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17节

  这一帮好战分子差点儿就当真了,差点儿就薅着对方的脖领子,要去操场上来个全武行。

  魔都大众那边邀请刘华参加他们动力总成工厂的奠基仪式,刘华不想去来着,两辈子了,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仪式性的东西,包括那种生活需要仪式感。

  没想到大众那边竟然说动了工业部的领导,让工业部的领导来游说刘华。

  “你也是大众动力总成公司的大股东,还是总工程师,你不在现场不合适啊。”

  “一年到头有很多这种仪式性的东西,有点不胜其烦啊,就不能省略一下,专注于正事。”

  领导点点头:“说的很正确,但是这种奠基仪式也不是一无是处,既然要举办,肯定有举办的道理,这也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发动机,不是像社会上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还得跟外国采购,我们自己可以生产。”

  刘华笑了笑:“您知道吗?我们国家每增加一份实力,就能引起那帮欧美人的一分忌惮。”

  “我难道还怕他们?”

  “不怕归不怕,但是咱们现阶段还不具备翻脸的实力,所以低调一点吧。”

  领导叹口气,摇摇头:“你说的有道理,我何尝不知道应该这样,但是你要注意民心军心啊,咱们的士气要是不鼓一鼓的话,我怕老百姓的心气真的要扶不起来了,这心气儿要是倒了,以后发展起来可就更麻烦了。”

  到底是领导啊,看问题就是高瞻远瞩,怪不得有些时候有些事儿,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不可为是因为为了会遭受很大的打击,但故意而为之,则是为了后续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才能一直向前发展。

  于是刘华西装革履的出现在大众动力总成车间的奠基仪式上,笑的跟个二傻子似的,拿着把铁锹挖两铲子土,往那个大理石碑上一泼。

  然后就是全场的掌声、鞭炮声以及不绝于耳的照相机快门声。

第484章 航母

  搞完奠基仪式,自然少不了一道丰盛的晚宴,当天晚上,大众的老总拿着酒杯跟刘华套近乎。

  “刘院士,你现在跟我们大众也是一家了。”

  刘华点点头:“没错,听你这说话的语气,我有一种上贼船的感觉,接下来,你就该图穷匕见了吧?”

  “哈哈。”大众老总乐不可支的说道:“您这个直觉还真是一点儿都不差,跟您谈笔买卖,希望您能打个折扣。”

  “你们大众家大业大的,还在乎一点折扣吗?”

  大众老总摇摇头:“您看看您这句话就说错了,什么叫做你们大众啊,明明是我们大众,您也是我们大众的一员。”

  “别套近乎,套近乎伤钱。”刘华笑了笑:“有什么事就尽管说吧,能帮的我想办法帮,不能帮的我也没办法。”

  “我们想要打造高端汽车啊,就需要高端的材料,目前全世界最好的碳纤维就是你们公司出的,我们每年的用量也不小,您看是不是给我们一点折扣啊。”

  刘华摇摇头:“你们知足好不好?我在国内和国外的售价可是不一样的,国内的已经占尽便宜了,你还要我打折扣,我干脆送给你好了。”

  “是人都会贪心吗,既得陇复望蜀。”

  “想都不要想了,再便宜一点,我就得国外赚钱,国内补了。”刘华不悦的说道:“你们在国内把车卖的那么贵,就不亏心吗?”

  “这个我还真要跟你解释一下,不是说我们非得卖的这么贵,而是我们要控制汽车的保有量。”

  “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人口,不能学外国,大老美都快人均一辆车了,咱们能学吗?咱们要是学了,不要说人均一辆车,每两个人拥有一辆车,那咱们国家石油储备的压力得有多大,我们不是中东国家呀,天然就拥有那么油田。”

  “再一个这么多汽车烧油,排出的废气有多少,不敢想象啊。”

  “所以你们就这么丧良心了。”刘华摇摇头:“你们就是不思进取,既然不能拥有这么多油车,为什么不开发新能源车,无论是电能还是氢能都可以啊。”

  “新能源车?”

