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435节
自从前院儿王东进入轧钢厂工作,自己在院子里的地位就开始受到影响。
从人人尊敬的一大爷慢慢变成人人嫌弃的老家伙。
以前他一直觉得造成自己现在局面的罪魁祸首是王东。
要不是他在四合院儿推翻自己的威望,打乱自己的养老计划,到处针对自己,自己肯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自从听到自己前妻收养的小孩儿考上大学的消息后,易中海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后院儿张大妈跟自己离婚以后,生活中没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算计,开始真诚待人,用真心抚养自己收养的小孩儿,虽然一开始的日子非常清苦,但她收获了亲情。
不仅把收养的小孩儿培养成了大学生,而且还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反观自己,哪怕跟后院儿张大妈离婚了,生活中间也充满了各种算计。
哪怕跟自己现在的媳妇儿秦淮如,两个人之间也充满了算计。
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你防备我,我防备你,两人之间从来没有坦诚相待过。
十多年下来,不仅把工作给算计没了,连养老钱都快被算计的一干二净。
更加重要的是,自己都快做不动了,养老还没有任何着落,跟前妻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第599章 媳妇儿,我想辞职(第二更)
当然,后悔归后悔,但易中海并没有任何改过自新的想法。
他已经抛弃后院张大妈跟秦淮如结婚十多年时间,不可能再跟张大妈复婚,而且秦淮如也不会轻易跟她离婚,易中海自己也不敢轻易提离婚,否则自己辛苦存下来的养老钱和现在住着的房子就要分一半跟秦淮如。
而且他也不敢保证日子越过越好的张大妈会同意跟他复婚。
今天是张林宝考上大学的好日子。
自己作为张大妈前夫,并没有邀请自己去吃饭,甚至两个人在路上碰到以后连招呼都没打一个,说明后院儿张大妈现在一点儿也不想跟自己扯上关系,那两个人的复婚希望也就更加渺茫。
而且中间还夹着一个大学生张林宝,如果他不愿意张大妈跟自己复婚,以张大妈对他的信任和宠爱,肯定不会违抗儿子意愿跟自己复婚。
毕竟张大妈今后的养老还要靠张林宝,不会因为自己而破坏母子两人之间关系。
万一自己付出巨大代价跟秦淮如离了婚,最后张大妈又不同意跟他复婚,那才叫真正的赔了夫人又折兵,易中海已经老了,属于半截身体埋黄土的人,赌不起,也不敢赌。
这种情况下,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继续想方设法儿的算计贾家给自己养老。
至于秦淮如在接下来日子里如何算计自己,易中海管不了,也没法儿管,只要自己能在秦淮如的照顾下安安稳稳养老就行了。
想到这儿,易中海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开始在自己心里盘算自己接下来的养老生活。
算来算去,自己存下来的一千多块钱养老钱还是不够自己过上安稳的养老生活。
自己现在刚过六十岁,最起码还能再活个十五到二十年。
在四九城,平时想要吃得好,隔三差五吃点儿荤腥,一个月最少要八块钱生活费,这还是只吃二合面,不吃棒子面的情况下。
每个月还要让秦淮如赚上两三块钱,不然秦淮如肯定不会凭白无故的照顾自己。
一个月下来就是十多块钱。
按一个月十块钱生活费进行计算,十五年最少要一千八百块钱。
要是活二十年的话最少需要两千四百块钱。
而易中海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生活费加起来才一千六百块钱,哪怕将来只活十五年都不够吃饭。
在没有任何收入跟养老金的情况下,易中海必须趁自己还能动的情况下尽快把这个缺口补齐。
否则等将来自己年纪大了,行动迟缓,而自己辛辛苦苦存下来的养老钱又花光了,秦淮如肯定不会再来照顾自己。
到时候自己就只能躺在床上等死。
想到这儿,易中海脑子里渐渐冒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把自己现在住着的房子偷偷卖掉。
换成几百块钱给自己养老。
至于自己死了以后秦淮如得不到这间房子后会如何如何的生气,易中海管不了,也没法儿管,反正那时候自己已经死了。
而且秦淮如每个月都从自己伙食费里面扣两三块钱出来当自己私房钱,结婚前面几年每个月甚至扣出来十块钱当自己生活费。
几十年加起来,秦淮如从自己身上扣走的生活费加起来就算没有一千块也少不了多少,这些钱完全可以作为她照顾自己的补偿。
越想易中海越觉得这件事儿可行。
贾家跟易家的中饭就这样在大家各怀心思的沉默中结束了。
易中海急着策划怎么把自己现在住着的房子换成钱,但又不影响自己居住,吃完中饭就急匆匆回到自己屋子。
棒梗忍受不了前院儿跟中院儿的热闹,吃完中饭后直接离开四合院儿,眼不见心不烦。
贾张氏继续坐在家门口骂骂捏捏。
