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200节

  毕竟冯胜还坐镇于此,而文臣也有铁铉治理。

  朱应留在这反倒是不自在了。

  归于大宁,朱应也可施行自己心中的想法了,想到这里,朱应心底也在畅想着如何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

  “大将军。”

  张玉也当即站起身来,抱拳说道:“那末将也明日启规程了。”

  “此番北平边军伤亡同样不小,不过名册都已经统计,骤时兵部自会有抚恤下发至北平府。”冯胜看向了张玉说道。

  “末将明白。”张玉恭敬应道。

  “对了。”

  冯胜微微眯起眼睛,仿佛陷入了回忆:“归于北平后,代老夫向燕王问好。”

  “自从燕王就藩之后,老夫已经有多年未曾见过他了。”

  冯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仿佛在回忆着昔日与朱棣相处的过往。

  “大将军的话,末将一定带到。”

  张玉立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朱将军,张将军。”

  冯胜站起身来,一脸郑重地抱拳,对着朱应与张玉道:“此番辽东之战,辛苦了!希望他日还有机会与两位将军共事。”

  冯胜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与期待,也算是一种道别。

  见此。

  朱应与张玉也不敢怠慢,当即抱拳回礼,大声回道:“希望他日还能与大将军共事。”

  两人异口同声的回道。

  声音在议事殿内回荡,似也透出了一种不舍。

  “好了。”

  冯胜笑了笑,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温和:“两位将军下去准备归程吧,吾也不多留了。”

  “末将告退。”

  朱应与张玉回了一声,然后躬身一拜,转身并肩离开了大殿。

  “诸位。”

  冯胜看着殿内这些淮西将领,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战事已定,先行整顿军务吧。”

  “至于归于应天,吾会向皇上去说的。”

  但话音刚刚落下。

  “大将军。”

  常茂在没有了外人后,语气也放肆了起来,他抬起头,看着冯胜,忍不住问道:“这一次平定辽东的战功,皇上会如何赏赐?我大舅还有机会晋位国公吗?”

  常茂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等待一个关乎蓝玉能否晋升的答案。

  “闭嘴。”

  蓝玉一听,急忙呵斥道,脸上露出一丝不悦。

  显然蓝玉也明白,此番辽东战事他想要晋位国公几乎是不可能了。

  定多就是一些小嘉奖,或者是功过相抵。

  想到这里,蓝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

  “如若没有铁岭一役,或许还会有些机会,不过铁岭一役后,皇上或许也只是让永昌侯功过相抵了。”

  冯胜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就算还有功,也只是一些金银赏赐了。”

  此刻冯胜也是充满了无奈。

  “大将军!”

  常茂猛地一下站起身,双手猛地拍在桌子上,身子前倾,

  脸上涌现不甘与激愤,直勾勾地盯着冯胜,大声说道,“铁岭一役你也清楚!”

  常茂的声音在议事殿内回荡,带着浓浓的不甘心:“纳哈出那狗贼,处心积虑地筹划了好几个月,谁能料到他竟如此心狠手辣,拿一城的元军和百姓当作诱饵,精心设下陷阱!”

  常茂越说越激动,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拳头紧紧攥着,仿佛要将那纳哈出生吞活剥。

  “若不是这般阴险狡诈的诡计,”

  常茂顿了顿,咬着牙:“永昌侯何至于此?”

  听到这。

  冯胜却是摇了摇头:“若不是纳哈出使这诡计,精心布局!永昌侯也是无心之失。”

  “那他又怎会只落得个简单罚俸的惩处!”

  “你可知道当时满朝文武,纷纷上奏弹劾。”

  “此番全仰仗太子殿下出面求情,永昌侯才得了这么个罚俸的结果。”

  “如若不然……若是没有太子殿下从中斡旋,那惩罚必定更为严厉。”

  冯胜微微摇头,神色凝重,满是忧虑的道。

  此事,他也是爱莫能助。

  听到这。

  众将也是各有波澜。

  冯胜缓缓站起身,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语重心长地看向了蓝玉说道:“待永昌侯回到应天,一定要好好去感谢太子殿下的恩情!这份恩情,可千万不能忘啊。”

  蓝玉坐在一旁,始终一言不发。

  他面色平静,心底虽有不悦,但也只是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对话。

  听到冯胜这番话,他微微颔首,动作极为轻微,几不可察,随后又陷入了沉默,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这时!

  一直坐在角落里的胡海轻轻咳嗽了一声,缓缓抬起头,目光有意无意地朝着冯胜的方向瞟去,开口说道:“这一次辽东战场,那朱应可真是出尽了风头。皇上对他也是格外看重,大将军,难道您就没有一点儿想法吗?”

  胡海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议事殿内短暂的宁静。

  此话一出。

  原本还在因蓝玉之事而议论的将领们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冯胜。

  他们的眼神中有的带着好奇,有的藏着期待,仿佛都在等着冯胜给出一个答案。

  唯有傅友德,依旧神色淡然,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落在远处的墙壁上,眼神放空,对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充耳不闻。

  历经无数风雨的他,早已看开了许多,功名利禄在他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

  再而,他也看到了巍巍皇权!

  “皇上对朱应看重!那是因为朱应凭借实打实的战功,赢得了这份荣耀。”

  冯胜猛地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眉头紧锁,此刻也变得严肃起来。

  “难道你们觉得其中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冯胜扫视着在场的众人,声音也是十分冰冷:“若诸位也想得到皇上的重视,大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用战功说话,而不是在这儿背地里说些狂悖之言!”

  冯胜的声音在议事殿内久久回荡,震得众人心中一颤。

  虽说冯胜也是淮西出身,但他身为大明的开国老将,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大明江山。

  当然。

  他更是深知皇权的威严不可侵犯,对于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能做,心里有着清晰的衡量。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获得此次统御二十多万大军出征辽东的重任,一切皆源于他的自知之明与对大明的忠诚。

  “大将军!”

  常茂一听冯胜这话,脸色一阵白一阵红,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双手紧紧握拳。

  他向前跨了一步,直视着冯胜,声音因为压抑着愤怒而微微颤抖:“你也是淮西出身,难道就不明白这朱应的崛起,日后会给咱们淮西带来怎样的影响?”

  常茂的双眼瞪得滚圆,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全部宣泄出来。

  ……

第121章 朱棣:或许在父皇眼中,只有大哥才是亲生儿子!

  此刻!

  议事殿内气氛凝重压抑,厚重的殿门紧闭,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

  淮西这些将领彼此间关系紧密,多年的征战与共,让他们仿若一体。

  常茂平日里并非莽撞之人,可在这满是淮西一脉的议事殿中,心中压抑许久的不满如决堤洪水,再也无法抑制。

  只见他双目圆睁,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言辞激烈地将心中的愤懑一股脑儿地倾泻而出,声音在殿内回荡,若是有外人在场,以他的谨慎,断不会如此肆意造次。

  但如今没有外人,常茂自然是少了顾忌。

  冯胜静静地坐在主位上,身姿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案几上,十分平静的听着常茂的话语。

  待常茂说完,他并未如旁人所想的动怒,反而微微仰头,望向了遥远的过往。

  良久后。

  冯胜脸上缓缓浮现出一种惆怅,甚至是悲哀之色,那是历经沧桑,洞悉世事的无奈。

  “李善长也是淮西。”

  冯胜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若从岁月的深处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

  微微停顿后,喉结滚动,又缓缓说道:“胡惟庸也是淮西。”

  说到了这!

  冯胜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带着语重心长的口吻反问道:“然后呢?”

首节 上一节 200/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有点不对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