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188节

  “是啊是啊,袁阁主并非庸才,不会突然打出昏招。”

  赵世材怒不可遏,道:“有隐情?他有个屁的隐情!你们谁来说说,他到底是有什么隐情,能让他心甘情愿,放着京查阁阁主不当,放着咱们丞相不要,非得去给妖妃当看门狗!”

  曾经给赵世材献计“凡纠必查”的门客,鲁青竹站了起来。

  “赵东家,袁承有什么隐情,您亲自去问问,不就全知道了?袁承如若真愿意给妖妃当狗,那咱们便好看清现实,早做打算。如果他确有隐情,肯定也会对您有所暗示。到时候,您便可根据袁阁主的暗示,直打妖妃的七寸!”

  赵世材眼睛一亮,道:“你说的对,本官立刻去找袁承!倘若再耽搁一会儿,兴许他便搬到皇宫里了!”

  赵世材行动能力不差,招呼家仆,让其备车。

  这时,有门客提醒道:“东家,袁承如今大势已去,您如此高调去见他,恐怕不合适吧?”

  “哼,若是寻常官员,自然低调点好。但我赵世材与那妖妃,势不两立,朝野中人尽皆知。我低调不低调,有什么区别吗?来人,备车!”

  袁府门前。

  袁承的佣人正在为袁承夫妇打包行李。

  皇宫修道院,本质上确实是个清修之地,历史上有不少官员将领,选择在此地修行,最终突破品级。

  因此,皇宫修道院才能堵住满朝官员的嘴。让他们无法质疑是“软禁”。虽然实际上,确实达成了软禁的效果。

  赵府马车缓缓停靠在袁府门前。

  赵世材气派的四驾马车,与袁府门前拉货的单匹瘦马,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赵世材身披大氅,走下车厢。

  袁府管家立马迎上前来:“这位大人,您是……”

  “本官刑部赵世材,烦请袁阁主出面一见。”

  “是,老奴这就去通报老爷!”

  袁府门前,赵世材没等多久,便看见一身简朴衣装的袁承,迈步走了出来。

  袁承经历过连续几天的大起大落,再加上他在娘娘面前痛哭流涕,乞求娘娘宽恕。此时的情绪,已然重新稳定下来。

  除了稍显疲惫的神情,以及头上多了少许的白发,便与平常无异。

  “赵侍郎,许久不见,依然威风凛凛啊。”

  袁承习惯地恭维道。

  他的确有些羡慕赵世材,背靠魏相这棵大树,以中人之姿,坐到了三品侍郎之位。

  赵世材同样笑道:“袁阁主仍然这般英俊啊,哈哈。”

  袁承苦笑,摆了摆手。

  赵世材拉着他走到一旁,观察四下无人之后,这才低声道:“袁老弟,你跟老兄我透个底,你此行修道院,到底是意欲何为?你别跟我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官话,你我都是实在人,不讲那些虚的。倘若真是妖妃逼你就范,哥哥我一定帮你报仇!”

  提起贵妃娘娘,袁承不由得下意识面露敬畏之色。

  那女人姿容无双,气势如渊,身上的帝王气象,比曾经老迈的楚帝只强不弱。如果她身上有一丝皇室血统,她成为楚国女帝,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只可惜她出身厉家,是五姓贵女,虽然尊为贵妃,但终究没有大统。

  “臣对娘娘心服口服,赵兄,我劝你也收敛锋芒,别与娘娘作对。”

  赵世材皱眉,道:“老弟,你这叫什么话?她一个外姓女子,权倾朝野,她想做什么?我等楚国臣民,岂能坐视大好河山,尽数沦落那女人的手中?”

  袁承不想和赵世材争论这些。

  他曾经和赵世材观点差不多,这也是他不投贵妃党的重要原因之一。

  贵妃娘娘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女人,一介女子,凭什么继承大统,凭什么天下归心,凭什么踩在他袁承的头上?

  但他现在觉得无所谓了。

  以贵妃娘娘的姿容手腕,她开创楚国历史,成为千古第一女帝,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

  看着兴致阑珊的袁承,赵世材心里也在琢磨。

  妖妃到底用了什么手段,能让曾经野心勃勃,意气风发的袁阁主,变成如今这副顺从无比的样子?

  “袁老弟,我不与你争论短长,但我能看出你定然是有说不出的隐情。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想不想报仇?”

  袁承沉默片刻,道:“你想问什么?”

  “谁让你沦落至此?”

  袁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你的老熟人,何书墨。”

  何书墨!

  怎么又是他!

  赵世材内心震惊。他最近没怎么听说过何书墨的消息,还以为这厮终于消停下来了,原来是一声不吭,整了个大的,把袁承给拖下水了!

  袁承对何书墨评价极高,道:“何书墨此人眼光独到,极其善于观察推理。他不光善于专注细节,在大局上也很有想法。无论是视野和大局观,都属于个中顶尖。尤其受到娘娘本人的宠爱。”

  宠爱?

  妖妃的宠爱?