虽然吃不到前院跟中院儿的宴席,闻闻肉香味也是好的。
秦淮如则满怀心事躲在厨房收拾碗筷,想着怎么从易中海养老钱里面多扣点儿生活费,好去菜市场买点儿肉给棒梗加餐。
左邻右舍在前院跟后院儿的宴席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贾家跟易家被大家孤立,没有得到邀请,只能自己在家里做肉吃。
…………
升学宴办的非常顺利。
可以说是四合院儿十多年办最好的一次宴席,除了贾家跟易家,四合院儿每个邻居都狠狠吃了一顿肉。
用他们的话来说:中午这顿升学宴比他们过年的团年饭都吃得好。
升学宴过后,四合院儿再次恢复到以往的平静。
大家该上班的继续上班,该上学的继续上学,没有工作的则在街道跟各个工厂之间穿梭找工作,或者在院子里洗衣服,摘菜,做饭……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四合院儿前院儿,王东刚一进屋就把一份文件递给陈丽:“小妹,你的停薪留职我已经帮你办好了。”
“将来大学毕业,既可以接受学校的分配,也可以直接回到轧钢厂……”
“但不管如何选择,你的副科级别都不会变。”
“别人只能从办事员开始干,你上来就是副科级干部,比其他人少走好多年的路。”
“这是好事儿……”岳父陈德辉眯着一双眼睛很高兴道。
“孩子她娘,今天晚上多做两个菜,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丽妹子再有十多天就要开学了,我已经帮你打听好了,你报考的那所大学是寄宿制,一周只有一天假可以回家,其他时间全部住校。”
“所以明天咱们就可以慢慢准备起来了。”
“缺什么,要什么,慢慢置办起来,要是没有票据就找你姐夫帮忙。”
“他现在是轧钢厂后勤处代理处长,只要想就没有他搞不到的票据。”
陈丽接过轧钢厂开出来的证明喜滋滋回答:“谢谢姐夫……”
就在这时,王东突然变得特别严肃,说出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消息:“爸妈……还有媳妇儿……”
“我有件事儿想跟你们商量一下:等小妹上了大学以后就从轧钢厂辞职,要是能在轧钢厂办理停薪留职那就更好了,去外面发展发展……”
第600章 我想开饭店(第一更)
“辞职……你疯了……”
听到王东的决定,岳父岳父,媳妇儿陈君,小妹陈丽,全都瞪大一双眼睛,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震惊表情。
在他们眼里,王东以三十多岁的年龄成为轧钢厂后勤处代理处长,将来肯定前途无量。
现在从轧钢厂辞职,那之前的所有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而且在现在大多数人眼里,一个有编制的工作比做任何事情都要光荣,而且王东的这个工作还是干部编制,大多数人一辈子努力都到达不了的高度。
结果王东竟然不想要了。
岳父陈德辉想不明白,就连媳妇陈君脸上也闪出一丝不解。
满脸疑惑看着自家男人,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解释。
王东没想到岳父岳母跟媳妇儿的反应会这么夸张,苦笑一声回答:“媳妇儿,爸妈……”
“我没有疯……”
“这个决定是我考虑好长时间才做出来的。”
“你们都清楚,我初中毕业就进了轧钢厂,运气好才被转成干部身份,然后一步一步成为现在的后勤处副处长。”
“这里面虽然也有自己的努力成份,但更多的是机遇跟环境影响。”
“如果我继续待在轧钢厂,以我的能力,能真正坐上后勤处长的位置就顶天了。”
“媳妇儿你不一样……”
“虽然现在只是轧钢厂技术科科长,但你有文化,有眼光,这些都将会成为你晋升的资本,不出意外,最多十年,轧钢厂厂长的位置都有可能被你踩在脚下。”
“如果你到时候真的当了轧钢厂厂长,我作为你丈夫,出于避嫌,肯定不能继续在后勤处长的位置上继续呆下去。”
“既然早晚都要走,还不如现在就离开,给你腾出一个上升空间。”
“杨厂长现在已经坐稳轧钢厂厂长的位置,肯定想在后勤安插自己人。”
“因为我是他的救命恩人,代理处长的决定也是他当初做出来的,也不好让我把后勤处长的位置上让出来。”
“如果我主动向他提出辞职,杨厂长肯定会记我一个人情,然后把这个人情用到你身上,让你以生产处副处长的身份代理技术科科长,先把级别提上去,今后再慢慢掌权。”
媳妇儿陈君是轧钢厂的中层干部,听完王东分析就露出一副赞同表情。
上级确实不会允许两口子同时在轧钢厂担任厂领导,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轧钢厂变成某一个人的一言堂,不利于上级管理,所以只要两个人在轧钢厂上升到一定级别,势必要有一个人主动离开轧钢厂。
相对而言,自己在轧钢厂的发展前途确实比王东要好。
对于整个家庭而言,王东主动辞去轧钢厂职位,无疑是最佳选择。
但理智归理智,在陈君看来,王东这样做对他自己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他能担任后勤处代理处长,里面确实有年代跟大环境的原因,但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