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41节

  一道真气激波猛然从何书墨的手掌中射出!

  它飞得又快又远,竟然将勇武营小院,放置大刀长矛的兵器架当场击倒!

  “这等真气强度,估计得有八品了吧?我不过才踏足九品没几天,竟然能打出这么强的真气?”

  “而这,只是厉元淑十二岁时研究出来的手段……”

  何书墨心中半喜半惧。

  喜的是他实力提升得相当迅速,惧的是女反派的含金量和压制力还在提高。

  低配的霸王真气就已经这么强了,正版霸王真气又是何等强度?怪不得她是《皇权之下》的终极BOSS。

  不等何书墨的兴奋劲完全过去,他的手掌便传来隐隐刺痛。

  “寒酥不让我随便打架,恐怕就是因为真气碰撞这一招,杀敌一千自损二百。打中了还好,打不中纯亏。”

  “以后打架最好一击得胜,不能和对面打持久战。”

  ……

  在何书墨沉浸在提升实力的喜悦中时,靖安县衙的案子,悄然来到尾声。

  何书墨给高玥的线索极其精准——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读者看小说是上帝视角,寻常御廷司行走还得分析推理猜想验证,何书墨直接把孙长茂的贪腐行为窥得干干净净。

  比孙长茂本人还懂他的做派。

  以至于高玥去查案的时候,几乎相当于“走到地点,打开宝箱,获得线索”。

  全程顺利到难以置信。

  真正浪费高玥时间的,反而是将线索编写成卷宗这一步,毕竟她没有“小高”代劳,只能自己研墨。

  查案比试第三天,高玥带上卷宗,来到御廷司司正的院子。

  朱良辰在院中练武。

  他虽然不奢望晋级下一个品级,但平时锻炼,维持自身水平还是要做的。鉴查院到底是个武力机构,自身不强,难以服众。

  “高玥?你怎么来了?难道……”

  朱良辰打完一套拳法,停了下来。

  他看到了高玥手上的卷宗,心中震惊不止,已然无心继续练武了。

  靖安县孙长茂是个人尽皆知的“硬骨头”,不但背景硬,关系硬,而且他的妻子乃富商女,娘家财富完全可以合理化他的许多行为。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孙长茂是靖安县地界的地头蛇,出了名的不配合。

  朱良辰对自己的手下有信心,只要御廷司肯投入足够多的人手和精力,拔出孙长茂这颗萝卜不是难事。

  但,高玥一个人,三天内干掉许多行走束手无策的孙长茂。

  这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

  “你把孙长茂解决了?”朱良辰看向高玥的眼中难掩欣赏。

  如果高玥三天解决孙长茂,那无疑说明,她比唐智全更加优秀,这么年恐怕是唐智全一直在耽误她。

  “我找了证据,写了卷宗,但线索是何书墨给我的。准确来说,是他解决了孙长茂。”

  “谁?你再说一遍?”

  朱良辰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第46章 恶有恶报

  “回司正,是何书墨解决了孙长茂。”高玥重复了一遍。

  朱良辰如梦初醒。

  何书墨!

  又是何书墨!

  这小子之前便和唐智全不对付,并且口口声声说“唐智全打我的脸,要帮我报仇”,几天之后,唐智全果然落入大牢,再不成势。

  现在,他又盯上靖安知县,靖安知县仿佛因此上了生死簿,在短短几日内,应声倒塌。

  朱良辰当了十几年司正,大小风浪都经历过,不是什么一惊一乍的小辈。但何书墨这样阎王点卯式的查案,他是真没见识过。

  “卷宗给我看看。你们光查案快是不行的,如果证据之间逻辑链条对不上,孙长茂未必会因此落马。”

  朱良辰接过高玥递来的卷宗。

  仔细推敲了其上记载的人证物证……

  然后他就发现,他的担心纯粹是多余的。

  卷宗上记录的,关于孙长茂的各种证据琳琅满目,几乎相当于大水漫灌,淹都能把人淹死。

  朱良辰心里奇了一个大怪。

  这证据未免太硬了吧?

  难道何书墨其实是孙长茂的同伙?

  要不然他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看着朱良辰风云变化的脸色,高玥适时出声提醒:

  “司正大人,靖安县的案子查完了,咱们勇武营的带刀使者……”

  “你放心,本官向来说话算数。”

  得到肯定答复,高玥心中大石落定。

  朱良辰叫来吏员,吩咐吏员将这卷宗转送大理寺。

  然后,方才继续道:“这何书墨别的本官倒是不担心,唯有一点,恐怕不太好办。”

  “司正莫不是觉得他资历太浅?”

