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62节

  何书墨选择写书助眠,只有每天晚上和中午写书,其余时间空档出来,处理营中事务,顺便精进武艺。

  勇武营表面上的主要对手,正是周景明举报的弹劾对象,翰林院冯启。

  “使官!”

  “翰林院的人欺人太甚!”

  刘富、吕直回到营地院中,气到脑袋冒烟。

  他们两个疯狂抱怨去翰林院的经历。

  “翰林院那些酸腐文人,实在欺人太甚!使官你不在场,你不知道,那些人是只玩嘴的,他们不动手!老子一双拳捏得比铁硬,就是没人站出来跟老子打一架!”

  “那些人满嘴顺口溜,形容我二人是细竹竿上挂秤砣,野猪嘴里叼甘蔗……”

  高玥没憋住,捂着嘴巴偷偷笑。

  何书墨不像高玥这么没素质。

  他不捂嘴巴,笑得声音洪亮,光明正大。

  “哈哈哈,你们别放在心上,他们一群儒生,打不过你们,只能玩嘴的。下次你们再去,让高玥一起。”

  高玥:“啊?我也去?”

  何书墨点头道:“当然。对付儒生,就得对症下药。高玥女流之辈,那些儒生自诩高傲,不屑和女子一般见识。所以高玥去,反倒能堵住他们的嘴。”

  高玥语气幽幽道:“咱们使官真是知人善任啊。”

  何书墨表示无所谓,办法虽然下作了点,但管用就行。

  咱们反派在道德底线方面,进步空间还是非常宽广的。

  刘富道:“对了使官,听说最近靖安县的孙长茂判了,获刑二十年徭役。还有咱们的唐使官,发配三千里。据说昨天人已经出城了,现在估计在路上走着呢。”

  孙长茂何书墨倒是不关心。

  原书中的小角色罢了,一笔带过,没有剧情的家伙。

  除非因为兵甲失窃案,导致张家没死,产生蝴蝶效应,此人命运发生变动,否则不用关心。

  至于唐智全……

  这倒是个需要关注的家伙。

  唐智全再怎么说也是七品武者,加上张家并未完全放弃此人,因此他重回京城的可能性相当不小。

  一个藏在暗处的七品武者……

  确实不太好办。

  “你们三人谁会轻功?”何书墨问道。

  他目前虽然是有修为,但是手段十分单一,除了真气融合的爆炸一击之外,并不会别的武道技法。

  要想在短期内加强自保能力,轻功是最好的选择。

  打不过咱就跑。

  等老子跑到皇宫门前,我看你敢不敢跟进来。

  高玥道:“我练的轻功名叫‘纵云梯’,可以产生短时间的高爆发力,使人如同脚踏云梯一般,不断飞跃。”

  “用一下瞧瞧。”

  高玥点头,几人因此来到屋外。

  高玥脚尖一跺,真气在她脚下膨胀爆炸,她整个人因此嗖的一下飞入空中,转了个圈,轻巧落在屋顶。

  整个过程,犹如倒放的跳水运动员。

  何书墨眼睛放光,心说这轻功跟他的真气融合术十分相配,不由得拍手道:“好轻功,高师父教我。”

  刘富看到何书墨毫无负担的叫起“高师父”,对身边的吕直道:

  “瞧瞧,什么叫达者为师,咱使官这肚量,并非常人呐。”

  ……

  时间回到上午。

  在吕直、刘富硬着头皮进入翰林院,调查冯启之时。翰林院外,二人没太注意的角落,静静停着一辆四驾马车。

  这辆马车的前端,由四匹黑马齐头排列,俊美的黑马高大气派,彰显马车主人身份不俗。

  为了兼容四匹黑马,马车的宽度随之扩宽,继而也让车厢变得十分宽敞,空间大,乘坐起来无比舒适。

  车厢内甚至装备了小型柴炉,使得车中茶水随冷随热,时刻不凉。

  翰林院外,一个仆人匆匆跑出来,在马车外汇报道:

  “主人,何书墨的手下果然来翰林院了。此刻正被院中的翰林们怼脸教训。那两个人脸极其阴沉,被众翰林骂得青一阵紫一阵。”

  “哈哈哈哈。”

  车厢内,赵世材放声大笑。

  心中痛快无比。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

  翰林院翰林骂的是勇武营行走吗?不是,骂的是勇武营带刀使者,何书墨!

  手下受了欺负,何书墨作为上官,自然跟着丢脸。

  “此贼那日痛骂老师,嚣张无比,可有想过恶有恶报,今日也被人骂的抬不起头?”

