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未来,地球成了神话时代遗迹

未来,地球成了神话时代遗迹 第419节

  谢灵心已经听明白了:“他们是想借机发飚,把我给踹了?”

  文一夫轻叹了一口气:“本来这些事,应该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给你挡了,可这次……就算是我也无能为力,小谢,对不住了。”

  “其实,真要是不行,你也千万不要冲动,忍一忍,回到学校,安心跟着我作学问,要不了多久,你就能拿到晨星徽章,到时候,你就只管走你的堂堂正道,什么鬼魅伎俩都没有意义!”

第278章 先天金精,先天土精!

  谢灵心口中说道:“我知道了,谢谢文教授提醒。”

  “好,”

  文一夫的声音似乎松了一口气:“对了,有关于那篇古经,我托人打听到了一些,一会儿给你发过去,你先看看,好有个准备,”

  “虽然古经没有破译出来,但据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个莽荒级域境的碎片。”

  “这次四市整合,除了通天浮屠外,其实这个域境的发现也是主因之一。”

  他又对谢灵心说了一些这篇古经,大多是他自己的理解。

  显然是早就费过心思,想要尽力帮他。

  他说的莽荒级域境,谢灵心是第一次听到具体的说法。

  据文教授所说,莽荒级域境,都是自成一界,也就一方完整的天地。

  只要出现,就不会是像大黑山域境那样,只囿于一角。

  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有某位大能者,以大神通大法力,划地为域。

  比如将自家洞府与这方天地隔绝,超然独立于外。

  据说这在莽荒级以上的域境中,是常有的事。

  也就是说,这次发现的这个域境,很有可能,是某位大能者的洞府,甚至是一方仙家洞天福地!

  难怪,仅仅是一个通天浮屠或许还不能令联邦这么大动干戈,但再加上一方洞天福地,那就一点都不夸张了。

  古经残缺得很,文一夫自承无法破译。

  只是提到这经中出现了“嫦娥”一词。

  就是因为这个词,让那些人找到了他。

  因为他曾经在直播中解释过这个词。

  不管是要借题发挥也好,还是真想要找人破解也好,反正肯定是要找到他的。

  临了文一夫还叮嘱一句:“事不可为,忍一时,退一步,很快自有出头的日子。”

  结束通话后,果然发过来一个文件。

  谢灵心没有急着看,放下手机,念头飞转。

  忍一时,退一步……

  这好像不算什么,无论上辈子、这辈子,他都是从底层泥潭中爬上来的,靠的就是忍。

  家常便饭罢了。

  最多就是像文一夫说的,躲学院里嘛。

  暂时龟缩起来,等将来得势时,再一个个找回场子,把得罪他的人全都往死里整!

  这才是他小谢哥的作风嘛。

  可现在,他为什么会感觉这么难以忍受?

  难道是修行了之后,自己也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了?

  还是经过了大周域境,当了一世的景王,对自己弯腰、甚至下跪的人太多了,自己这背脊反倒弯不下去了?

  不过那个古经又是怎么回事?

  “嫦娥”这个词出现频率这么高吗?

  拿起手机,开始查看文一夫发过来的文件。

  就是几张图片,看角度和清晰度,应该是某人偷拍下来的。

  经文果然残缺得厉害,不过相比于他第一次接触的《宋定伯捉鬼》只有区区几个字,却是强太多了。

  “少慕……闻……仙人”

  “呼嫦娥……”

  “仙仙乎……幽我于广寒乎……”

  “王效其……去墙……触硬壁……”

  还好,虽然残缺,但留存的这些文字,明显都还是相连的。

  就算缺,也是一句话缺的几个字。

  大概还能看出其中意思。

  乍看,似乎是某个关于嫦娥的传说。

  可最后一句话又是什么?放在这里,好像有点突兀啊……

  谢灵心端正心念,沉入识海。

  观想识神握笔,想将这些文字在识海中复现出来。

  本来以为,可能是莽荒级域境碎片,而且还涉及嫦娥,自己未必能复现出来。

  就像上次想要破译“姮娥”“龙王”那两块碎片一样。

  却出乎意料地顺利。

  他的心灵力量,早就远非昔日可比。

  当初一个字一个字地描摹,都有点艰难。

  现在是运笔如行云流水,一个个文字毫无迟滞地就复现出来。

  “少慕……闻……仙人”

  一幅景象在识海中随之展开。

  一个稚童,坐在榻上,摇头晃脑,边上似乎有人在为他诵读书卷。

  稚嫩的脸庞上,都是憧憬向往之色。

  画面变幻极快。

  就像是稚童的成长过程,从稚龄之童、到少年、到青年,逐渐长大。

  其间都是他读书的画面。

  从中明显可以看出,这画面中的人读书涉猎极杂极广。

  而且,所居处雅致、奢华。

  显然出身不凡,不是官宦人家就是世家大族。

  否则他哪来那么多书读?

  谢灵心回想自己为景王之时,想要读书,都不是那么容易。

  很多藏书,都是藏在天下各世家之中,轻易不示人。

  哪怕他贵为景王,想要借上几本,别人也诸多借口推托。

  总之,要钱给你,要人求之不得,要命也能交,要书?别想!

  这么看来,这几句残经,像是讲的一个世家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却不务“正业”,喜欢诵读杂书。

  尤其对其中的志怪仙神之说,向往憧憬。

  长大了非但没有改变,而且变得愈发着迷。

  后面的提到的嫦娥,估计就不是真的嫦娥了。

  有了这个认识,继续临摹复现。

  “呼嫦娥……”

  “仙仙乎……幽我于广寒乎……”

  画面随之变化。

  一座厅中,有宾客满坐,有觥筹交错。

  有道士穿梭其中,为众客添酒奉佳肴。

  似在欢宴。

  最奇的是,明明是在室内,却有一轮明月高挂。

  忽有一豪客高呼:“良辰美景,其乐无穷,不可不同乐!”

  “诸位,共饮!”

  说着举起一只酒壶,扔到一个道士怀中。

  道士捧着酒壶,游走席间,为宾客倒酒。

  说也奇怪,那酒壶不过巴掌大小,厅中宾客七八人,每次倾倒都是一大碗。

  那酒壶也不见酒尽,仍有酒倾泄而出。

  这一幕景象,让谢灵心称奇之余,也有几分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又有一客高呼:“蒙赐月明之照,如此饮酒未免寂寞,何不唤嫦娥一舞助兴?”

  画面再变。

  当真有一绝美身姿,自厅中明月袅袅而降,纤腰秀项,翩翩作舞。

  高歌:“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

  画面骤然而止。

  谢灵心心中一跳,该不会是……

  继续将临摹最后一句。

首节 上一节 419/5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的功法都太有主见了

下一篇:母亲是巨龙,我咋是山海异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