  刘华点点头:“没错儿,咱们国家的汽车工业本来就落后于西方,如果一味的在油车工业上进行追赶,那只能吃人家的尾气,索性换一条新赛道,在新能源车上面多下点功夫。”

  “新能源车,靠谱吗?”大众老总狐疑的问道:“西方国家也有在研究新能源车的,不过听说都没有什么结果。”

  “废话,等他们研究出来,咱们又得跟在他们后面吃屁。”刘华比划着说:“现在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咱们处于同一起跑线,不比他们落后什么。而且你看现在大街小巷,已经有多的电动两轮车了,至少在这方面,我们是领先全世界的。”

  “您就这么看好新能源车。”

  刘华坚定的点点头:“毫无疑问,新能源车才是未来,尤其是我们国家发电供电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是一股东风,趁着这股东风,未来的电动能源汽车能够上天。”

  “您是全国有名的教授,也是院士,我相信您。”大众老总抽抽鼻子说道:“既然您说新能源汽车是未来,那我就着手推动这一切,希望未来新能源市场能有我们大众的一席之地。”

  “只要你们不像现在这么丧良心,把车卖的那么贵。”刘华笑着说:“电动汽车说白了,也只是个代步工具而已,既然是工具,那就不能太贵,要让全国老百姓都能享受的起。”

  大众正式开始新能源战略,他们开始这个战略可不是刘华随便一说就开始的。

  之前国家就有提议过新能源战略,只不过大众处于观望阶段,并没有大规模的投入。

  现在他们又做了大量的调研,向工业部各个研究所甚至还有供电部门进行调研,最后才慎重的得出结论,新能源大有可为。

  大众算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一个风向标,当大众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其余的汽车公司也马上开始了调研工作,并且快速的跟进。

  新能源车计划在这一辈子比刘华上一辈子要更早的开始生根发芽,相信结果也会比上一辈子要更丰硕。

  今年是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国家要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比如阅兵式,刘华自然是观礼人之一,这是早就通知他的。

  阅兵式自然是让人心潮澎湃,国家展出了最新的镇国神器,大东风威严的样子,绝对让人相信使命必达。

  晚宴的时候,刘华碰到海军方面的领导,俩人就聊了起来。

  “咱们现在在南海还是力有不逮啊,虽然J10已经能够常态化巡航了,但是始终差点意思,什么时候咱们能拥有航母了,那就不一样了。”

  刘华笑着说:“我听说,有人把二毛家的那艘半成品都瓦良格给买了,最终还不是要便宜你们。”

  海军领导笑了笑,但是没有接话茬:“遥遥无期。”

  “其实咱们可以填海造岛啊。”刘华笑着说:“在南海填上几个大岛,建上机场,那不就是不沉的航母吗?”

  “填海造岛不是那么容易的。”海军领导笑了笑:“小东洋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填海造岛了,结果还不是不成气候。”

  “那是他们那个国家思路有问题,先种植珊瑚礁,然后在珊瑚礁的基础上进行填海造岛,珊瑚礁种植多慢呀。”

  “您有新思路。”

  刘华点点头:“就寻找那种在水平面以下有基础的,先使用沙袋围一圈,然后从海底抽取泥沙和水,通过高压喷射在围堰之内,水会溢出,留下泥沙沉积,沉积多了这不就是一座岛吗。”

  海军领导眼前一亮:“有点意思,咱们有这个技术基础吗?”

  “咱们内陆不是有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吗,这不就是技术基础吗?”刘华笑了笑:“无非就是增加海底吸取泥沙的力量,最好加个绞盘把海底岩石打碎,喷出的时候,再加点压力,使得泥沙沉积比较厚实。”

  “干的过。”

第485章 物种入侵

  海军的领导仔仔细细的思考了一番,觉得是个好主意,至于技术上能不能实现,那需要询问专业的人。

  不沉的航母,听着就带劲,这要是南海上有个三五七个,那强弱态势就一目了然了,到时候,大老美的军舰都不敢再耀武扬威的自由航行。

  海军领导竖起大拇指:“好主意啊,听着就觉得可行,到时候我去各研究所里面问一问,应该问题不大。”

  “绝对可行,我虽然没搞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我从自己的专业素养来看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相信您,您毕竟是院士,既然有这个设想,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海军领导笑着说:“不过小东洋那边,您有没有什么想法?”

  刘华皱着眉头:“培育珊瑚礁啊。对海洋确实有好处,但是用来造岛的话,太慢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我不想看着他们扩大经济专属区,哪怕一海里,我都觉得浑身上下不舒服,有没有什么办法搞他一下?”

