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80节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后,谢姓贵女总算找个了角度绕开礼法,和何书墨共乘一车,往大理寺监狱赶去。
马车中,谢晚棠不摘帷帽,和何书墨各坐在车厢的两端。
她是身体贴着一边墙坐的,显然,她人虽然上车了,但对于何书墨这个“远房”,还是有点不认可的。
但这也没办法。如果是谢彩韵本人倒还好,都是谢姓的。何书墨毕竟姓何,而不姓谢。
御廷司距离大理寺监狱有一段路程。
趁着这个空档何书墨便和谢晚棠攀关系。
作为现代人,何书墨对亲友关系一窍不通。
所以他到底算谢晚棠的什么亲戚,全由谢晚棠本人说的算。
理了半天族谱以后,谢家贵女拍板道:
“你我不在五服之内,你还是外姓。非要算的话,你应该是我的‘远房族表兄’,如果你姓谢,我该叫你‘族兄’。你姓何的话,我应该叫你‘外兄’。”
虽然关系的确是攀上了,但其实靠这点联系,对何书墨和谢晚棠目前的交流没有任何改变。
差不多相当于,我和我同桌在上学之前从没见过,但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是国家的接班人。
除了理论上有的远房关系以外,几乎不存在什么血缘上的相近之处。
不如说,如果不是谢晚棠要坐何书墨的马车,就这点联系,完全可以当做没有一样。
事实上,京城谢府就是这样做的。
大多数京城的谢姓亲戚,都不太认可谢彩韵这一支。若非何书墨还算有点出息,否认旁人压根不知道你是哪位。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就是这个道理。
“外兄?那我该叫你什么?外表妹?”
“嗯。”
车厢另一端,谢晚棠带着帷帽,拘谨地坐着,微微点头。
何书墨道:“麻烦,我直接叫你晚棠妹子好了。”
但谢晚棠保守得多,不愿直接跨度那么大,她还是坚持叫何书墨“外兄”。
何书墨无所谓,叫外兄,也比叫他何大人好得多。
他掀开车窗帘子,大理寺监狱映入眼帘。
第91章 何大人,好久不见(4k)
无论是马夫阿升,还是何书墨本人,都不是第一次来大理寺监狱了。
因此显得轻车熟路。
监狱中,何书墨带着谢晚棠,直接亮明身份。
“我是御廷司带刀使者,狱丞何在?”
狱丞连忙赶过来拜见上官,道:“下官大理寺监狱狱丞,见过带刀使者,敢问上官有何要事,召见下官?”
“你们监狱,可有一个死囚,名叫‘韩壮’?”
狱丞赔笑道:“您稍等,我马上叫下人去查。来人,给大人上一壶好茶,然后速速去查咱们监狱里,有没有一个叫韩壮的!”
何书墨带着谢晚棠坐在桌边,但二人都没有喝茶的心思。
不一会儿,狱吏来报:“大人,确有一个叫韩壮的。”
何书墨和谢晚棠闻言一喜,何书墨当即道:“人在哪里,快带我去。”
狱吏道:“人,额,已经不在咱们监狱了。”
“什么?”
“是这样的大人,韩壮是死囚,而且还是平民,并非官员,按理说不归咱们大理寺监狱管。之前他是涉及了孙长茂,这才一并关押在咱们狱里。昨天此人已经被刑部大狱提走了。之后,等着刑部复核此人的死刑,然后便是秋后问斩。”
听到狱吏的解释,何书墨没有多说,直接带谢晚棠离开了大理寺监狱,重新上了马车,直奔刑部大狱而去。
车上,谢晚棠高兴道:“外兄,韩壮昨天还活着。”
何书墨道:“他昨天还活着。不代表现在还活着。”
谢晚棠神色一紧,道:“外兄,你的意思是……韩壮现在……”
“嗯。多半已经不妙了。你想,刑部大狱为何早不提人,晚不提人,偏偏昨天来大理寺监狱提人?”
“莫非是张家在背后运作?”
“多半如此。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个犯人,你让他死在监狱中,监狱方面必然会承担一定责任。但如果你让他死在路上,那么,他便死得没多大关系了。张家派人在路上下手,总比在监狱中下手方便得多。”
谢晚棠听完何书墨的分析,心中难受,道:“外兄,那我们赶紧去孙长茂那边,或许还有机会。”
何书墨摇头:“没用了。以我对张权的了解,此人行事极为周密,如果韩壮遭中,孙长茂多半已经没救了。”
“怎么会……”
谢晚棠心里内疚无比。
如果她可以谨慎一点,韩壮和孙长茂这两条线索,或许就可以保全了。
就算孙长茂该死,但韩壮是无辜的,他是吴巧巧的姑父,据吴巧巧说,她姑父是个憨厚的老实汉子。他原本是不该死的。
马车中,何书墨看着沉默的某人,宽慰道:
“不是你的错,就算你什么都没做错,你以为韩、孙二人就不会死了吗?他们涉及张不凡,必死无疑。唯一的区别,是张家为他们的死亡,付出多少代价罢了。现在是张家仅用了很少的代价,换取了他们两人的命。”
谢晚棠沉默着,问出了潘格曾经问谢明臣的问题:“外兄,你说,这些百姓的命,在张家眼里,值多少钱?”
