源又有全世界最安全的核动力反应堆,所以这就是相当于练兵的,咱们国家以后肯定会有核动力大板砖,到时候舍我其谁。

  想明白这一点,被挑选出来生产全电推进系统的工人们那是干劲十足,每一点工作都想做到尽善尽美,绝对要不留遗憾。

  哪个男人不想青史留名?能够参加咱们国家核动力大板砖的建设,那绝对是光宗耀祖。

第504章 巧妙一点

  七月份有个让人高兴的事,咱们获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京城有万人大游行。

  刘华当然是没有这个精力参加,不过太一集团各个厂子里面的年轻工人都自发组织了,厂里面也给他们做了大旗横幅什么的,让他们可着劲儿的去游行。

  厂里面的工会还组织了庆祝活动,所有的钱都是刘华批的,他觉得该让工人高兴的时候,就要让工人高兴,永远不要跟工人主流的情绪做对抗。

  既然京城取得了举办权,那么就要做一系列的调整,因为咱们国家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献给全世界。

  刘华就要参加一系列的会议,就比如说太一集团的工厂可能就需要搬迁,因为他的厂子全部在三环。

  其实从九十年代开始,京城就已经开始把工厂进行外迁,但是刘华的厂子因为一直比较赚钱,都被各个区当成了宝贝,所以搬迁被放到了最后。

  现在不迁不行了,各个区也不能违法上面的决议,尤其是这个决议现在是铁律,所有一切都必须要为奥运会让位。

  区里面还特地派人来劝刘华,动员他往外迁,怕刘华有情绪。

  “你们要不是之前强留我的话,我早就想迁出去了。”刘华笑着说:“你们知道留在三环内,无形当中为我增加了多少成本吗?”

  来劝说刘华的副区长,讪讪的说:“我们这不是怕你有意见吗?所以特地派我过来劝做一下劝说工作,之前不让您迁,那是因为我们区里面财政实在不宽裕。”

  “我五环以外的厂区早就扩建好了。”刘华笑着说:“随时可以迁出去,你们就不用担心了,还是做好其他厂的工作吧。”

  打发区里的来人,刘华又参加了几个为了奥运而开的会议。

首节 上一节 225/2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