  赵世材还以为自己耳朵坏了。

  他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那个喜怒无常的妖妃,会宠爱某人。简直是匪夷所思。

  袁承继续道:“何书墨唯一的缺点,不,唯二的缺点。一个是行事乖张,树敌太多。另一个是刚成气候,无论是修为还是手下的势力,都不算太强。你明白吗?”

  赵世材为官多年,自然能听懂袁承的暗示。

  何书墨树敌太多,意思是此人人缘差,容易被墙倒众人推。刚成气候的意思,是要趁其弱小,动用力量将其按死在摇篮当中,绝不可任其发展,后患无穷。

  不过经历过周景明的事情,赵世材已经学聪明了。

  他得把刚从袁承这里得到的消息,整理一下,告诉老师。

  老师上次交代他,让他对何书墨使用美人计的事情,他正在想办法操办。既要挑选貌美女郎,又要背景合适,心性不差,忠于魏党,实在不是一个容易的活。

  不知这次,老师又会如何吩咐?

  ……

  在赵世材得知袁承消息的同时,张权同样也得到了消息。

  郑长顺手持信件,快步报信:“老爷!袁阁主那边有结果了!”

  张权面色严肃:“念。”

  “是。袁承主动上奏,请求娘娘赐其一座修道院,助其潜心修行,突破上三品!”

  张权听完,立刻意识到,所谓的“请求修道院”,不过是一场以闭关为名的软禁。

  郑长顺面露忧色:“老爷,娘娘出手帮何书墨了。要是娘娘站在何书墨那一边……这……咱们该如何是好?”

  面对何书墨,郑长顺自然不惧。

  但是面对高高在上,端坐皇城,世间至强的贵妃娘娘,郑长顺心底,生不起半点反抗之心。

  当初,单是来张府的检察院院长林霜,就足够吓人了。

  即便如此,林霜对于娘娘来说,也不过是一招之敌,她们之间的战力鸿沟,宛若天堑。

  张权并不惊慌,反而是淡定分析道:“袁承之位,事关魏党与娘娘之争。娘娘早对袁承不满,此时不过是借何书墨之手,顺手将袁承废掉而已。谈不上站在何书墨那一边。此事如果是御史大夫来做,难道代表娘娘放弃鉴查院,站到御史台那边了吗?”

  “是,老爷说的是。那咱们……”

  张权挥手道:“不急,袁承被废,魏党比我们着急得多,我们先看看魏党如何行动。”

  “是。”

  “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找人填补唐智全的位置。之前好用的打手,你挑挑拣拣,选几个得意的出来。”

  郑长顺想到方平几人,低头道:“老奴明白。”

  “老爷!老爷!夫人刚刚接到消息!”

  就在郑长顺和张权议事之时,一个府中小厮,急忙来报。

  郑长顺怒骂道:“何事如此惊慌!没见我与老爷说话吗?”

  小厮忙道:“事关重大,夫人让小的,立刻告诉老爷。”

  张权开口:“既然是夫人的意思,那你就说吧。”

  “是。夫人刚才收到同族姊妹的传话,说,李家贵女的车驾已在京城不远处,最快下午就能抵达京城!”

  “什么!?”

  张权听到李家贵女的消息,顿时惊得站了起来。

  旁人不知道李家眼下的情况,但张权确实再清楚不过。

  李家家主共生四子,其中只有二房和大房生出了嫡女,其余几房只有妾室生的庶女。

  大房的嫡女早已嫁人,意义不大。而二房的嫡女待字闺中,正值芳龄。也就是说,二房嫡女是李家近十年唯一能拿出手的贵女。

  非但如此,这位贵女还是二房唯一的子嗣,手里掌握李家二房海量的资源!

  贵女入京,不可能住在客栈,她一定会像谢晚棠那般,找一处落脚点。

  如果能让李家贵女落脚张家,那么其中可操作的空间,便非常之大!

  光宗耀祖,名声大噪是最小的好处。如果能利用同府之谊,与贵女谈成几笔生意,那便足以逆转张家因为《兵甲失窃案》而损失的元气!

第165章 李云依初见何书墨,小谢的危机感(4k)

  李家高雅奢华的马车中。

  大名鼎鼎的李家贵女李云依,此时正优雅坐在车厢正中的冰丝雪绒坐垫之上。

  她两只修长笔直的玉腿,并拢得严丝合缝,浑圆饱满的美臀儿,深深陷入干净凉爽的雪绒之中。一时间,不知该羡慕她,还是该羡慕那个垫子。

  李云依手上拿着一本折子,其上密密麻麻的人名,都是李家在京城或深或浅的势力。

  作为五姓之中的北方三姓,李家曾经权势滔天,在京城势力颇大。

  后来,云庐书院崛起,李家和其他北方士族一样,遭遇了楚帝和书院的联手打压。

  从那之后,李家的重心逐步转向,转为专精百炼道脉,以及为道脉产品服务的商业势力。

  至于京城朝局,李家则比较放养,更倾向于利用家中嫡女、庶女,与京城高官联姻,达成隔空操纵,隔岸观火的目的。

  李家毕竟是五姓之一,哪怕在京城中,没有谢家谢耘这样官至一品的独立支脉,这么些年,也出了一个叫“李丙祥”的四品京官。

首节 上一节 188/3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