谢晚棠抬起头,看着她对面,坐在车厢对角处的那个男人。
她坐在车厢的一角,那个人为了照顾她的情绪,默默的和她保持距离,同样选择坐在另一个角上。
他似乎,与那些想尽办法,托各种关系来到谢府,只为一窥她容颜的“所谓公子”完全不同。这种行为上的细节,让谢家贵女感受到了某人骨子里的修养,和对她的尊重。
潘格的问题问出来后,令谢晚棠没想到的是,何书墨不像她那样犹豫,而是几乎是没有一丝迟疑地脱口而出: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们的价值,其实在我和你身上。我们如果能打败张家,他们便是重于泰山。我们如果被张家打败,他们就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谢晚棠思忖着何书墨的话,心中不禁有些佩服她这位外兄了。
他不但会查案,而且说话文绉绉的,很有哲理。
最重要的是,他似乎和她不一样,他的内心稳固而且安定,似乎不会感到迷茫和无措。
透过帷帽的纱布,谢晚棠偷偷看了一眼何书墨。
对于五姓贵女来说,能在静谧的空间里,和同龄男子相处的机会,几乎等于没有。
不过,谢晚棠对同龄公子并不好奇,他们往往幼稚得让她尴尬。但她这位“外兄”比同龄人成熟好多,与寻常人截然不同。
何书墨给她的感觉,其实有点像她的哥哥谢晚松。这让她确实对他产生了一些好奇的小心思。毕竟,他的的确确不太一样嘛。
何书墨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也往她的方向看了过来。
帷帽下的谢晚棠紧张地忽闪着眼睛,连忙找了个话题问道:“外兄,泰山是什么山?”
“就是一座很高的山啦,一个比喻罢了。不用纠结泰山到底是什么。”
“哦。”
话题终止,车厢里重新陷入安静。
何书墨没有试图说话。
他现在满脑子都在想,要怎么挖出,能给张不凡乃至整个张家致命一击的线索。
“少爷,刑部大狱到了。”
“好。谢家妹子,我们下车。”
“嗯。”
何书墨拉开车帘,很绅士地请贵女下车。
但谢家贵女的心思,却没有放在他的动作上。
谢晚棠注意到,何书墨每次都会换一个称呼喊她,有时候是“谢晚棠”有时候是“晚棠妹妹”有时候是“谢家妹子”。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似乎叫什么称呼,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但对于谢晚棠来说,称呼是很有区别的,这代表一种关系的亲疏之分。
比如说,她只有在面对谢晚松时,才会叫他“哥哥”。
而谢府的谢明臣,只能得到她一句“堂兄”。
到了何书墨身上,就是关系更远的“外兄”了。
亲疏远近,显而易见。
刑部大狱,何书墨掏出带刀使者的令牌,故技重施。要求见韩壮。
虽然刑部是魏党地盘,刑部侍郎赵世材,更是魏党大将。
但是刑部作为一个正统朝廷机构,和御廷司表面上的关系还是要做到位的。没有上头的吩咐,下面的小兵小卒,没有人会自找麻烦,硬着头和何书墨对抗。
刑部大狱的狱丞道:“回上官的话,韩壮死了。”
何书墨不意外,但仍然问道:“怎么回事?”
狱丞接着道:“咱们刑部大狱也不太清楚。据大理寺监狱那边的人说,韩壮入狱之后,精神和身体状态就不太好。昨天下午转送到我们刑部大狱的路上,此人遭受颠簸日晒,伤寒加重,今早我们的狱吏寻查,便发现此人已经死了。”
“仵作验尸了没有。”
“尚未。”
“一定验尸,不得马虎。”
“是。下官明白。”
刑部大狱之外,何书墨叹道:“韩壮到底还是死了。仵作能验出什么结果,都已经不重要了。调查张不凡最重要的两个人证,现在没了。”
看到何书墨叹气,谢晚棠本来还想安慰安慰的。
结果,仅仅半个呼吸之后,她的这位远房外兄,便已经自我调整,重新振作了起来。
上一篇: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