  “资历浅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是,他应该才踏足武道九品没几天吧?”

  “是。”

  “带刀使者理论上可以由九品武者担任。但实际上,本司并无此种先例。凡带刀使者,最低八品,从无例外。何书墨若是以九品之身立足使者之位,本官怕他难以服众啊。”

  朱良辰一语命中勇武营当前的关节。

  能力强的人没修为,有修为的人能力又不够强。

  高玥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硬着头皮道:“这确实如此,但属下相信他能做到。”

  “只有你相信他没用,眼下需要铁山、牛奇相信他,往后需要其余各营相信他。这对现在的他来说,很难。”

  ……

  御廷司的卷宗送到大理寺后,大理寺的反应和动作都很快,毕竟孙长茂乃是魏党的实权京官,必须严肃处理。

  大理寺本身是审判机构,并无捉人拿人的权限,因此,大理寺官员要想抓捕孙长茂,只能先拿着大理寺出具的“定罪书”,来到靖安县的上级机构——顺天府。

  如果说,靖安县相当于地球某一线城市的一个区,那么顺天府便相当于某个兼职首都的直辖市。

  楚国顺天府主管京城四县和周边地区,靖安县便是其中之一。

  顺天府尹得了大理寺的“定罪书”,便会给顺天府捕快签发“捕票”,相当于现代的逮捕令。

  然后,顺天府捕快入县拿人,把孙长茂人赃并获,扭送大理寺待审。

  因此,只要御廷司证据充足,后面的过程都是合理合规,按部就班的。即便是魏党想出手救人,也无法公然阻挠楚国司法的合法流程。

  楚国是个稳定的社会机器,纵然强如厉元淑,也得在这套机器内,利用机器的规则逐步与魏党抢夺控制权。

  此时的靖安县衙热闹无比,不少百姓堵在县衙和孙府门口,围观县太爷被捉拿抄家,看得拍手叫好,不亦乐乎。

  街边路上,一个头戴帷帽,看不清面容的女郎驻足停留。她手里牵着一匹相当帅气的白马,马背上坐着一个年纪稍小的姑娘。

  “巧巧,你看清了吗?”

  帷帽女郎看向马背上的姑娘。

  吴巧巧点了点头:“谢姐姐,县衙现在很乱,判我姑姑案子的县太爷,好像被一帮捕快捉走了。”

  帷帽女郎正是五姓之一,九江谢氏的嫡女,谢晚棠。

  谢晚棠看着靖安县“百姓欢腾,恶贼伏诛”的场面,心中十分高兴。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没想到她们刚到京城,就能看见错判吴氏女的坏人认罪伏法。想来,这孙县令被抓后,吴巧巧的姑姑不日就能重改判决,洗刷冤屈,恢复清白。

  谢晚棠离家前曾与哥哥谢晚松争论,她认为,人行一世,当如一剑,黑白分明。

  但谢晚松却说她太天真了,世界并非如此简单,让她出去好好看看。

  谢晚棠今天看了,果然是恶有恶报,世界并不复杂,她的想法没有一点问题。

  此事定要修书一份,寄回家里,让某个二十几岁还不愿成亲的人好好看看。

  “巧巧,既然孙县令被抓,你姑姑的事情应该不日就会有结果,我们先找一处地方落脚。”

  吴巧巧点头。

  这段时间以来,都是谢姐姐在照顾她,因而谢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她出门没带钱,住宿和吃食都是谢晚棠安排的。

  吴巧巧原本以为,今天会像之前几天一样,跟着谢晚棠继续住客栈。

  但谁知道,谢晚棠这一次并没有寻找客栈,而是直接把她领到了一处无比阔气的大宅门前。

  宅上挂着牌匾,上书“谢府”。

  吴巧巧本来已经习惯和谢晚棠相处,这位谢姐姐不但长得漂亮,脾气很好,而且身上香香的,抱着软软的,和她自己完全不同。

  但现在,当她站在大宅下,她又本能开始胆怯了。

  “谢姐姐,这是你家?”吴巧巧扯了扯谢晚棠的衣角。

  “当然不是,我家在九江,你忘记了?”

  “那这里怎么也姓谢?”

  “亲戚。我家里人多,许多亲戚在我小的时候就迁居外地,其实都没怎么见过。”

  谢晚棠敲门,很快,一个小厮探出头来。

  “你好,有拜帖吗?”

首节 上一节 41/3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