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27节

  下午,何书墨掏出写《大秦帝国:变法》赚的稿费,买了宝参、灵芝、气血丹等滋补之物。

  并且堂而皇之地拜访御廷司司正,朱良辰。

  号称是请司正指点武道入门。

  但具体什么情况,外人不得而知。

  次日,何书墨又去拜访司正。

  后日一样,何书墨坚持拜访司正。

  ……

  勇武营中,唐智全看着书架上纹丝未动的靖安知县卷宗,心说这何书墨疯了吗?

  眼下半个月过去。

  高玥、刘富、吕直三人所负责的案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特别是高玥,已经快将证据收集完整,提交给司正了。

  结果这何书墨呢?

  靖安县的案子进度为零,哪怕是自己把线索收集好放何书墨脸上了,何书墨也不为所动。

  没道理啊。

  这小子如果是努力过,但确实查不出案子,那输得不冤,自觉退出勇武营就是了。关键,线索都摆他脸上了,他怎么还不动弹?

  莫非他故意不办案,就等着退出勇武营……

  但那天他大放厥词,眼下等着输得一败涂地,不是把脸都丢尽了吗?这是纨绔子弟能做出来的事情吗?

  唐智全是查案好手,何书墨身上种种反常的举动,已经足以让他察觉不对。

  一切反常之事,背后都有逻辑,何书墨肯定有什么事在瞒着他。

  “哟,唐使官今天不出去查案啊?”

  何书墨远远地朝唐智全打招呼,语气嘲弄,丝毫没有面对上司的尊敬。

  唐智全面无表情:“你那靖安县的案子可有进展?要是再没进展,过几天自行滚蛋,别让本官废话。”

  何书墨满脸不屑:“您瞧好吧,可不一定谁先滚呢。”

  唐智全越想越感觉奇怪。

  这何书墨怎么如此自信?还敢反呛一口?他的底气源于何处?

  唐智全找到吕直。

  结果不等他开口,便发现吕直目光闪躲,似乎是有事瞒着他。

  “你有事瞒我?”

  “使官,我还要办案,先走了。”

  不一会,刘富从外面回来,提起茶壶往嘴里灌。

  唐智全盯着他道:“你莫非也有事……”

  刘富呛了一口水,“使官见谅,我昨晚没休息好。”

  “何书墨和你说过什么?”

  “没什么,真没什么。”

  刘富演技其实还行,但逃不过唐智全的直觉。

  吕直和刘富肯定知道些什么,而且一定是和他相关的。

  临近散衙,高玥查完案子,回到勇武营。

  唐智全把高玥叫到一旁。

  他开门见山:“何书墨是不是和你们说过什么?”

  高玥心道他都说好几天了,你可算开始问了。

  不过表面上,高玥犹犹豫豫,一副想说又不想说的样子。

  唐智全心知有戏,直接画饼:“高玥,你知道,咱们司正总有升上去的一天。我距离中三品不远,到时候,我如果成为司正,这勇武营多半会交在你手里。你要为长远考虑。莫要因为一时意气,失了升迁的机会。”

  高玥感觉酝酿的差不多了。

  坦白道:“使官,何书墨貌似在查您的案子。”

  “我的案子?什么案子?”

  “就是您武举策问的事情。”

  唐智全心里咯噔一声。

  暗道不妙。

  当初他武举考试时,确实费了些银钱疏通关系。他和张权是同乡,有同乡之谊在前,很容易抱团。因此张不器收钱办事,过程相当顺利。

  但,此事过去这么多年,何书墨又是怎么知道的?

第30章 请君入瓮

  唐智全一时不能接受何书墨去调查他的事实。

  毕竟这小子刚来御廷司没几天,而他又是何书墨的顶头上司。

  这怎么敢的啊?

  于是,唐智全本能质疑:“本官虽然是六品官,在何书墨的职权范围之内。但我与他同属鉴查院,鉴查院查办同僚,需要得到上级的首肯……”

  高玥“惊讶”地说:“您真不知道吗?何书墨这几天一直往司正那里跑。”

  唐智全脸色再变,心中隐隐不妙的预感,愈发严重。

  不过,他作为御廷司带刀使者,大场面见得多了,倒也没有因此乱了阵脚。

  何书墨到底有没有得到司正的首肯,明天试一试司正便一清二楚。

  ……

  朱良辰最近感觉挺烦的。

  他在御廷司效力三十年,是本朝楚帝创办御廷司时,第一批加入御廷司的官员。

  十五年前,老司正致仕(退休),朱良辰因履历丰富,武道过关,从带刀使者升任司正。

  朱良辰本以为,这是他人生巅峰的开始。

  但谁知道,老司正致仕后并未得到一日安生。

  老司正曾经得罪过的魏党官员,纷纷发动势力报复。

  虽然没闹到家破人亡的境地,但说是妻离子散毫不为过。

  直到此时,朱良辰终于意识到,他所处的位置,绝不是什么人生巅峰之处,而是一个凶险至极之地。

  从那时开始,朱良辰便奉行圆滑之道。

  能让各方满意的事,绝不让各方难做。

  如若非要得罪,也会给对方留个体面,不把事情做绝。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老好人”名声在外,有个叫何书墨的行走,居然跟个狗皮膏药一样,天天赖在他这司正院中。

  说什么“请司正指点武道”。

  打骂都不走。

  脸皮厚得闻所未闻。

  不过有句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何书墨愿意带礼物赖着,朱良辰大不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他热乎劲过去,就自然不会再来了。

  心浮气躁的年轻人嘛,他这些年是见得多了。

  “朱大人。”

  唐智全迈步走进司正院中。

  朱良辰奇道:“唐使官怎么有空到我这来坐坐。”

  “大人,下官手下的行走,这段时间给您添麻烦了。”

  唐智全来拜见司正,自然没有空手来的道理。

  他递上一份价值不菲的药材。

  按御廷司的俸禄规格,攒上两年都买不起。不像是唐智全能轻易拿出的礼物。

  无事不登三宝殿,朱良辰猜不到唐智全卖什么关子,便推拒道:“不用见外,何书墨同样是我的手下,我指点一下他算不上麻烦。”

  唐智全斟酌语言:

  “朱大人,据下官调查,何书墨买官买进来的。他在勇武营口碑极差,不但毫无成绩,还与同僚频繁冲突。我的意思是,您要不考虑一下他的去留。总不能留一个不务正业之人,抹黑咱们御廷司,让魏党的人看笑话吧?”

  关于何书墨的传闻,朱良辰其实不是完全没有耳闻。

  他之所以愿意放纵此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此人曾经被娘娘“夸奖”过。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何书墨当初怒骂魏淳,娘娘派身边女侍传旨,是一种隐晦的明贬实赏。代表娘娘其实并不生气,罚俸不过是做做样子。

  老实说,何书墨的去留,朱良辰压根无所谓。

  他平日小心翼翼,害怕的是魏党的势力,何书墨身后可没什么人能威胁到他。他犯不着对何书墨顾忌许多。

  但是,何书墨毕竟名声在外,假如娘娘忽然想起御廷司有那么一号人,而那人又被自己革职了……

  比起娘娘的怒火,朱良辰更愿意得罪魏党。

  无论怎样,朱良辰不打算背锅。

  你唐智全既然不喜欢此人,你就自己想办法,别把老子牵扯进去。

  朱良辰双手背在背后,切割的意思很明显:

  “你们勇武营内部的事情,只要不是太过分,涉及根本,本官以为,都可以和气解决。真到了水火不容的时候,各自带上证据,再来找本官裁定为时不晚。”

  唐智全嘴角一抽。

首节 上一节 27/3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