  刘华笑着点点头:“办法?那自然是有的啦,而且简单易行,还不容易被人发现,让他吃了哑巴亏,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说说,说说。”

  刘华促狭的说:“珊瑚虫嘛,自然是有天敌的,好像是海星吧,弄点儿海星往他们珊瑚礁上一扔,我管他努力十年还是二十年,保证几天之内吃的一点都不剩,想想我都觉得小东洋有点可怜。”

  “我也是深表同情,没办法,海星就在海洋里面,它要往哪边游,我也没办法控制。”

  刘华玩笑的说:“我也是对他们深表同情,不过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物种入侵往往就是这么残酷,还难以消灭,就好比一种植物叫虎杖一样,在汉斯国已经泛滥成灾了,这玩意儿就是起源于小东洋的。”

  领导笑着说:“是啊,物种入侵可不能儿戏,一定要引起重视啊。”

  然后他们两个人相视一笑,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整治小东洋,是每一个种花家人应尽的义务。

  没过几天,小东洋那边的水产厅发布报告,在他们经济专属区边缘发现棘皮海星,海星是珊瑚虫的天敌,所以他们小东洋的珊瑚礁现在岌岌可危。

  棘皮海星是入侵物种,虽然现在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他们经济专属区附近,可能是海星负责在路过的船上被免费带过来的,现在形势非常危急。

  水产厅号召当地渔民进行海星的捕捞,保护他们小东洋的海洋环境。

  现在的网民只是看个热闹,等到十几年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步棋下的如此精妙。

  太一重工的科研人员把修改后的柴油发动机图纸再一次送给刘华审核,这次就要完美多了。

  起码刘华在看的时候,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错漏,于是经过外挂的优化,足足一千积分,可见这份设计也没有先进到哪去。

  “按照我修改之后的进行试制吧。”刘华把图纸还给他们:“先生产两台出来,看看性能如何。”

  以现在太一重工的实力,试生产两台柴油发动机不是什么大问题,生产过程之中,这些人才发现,经过刘华修改之后,这台柴油发动机有多优秀。

  很多精巧的小构思是他们想都不敢想啊,但就是这些小构思,足足让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提升了三成有余。

  “姜到底是老的辣呀。”负责人感慨的说:“刘工不出手则已,一出手足以颠覆我们的认知。”

  面对这样的赞誉,刘华感觉受之有愧,只能谦虚的说:“我也就是从事这行业的年头比你们长一点,经验多一点,等再过十年,你们也能有这样的功力。”

  这件事可没有保密,太一重工是国内发动机的头部企业,现在设计生产柴油机,国内的重型车辆企业都蜂拥而至了,他们太需要一款优秀的柴油发动机了,

  有人的级别比较高,可以直接见到牛华,有些人直接就由厂长接见。

  “你们太一重工的实力那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相信你们的产品,既然你们已经生产出柴油机了,先给我们来几个样品,我们再回去试验一下。”

  厂长哪敢这么随便,连连推脱:“产品还处在实验阶段。我们是绝对不可能把不稳定的产品交给你们的,事关我们太一中公的品牌名声,你们就不要为难我了,等我们柴油机真正定型以后,欢迎大家前来洽谈。”

  “刘经理,你们太一重工生产发动机这么多年了,积攒下来的名声可是不容小觑啊,你们汽车发动机一直以来以油耗低、功率高、故障率少而闻名,我们相信柴油发动机也是如此,我不要多,有个三五台样品就行了。我们回去设计自己的新车。”

  不是一个企业这么表态,大家都是这么说,刘经理没办法了,只能请示刘华。

  “生产吧,让他们签个免责协议,因为我们的样品造成什么损失,本公司概不负责。”

  原以为这个条件挺苛刻,没想到人家二话不说,实在是过去几年,太一重工积攒下了好名声,大家伙都相信,简直不可思议。

  让刘华没想到的是,竟然有外国公司找过来了,还是两家,沃尔沃和斯堪尼亚。

  还是刘经理见的对方代表:“按道理说,你们两家公司也算是行业当中的佼佼者,嗯。和种花家的公司购买发动机。难道你们不怕影响贵公司在国际上的名声吗?”

  “实力就是实力。”沃尔沃的代表笑着说:“贵公司发动机的表现我们一直都有注意,汉斯国的工程师对你们的发动机那是赞不绝口,我们也拆解过你们的发动机,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把发动机的结构都申请专利了,真想把一些设计占为己有。”

  刘经理感到分外的骄傲,沃尔沃的发动机一向以稳定著称,没想到连他们都羡慕太一重工的设计,也就是太一重工不面向普通消费者,要不然这绝对是广告的最好素材。

第486章 千年虫

  不过很可惜,沃尔沃和斯堪尼亚并没有拿到柴油发动机,因为刘华不能完全信任这帮欧美人,而柴油发动机的专利还在申请当中。

首节 上一节 217/2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