  “查吧,查吧,你们就使劲查吧。冯启乃本官精心挑选之人,岂会随便被你们抓到尾巴?将矛头对准他,不过是在做无用功罢了。”

  赵世材春风得意,道:“给本官驾车,去御史中丞周景明,周府。”

  周府门前,赵世材走下马车。

  由于是第二次来,周府管家认得赵世材,很利索地回府通报,不一会儿,周景明便亲自出府迎接。

  “赵师兄。”

  赵世材面带微笑:“周师弟,为兄不请自来,莫怪为兄临时叨扰啊。”

  “哪里哪里,赵师兄何时来都不晚,正好拙荆和犬子都在府上。”

  周景明与赵世材并肩而行,同时冲着院内喊道:“月柔,涵儿,快来见见赵侍郎。”

  赵世材也是笑道:“师弟自谦啦,谁不知道令妻乃是侯府千金?拙荆二字旁人用得,你用不得。”

  不一会儿,一位三十多岁的貌美妇人,领着一个十来岁的英俊少年走了出来。

  “顾氏见过侍郎大人。”

  貌美妇人言行得当,一看便是出自大家。

  那少年同样很有分寸,向赵世材拱手鞠躬。

  赵世材摆了摆手,道:“我与周弟兄弟相称,都是一家人,弟妹不用见外。”

  “赵兄,请,今日你来,我再命后厨多备两道菜,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周景明热情地招呼客人。

  赵世材也入乡随俗,客随主便。

  至于周府夫人顾月柔,则默契地没有带孩子上桌,表现得极为贤惠。

  赵世材不由得夸赞道:“周师弟,令妻不愧是侯府千金啊,府中内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说,便是下人都训得极好。”

  周景明似乎不愿多言,道:“赵兄喝酒。”

  赵世材喝了一杯,又提起周府公子的事情。

  “周师弟,我那侄子看着十分聪慧,敢问在哪家私塾学习?为何不送来书院?”

  周景明仍然不答,道:“赵兄莫说这些家长里短了,今日只管畅饮。”

第70章 老墨,我想吃鱼了

  周景明的态度,让赵世材有些奇怪。

  按说周景明娶侯府千金,家里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儿子也是仪表堂堂,聪慧伶俐。怎么都该是值得吹嘘的事情吧?

  但他为何却是一副不愿多说的样子。

  难道他一个关中寒门出身的书生,还嫌弃上京城侯府的千金小姐了?

  如果赵世材没记错的话,这周景明科举中进士后,是先去的西北,任小县的县令。做出一些成绩后,升任州府通判。通判做的也不错,因此三十多岁时得到朝廷关注,调任京城,担任御史一职。

  当时顾月柔十八出头,正是青春靓丽的时期。加上她侯府千金的身份,追求者众多,根本轮不上周景明。

  然后这位千金就被老侯爷做主,下嫁给了刚调到京城不久的周景明。

  当时许多人不能理解侯爷的选择。侯府也没有对外解释太多。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直到七年前,周景明一纸弹劾干掉安西军主将杨韬,得楚帝赏识,升任御史中丞,官至四品。

  许多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称赞顾老侯爷高瞻远瞩,提前布子,识人之能非寻常人能及,真乃在世伯乐。

  周景明与侯府的亲事,终于从“千金下嫁”变得“门当户对”、“金玉良缘”起来。

  所以无论怎么看,周景明的经历都相当“传奇”。

  不管是在官场上,还是在情场上,都充满了“逆袭”的味道。

  赵世材觉得,正常人应该有意无意吹嘘一下,自己与侯府千金当年的缘分,诸如岳丈慧眼识人,我今日终得翻身之类的。毕竟读书人不装逼,读书读来干嘛?

  但周景明不想谈这个,赵世材也不好再提。

  两人酒过三巡,赵世材取出一张房契。

  “周弟,为兄这次不是空着手来的。你身为御史中丞,四品的官,如今这间宅子,却还是六品规格,太寒酸了些。这地契你拿去,给弟妹和小侄换一套环境,权当为兄的一点心意。”

  周景明将房契推了回去,道:“赵兄,弟乃御史。这等外来之财,怕是不妥当吧?”

  “怎么是外来之财?你岳丈颇有家资,老侯爷心疼女儿,一套宅院难道送不起吗?”

  “这毕竟不是侯府的产业。”

  “是侯府的产业,为兄第一次来你府上之前,已然找人将这宅子贱卖给了侯府。”

首节 上一节 62/3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