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禽拳开始肉身成圣 第1181节
江宁抓起一颗赤炎血晶丢入口中。
随着喉咙一动,赤炎血晶便顺着喉咙坠入腹中。
下一刻。
体内热浪一卷。
凝实见硬的赤炎血晶瞬息便化做一团精纯的血气能量,原本那些残渣,则顷刻间被化作虚无。
他顿时感觉到那团精纯无比的血气能量随着他的心念流转,涌入周身四肢百骸。
“这便是大日烘炉的效果吗?”
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他心念顿时一动。
将其与之前的炼化一颗赤炎血晶的感受两相对比,他顿时感觉到同样是一颗赤炎血晶,如今这颗给他带来的效果约莫强了五成。
“好强!”他心中惊叹:“如今的身体简直如同丹炉一般,瞬息便能炼化掉赤炎血晶。”
拿一颗赤炎血晶略作尝试,他便明白刚刚增加的大日烘炉效果的强大。
效果平白增加了五成。
这代表任何天材地宝进入他的体内,都能给他带来额外的五成效果增强。
其他如今还是在身具无漏之体的情况下。
若是与常人相比,他感觉效果增强了倍数不止。
这种效果若是拉长,长此以往,前后差距所带来的成就将会截然不同。
另一边。
洛水湖。
无名的荒岛上。
黑发男子抚摸着面前双眼暴戾的白螭。
此时他依旧是背负着那柄剑柄上可有八卦团的长剑。
就在这时。
一位身穿道袍的道人突然出现在他一旁。
此人面容有些苍老,头发也有些灰白,看上去朴实无华。
但见识广博之人在此处就能认出这位道人正是名动天地,教徒数百万的黄天道天。
当今明面上的第二强者,仙武同修,且两道皆走到了人间之巅,只在武圣之下的神仙人物。
麾下更是有名动九州三十六府的十二天王,各个都是神仙般的存在,能呼风唤雨,施符治病。
“师父”青年看到道人的出现,顿时恭敬道。
“唤为师前来所为何事?”黄天道人开口道。
“师父,我感觉小白被那些人发现了,但我技艺不精,无法以小白为媒介回溯过往,故此才通知师父!”
第623章 灾民与江一鸣的意中人
洛水湖。
无名荒岛上。
黄天道人看着面前的白螭。
原本眼神暴戾的白螭随着黄天道人的到来,顿时变得安静了几分,眼神也变得温顺。
下一刻。
黄天道人一步踏出,就瞬间出现在白螭面前。
随后手掌落在白螭的头颅上。
见此,一旁的青年心中顿时有些紧张。
他知道自己和师父在做什么。
那是一件足以颠覆大夏王朝的大事。
这件事一旦做了,他俩便是九死一生。
至今为止,他也不知道他和师父要做的事是对是错。
心中种种念头闪过,杂念在心中滋生,心绪一时之间变得迷茫,心境也彻底乱了。
就在这时。
“萧无阙!!”黄天道人缓缓开口,口中道出一个名字。
听到这三个字,一旁的青年顿时回神。
“萧无阙?”他语气惊讶。
黄天道人点点头:“是他!”
“师父,那我等该如何做?”青年男子有些紧张。
“被萧无阙发现了,却没有动手,是有点麻烦!”黄天道人口中喃喃,面露思索之色。
“是啊!”背负八卦长剑的青年男子也点点头,然后继续道:“听说萧无阙是武圣弟子中天资潜力最高,最有可能成为第二尊武圣的人。”
听到自己徒弟口中的这番话,黄天道人不由一笑。
“这世上最有可能成为第二尊武圣的人很多,就连为师也是如此,但能成为武圣,千年来也就那么一位。”
随后,他开口道:“你去通知一下,把黄天化他们都叫来,既然被萧无阙发现了,那就将时间定在秋末冬初之际。”
闻言。
青年心中顿时一凛。
“师父,你说我们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
“战乱一起,数百万教众都会随我们赴汤蹈火,到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和平将不再。”
听到自己衣钵传人的这番话,黄天道人顿时看了他一眼。
“功与过,交由后人来评。”
“如今的九州三十六府,你又看到了几个平民百姓也活得好?”
“八百多年的大夏,早就病入了膏肓。”
“长痛所带来的危害,对于百姓的折磨也远远大于短痛。”
“这天下,终究不是王朝的天下,是仙人的天下,那位武圣也已经走到了寿元将近,他也做不到继续维序这天下的太平。”
“除非他能再活五百年,才能让他的意志让这天下再度和平,不然在那些仙人的操纵下,终究会迎来王朝颠覆的那一日。”
“既然如此,不如就让我送大夏一程。”
此时,黄天道人也看出了自己徒弟心中的迷茫,不由开口解释了一番。
“师父,我明白了!”青年点点头。
“景儿,将来若有机会,你可以择一位雄主投诚。”黄天道人继续开口道:“大夏定鼎了天下八百年,制度早已深入人心,纵使将来某些势力身后站着的是洞天仙人,但终究会九州归一,再立新朝,此乃人心所向,大势不可违逆。”
“师父,我会牢记在心中的!”青年再次点头。
“嗯!”黄天道人顿时神情欣慰,然后道:“你入新朝,凭你的天生仙骨,可为新朝国师,可施展心中的抱负,立下更完善的制度,让这天下能得到真正长久的太平昌盛。”
“师父,我会尽力的!”青年重重点头,眼中闪过坚毅的目光,手中的拳头不由握紧。
东陵城。
当江宁再次回到东陵城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傍晚。
夕阳的余辉映照在古老的城墙上,给这座古老的城池染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
江宁站在城门口,不由停了下来。
他看到前方的城池出现了不少面黄肌瘦的流民,有拖家带口,有三五成群。
但统一面相都是身体干瘦,脸色蜡黄。
不远处。
一队持刀的官兵高声吆喝。
“一个一个排好队,进城后去往棚区,郡守说了,待会可以每人领一碗白粥,但是从明日开始就要开始上工!”
听到这这番话,江宁心中有些诧异。
他知道官兵口中的郡守指的是谁。
他的半个老丈人,东陵郡郡守王守义。
此刻他已经明白,王守义必然知道这些事,且已经做出了安排。
以粮食稳人心,而后上工劳作,以功代赈,这没有任何问题。
但他疑惑的是,如今东陵郡哪里来的灾民?
洛水县,他十分了解,毗邻洛水,水源充足,纵使再旱三年,也很难对洛水县造成多大影响。
原本最困难的本是石山县。
石山县地处荒山,植被稀疏,数月前便粮食短缺的严重。
但索性徐沐两家从外地购来了一大批粮食,且早早囤积了粮食。
他从找到那批粮食后,石山县坚持过了今年也不难。
所以石山县也不可能出现这些灾民。
至于白沙县他虽不是十分了解,但也清楚白沙县因白沙河而得名。
而白沙河连通洛水,水资源同样丰富,也不至于出现大的饥荒。
想到这里,他顿时朝着官兵处走去。
下一刻。
官兵之中,为首的领头人就看到了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