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巡山校尉

巡山校尉 第592节

  他好不容易靠着天子近侍的身份,在充满肃杀,四处调兵的剑南道抚司找到了还能主事的将军。

  听说是陈巡天使的老部下,骠骑将军,姓云。

  他提出想要回去复命,打开大阵封锁,放一行人回去,却被严词拒绝,还被戴了一顶高帽子。

  “眼下危急时刻,勾镇魔使和裴指挥使去了祖山未归,我剑南道兵马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外面又有妖魔虎视眈眈,不可。”

  “而且公公作为陛下钦点,当负起重任,整个道抚司,整个锦官城,说不得就靠公公指挥,若是公公就这么走了,这个责任谁来担。”

  “还请公公披甲,带着天行军上城墙,为蜀地做好表率,提振士气,眼下多一个人多一分力,等待朝廷援军。”

  那位姓云的年轻骠骑就是这么说的。

  义正言辞,毫无商量的余地。

  曹公公不仅没能如愿,还稀里糊涂地把自己和两千天行军赔了进去。

  他想起之前遵照陛下的意愿,夺权。

  眼下,这地方就是个烫手山芋,夺个鸡毛。

  这天深夜,曹公公诚惶诚恐,在第九山山下临时扎下的大营里,伏案写下奏折,

  “微臣,司礼监曹正,再发急奏,谨奏陛下:顷者,新任镇魔使勾大人元神令牌碎裂后,留守祖山的第九山兵马接到命令回防锦官,不久后,锦官城封城,如临大敌,九头大妖相继现身,围攻锦官,更有大魔藏在暗处,悍然出手,欲破大阵,幸得城有有大神通者相继出手,这些人与西南三道巡天使陈渊有旧,才保无臾。此刻,剑南道抚司群龙无首,微臣只能披甲上城,带二千天行军守卫,若锦官有失,关门震动,局势告急!惟兵力单薄,恳请陛下发兵派人,以星夜兼程,伏乞圣明早决。臣曹正稽首顿首,谨奏!”

  等曹公公写完,

  “来人,用万里符加急,把信传出去!”

  “另外,”他顿了一下,

  “告知本地的骠骑一声。”

  没办法,大阵封锁在。

  这是曹正的第二次发奏。

  一天之内,连发两道奏折!

  而差不多这个时候,之前的那一波消息已经飞过蜀道。

  石碑石刻,天人棺椁,白玉京,几个字眼,随着飞信,在今日这个夜晚,飞入了三秦,豫章,进入中原。

  趁着夜色间,飞进了那些名山大川,奇山险境,飞入了高宅大院的锦绣门楼.

  而在次日天还未亮时,远在十几万里外的神都,

  此时,“咚咚咚”,承天门的上朝鼓点刚响。

  通往承天门的大街上,各级官员的车马,依照品级有序而慢悠地行在街上。

  很快,一匹快马在通往皇城的石板路上急促响起。

  “驾”

  “驾”

  “驾”

  “让开!”

  “蜀地急报!”

  有人高声喝,肆意呵斥着朝廷大员的马车,随后一骑绝尘。

  迎着鼓点,冲入承天门!

  就这样,随着消息飞往各地,大乾各州,风起云涌,江湖庙堂,风云际会,天下人杰,齐赴蜀地。

  有少年天骄,热血沸腾,佩剑扬马,出门已是江湖;

  有自负大才,怀才不遇,摩拳擦掌,拍马扬鞭,赶赴风云;

  有清修隐士,长笑一声………

第536章 令西南三道巡天使领军!

  “蜀地,又是蜀地!”

  “那里到底又发生了何事,陛下迟迟不上朝!”

  “我记得陛下新任命的镇魔使,听说早些天已经赴蜀上任了吧。”

  “就是啊,不知又出了什么幺蛾子,哼,那地方跟那位巡天使一样,不让人清净。”

  “.”

  龙庭,金銮殿内,时辰已经过了,满朝文武站在殿内,迟迟没有等到陛下上朝,正在议论纷纷。

  上朝路上,一声快马,说是蜀地急报,引得百官为之议论。言官们谈着谈着,想到了最近在朝堂上闹得鸡飞狗跳的那位陈巡天使,自是不痛快,言语中不忘刺了几句。

  眼看辰时都要过了,日头高升,有人催着让主持朝会礼仪的鸿胪寺官员去问问。

  就在这个时候,殿外一声高呼,

  “陛下驾到!”

  嘈杂的金銮殿这才安静,百官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等一众官员行完礼,跪伏的身子抬起时,龙椅之上,当朝武帝已现于其上。

  “平身!”

