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171节
“战场之势难以预料。”
“此番纳哈出筹划严密,而且还以一城之亡来谋划,方有此果伏杀。”
“永昌侯善于统兵,但未曾想到纳哈出如此心狠,这才会陷入伏杀。”
“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
“也好在此番朱应率领大宁边军及时救援,避免了全军被纳哈出全歼,我军虽有损亡,但也避免了被全歼。”朱标看完了急报后,立刻对着朱元璋说道。
听到这。
殿中的大臣们也是纷纷明白了。
“蓝玉在辽东吃了败仗,最终是被朱应所救。”
“哈哈哈。”
“蓝玉嚣张跋扈,横行无忌,自持统兵上乘,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如今竟然也有兵败的一日。”
“可笑,可笑啊。”
“这蓝玉当真是活该。”
“此番如若不参奏他一本,那就太浪费机会了。”
“必须要参奏,虽说战场之上行军兵败并非死罪,但能够有此机会来针对蓝玉,还有那群淮西悍将,这机会可不多见。”
“……”
在听明白了情况后。
许多平日里看不惯淮西的大臣立刻就有了心思了。
如此机会,他们肯定不会错过的。
不过。
此刻他们还不知这急报的全貌,所以还未曾站出来。
因为按照惯例,急报入朝,自会引起朝堂讨论的。
“皇上。”
“难道我大明在辽东有折损?”
唐铎站出来,恭敬问道。
作为兵部尚书,他自有此番提问的权力。
“纳哈出以铁岭设伏,焚全城,布包围!”
“蓝玉十万大军落入了这伏击圈内。”
“差一点就落得全军覆没之局。”
“幸得朱应率领大宁边军驰援,并且给元军反包围,关键时刻反败为胜,并且歼灭了元军近十万,取得大胜。”
朱标缓缓开口说道。
“不知此番永昌侯麾下伤亡多少?”
“还请太子明示。”唐铎脸色有些难看的道。
“阵亡接近三万,伤两万余众,其中大多为烧伤,难以活命。”
朱标脸色也是有着几分难看的道。
这一次的伤亡比之在辽东征伐近半载的时间都要多。
伤亡加剧!
一则影响军心。
二则则是抚恤加大。
对于兵部统计,对于国库财政而言,都是大影响。
所以为何行军打仗,部曲伤亡过大会被问责,原因正是如此。
战将领兵去博取军功,这就是利!
而战将领兵有所不为,损兵折将,这就是过!
本就是两面的。
随着朱标的话音一落。
当即。
就有一个御史站了出来。
“启奏皇上。”
“此番大军遭伏,差点落得一个全军覆没之局。”
“此过,理当问责。”
一个御史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此话一落。
立刻就有数个御史站出来:“臣附议。”
“此番遭伏,定是永昌侯贪功冒进,这才让诸多将士无辜伤亡,此乃罪。”
“理当追责严惩。”
“当重惩永昌侯……”
一个个御史纷纷开口。
一开始站出来一个,然后五个,然后又是朝堂上一些大臣,纷纷是附和的。
可见。
蓝玉在这朝堂上究竟得罪了多少人。
看着朝堂之上诸多大臣的启奏。
朱元璋的眉头也是紧锁。
显然。
蓝玉此番统兵不利,损亡将士,差点还被全歼,这也让朱元璋有些怒了。
“蓝玉。”
“理当惩处。”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在这启奏惩处蓝玉的启奏声中,宛若一锤定音。
“父皇。”
“虽说此番永昌侯在战场之上大损,但并非有心,而是无心之过。”
“虽可惩罚,但不可太过。”
“否则定会动摇收复辽东的军心。”
“儿臣以为。”
“小惩大诫即可。”
“倘若因为此事而重惩,他日危难时刻,只怕无人敢领兵。”朱标则是转过身,不卑不亢道。
……
第111章 应天!再议朱应之功!
听到朱标所言!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
“太子言之有理。”
“此番。”
“蓝玉之过失让我大明将士伤亡不小。”
“暂惩处罚俸一年,后续如何惩处,看蓝玉能否在辽东战场戴罪立功。”朱元璋大声道。
“父皇圣明。”
朱标当即附和道。
心底也是带着一种庆幸。
淮西。
虽跋扈,但与朱标的关系也是匪浅的,如若此番真的严惩了蓝玉,他这个太子也是有些挂不住脸了。
毕竟出征辽东议定后。
在选将方面,蓝玉与傅友德都是朱标推荐的。
朱元璋自然也是要顾及到的。
“皇上圣明。”
朝堂上那些弹劾的御史们也是纷纷附和起来。
惩处蓝玉,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自然是满意了。
毕竟想要凭借这战场失利将蓝玉直接整死是不可能的。
毕竟朱标所言有理,如若因为此事而将统兵战将直接给重惩了,以后朝廷想要战将统兵都无人敢去了。
“父皇。”
“从冯胜大将军所呈急报上来看。”
“此番之所以能够破了纳哈出的围歼之策,朱应功不可没啊。”朱标抬起头,十分感慨的说道。
虽然只是急报,以文字呈奏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