  武帝平静威严的声音响起。

  百官起身谢礼,抬首间扫过圣颜。

  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都是能察言观色之辈,众人观之,能捕捉到武帝眼角有一丝阴沉之意,心中一凛,愈发好奇。

  就在鸿胪寺官员准备依照条例,准备呼唱各部主政上奏时,

  武帝抬了抬手,抬了抬眼皮,“今日先不问政事,诸位卿家先看看一道折子!”

  说着,武帝侧头,看了看服侍在龙椅边上的大太监冯保。

  “冯保”

  “奴才遵旨!”这位皇帝身边的大伴立即躬身,随后侧到一边,从身后端着一个金玉托盏的小太监的手上接过铺着黄布的托盏,走下高台。

  其率先来到百官之中,站在前列最中间的宰相皇甫流云前,将托盏往前一递。

  托盏黄布之上,赫然躺着一本折子!

  宰相皇甫流云神色自若,从中拿起折子,展开,一双眼睛快速扫过折子的内容。

  只是很快,他眼神顿了一下,原本平静的眸子骤然亮起精光,身子一震,帽檐的鬓发都被一股不知从哪里来的风撩起。

  很快,他眸中的精光很快敛去,默然将折子收起,重新放入托盏中。

  大太监冯保继续传给左边的太尉!

  而这个间隙,文武百官纷纷侧目,看着背影苍劲如松的皇甫宰相,他们能明显感觉到方才这位相国看了折子后,情绪有不小的变化。

  百官视线随着折子传遍三公九卿,二品大员,无一例外,这里面每个人在看到折子后,不管养气功夫多足,都有大大小小的波动,有的甚至毫不掩饰地露出震惊之色。

  折子里到底写了什么?

  这一时让不够品级的官员,快好奇疯了,抓耳挠腮。

  等奏折传阅完毕后,朝堂声音嘈杂,那些看完的三公九卿,有的蠢蠢欲动,有的面露惊疑,相互对视。

  这时,武帝悠悠开口,目光深如幽潭,里面宛若蟠踞着一条巨龙,

  “这件事,诸卿怎么看?”

  一向不在朝堂上“冲锋陷阵”的宰相皇甫流云第一个站出来,抬手行礼,眸子下拉,“回陛下,白玉京天人之说,虽虚无缥缈,但对天下武道之士有巨大吸引力,司礼监曹公公奏折上说此事消息既已传开,恐生动荡,朝廷当速速作出决策!”

  “而且现在,陛下派过去的镇魔使,怀疑已经身死。”

  “当派朝廷强者前去,趁还未动乱前,强势弹压,随后再作打算。”

  说到这,这位大乾宰相声音压低,显得浑厚有力,

  “此中涉及江湖之事,侠以武犯禁,此事定会吸引一些活了几百年的隐世大能,这些人不守规矩,怕惹出麻烦,需要素有威望之人前去威慑。”

  “老臣愿前往调查此事,为君分忧!”

  这位大乾宰相,陈害述利之后,主动请命。

  “臣附议!”这是一声拖长的声音在宰相旁边响起。

  御史大夫孟子义白须抖动,声音苍劲,

  “皇甫大人此话说的在理,此事可大可小,只是需朝廷快速决议,不过,朝廷不可一日无相,况且江湖之事,老臣觉得正合适,我孟家经义,桃李天下,还算有点声望。”

  说着,这位主张儒家治国的御史大夫,朝龙椅上的武帝扶了扶手,宽大的袖袍垂落如瀑,

  “陛下,不妨让老臣领了此事!”

  这位御史大夫,满头白发,说话却是铿锵有力。

  这话里话外,在争夺这门差事,暗藏机锋。

  孟家与皇甫家,一个四世三公,一门三君子,一个家里有一尊活了不知多少年,甚至独身闯过西方净土的菩提武圣!

  虽说平时在朝堂上走的近些,但朝堂之上,哪有什么真正的盟友,涉及到利益,都靠自己的手段去争。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看着两位大佬竟直接下场,面色惊疑。

  特别是,两位口中所说的内容,令朝堂上下一片嘈杂,

  白玉京,天人,新任镇魔使疑死身死,江湖隐士.

  这一切都是那封奏折引起的。

  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封蜀地急报,一时忍不住惊疑。

  蜀地到底发生了何事?

  似乎牵涉甚大!

  而朝廷上不乏有识之士,特别是武将当中,听到白玉京这三个字,浑身一震,目绽精光。

  只是还不待他们多说,立马又有九卿开口,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神都军卫尉兼指挥使、大理寺卿、皇室宗正.

首节 上一节 592/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狐妖:肝出个长生不死

下一篇:凡人之每年一个修仙金手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